ZKX's LAB

孙坚是讨董联盟中最卖力的人,他真的是忠于汉室吗?

2020-12-30新闻17

董卓入主洛阳,掌控朝廷局势,废立皇帝,纵兵掳掠,天下诸侯深为不满。初平元年(190年),东郡太守桥瑁假传三公书信,发檄文给各诸侯讨伐董卓。

江东猛虎孙坚当时是作为袁术的下属参加讨董联盟的。讨董联盟声势浩大,董卓畏惧,竟一把火烧了洛阳,退回长安。而各路诸侯竟为自身利益,根本不与董卓交战,反而争着抢夺战利品。唯有孙坚和曹操主动追击董卓,曹操一战吃了败仗,无力再战。孙坚曾三次与董卓军交战,其中两次取得胜利,曾击败过胡轸、吕布等人,唯一的一次败仗是败在董卓部将徐荣手下。

《资治通鉴》: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

《资治通鉴》: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资治通鉴》:(孙坚)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

在整个讨董联盟中,孙坚显然是最卖力的人,似乎孙坚恨不把击溃董卓,把董卓杀死。可惜当时董卓势大,不是孙坚一个人的实力能够撼动的,其他诸侯又不给力,也只能坐看董卓撤回长安。

孙坚为什么攻打董卓会如此卖力呢?

1.孙坚为人骄横、傲慢。在出兵讨董之前,孙坚曾率兵杀死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孙坚杀死王睿,是因为王睿是文官,多次蔑视孙坚,孙坚心中有气,竟杀死自己的上司。孙坚杀死张咨,是因为南阳有足够的钱粮,孙坚可获取这些钱粮以壮大自己。孙坚杀死张咨之后,孙坚想要什么,南阳的地方官无不满足他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孙坚是比较骄横的,而当时朝廷已落入董卓之手,朝纲已败坏,天下诸侯也没几个把国家法律当作一回事,像孙坚这种任意杀死地方官员的行为比比皆是,朝廷也无能为力。

2.孙坚是个注重名利的人,对战功极度渴望。孙坚骁勇善战,作为一名将领,获取功劳主要方式就是战场杀敌,立功受赏。所以孙坚一旦有机会在战场上立功,他从来不会落后于人。如果能够在战场上击败董卓,会给孙坚带来极大的声望,这是他的资本。

3.孙坚确实与董卓有仇,而且这个仇也是孙坚自己揽上身的。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边章、韩遂等人在凉州反叛,朝廷派司空张温率军讨伐,董卓和孙坚同为张温的部下。有一次,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傲慢无礼,竟没有来。当时孙坚就直接列举董卓犯的三大罪,建议张温杀死董卓。张温以董卓平叛有功为由,没有采纳。但当时孙坚是公开向张温提议的,所以很多人知道,没过多久就传到董卓那里。董卓知道这件事情后,自然是气愤无比,董卓也是性格骄横之人,岂能不恨孙坚。就这样,孙坚和董卓就结下梁子。

4.孙坚妒忌董卓的权势。孙坚和董卓同在张温手下平叛,当时孙坚任别部司马,董卓任中郎将,孙坚官职要比董卓略低,但孙坚自认为自己是沙场勇将,军事才能也不会比董卓差。如今事隔4年,孙坚只是小小的长沙太守,董卓确实是一方诸侯,手握数十万大军,还挟天子以令诸侯。两人的差距更大了,这难免让孙坚起了妒忌之心。

如今,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让孙坚可以在战场上与董卓对决,这正是孙坚所期待的。如果在战场上击败董卓,不仅让孙坚声势大振,赢得名誉,而且孙坚也可以借此次讨董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乱世中搏得一席之地,创建自己的基业。

所以,孙坚讨伐董卓卖力,并不是因为他忠于汉室。如果他真的忠于汉室的话,他就不会保偷藏玉玺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楚汉#孙坚#汉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