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的数量众说纷纭,五个、六个、七个都各有说法。但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这个地方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古都。他们几个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可匹敌的。
中国历史上有所记载,秦、汉、隋、唐这四个时期都有将西安作为首都,除了个别时期将洛阳也列为首都之外。所以在那个时候便有一种说法"东都洛阳,西都西安"。既然在唐朝之前西安作为首都如此盛行。那为什么继唐朝之后西安就很难再成为首都了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去探索西安身后的秘密。
中国几千年来气象变化万千,正如当今社会已经全面造成了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古时候就更不知所以然了,从宋朝开始,我国的西北地区随着季风气流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该地区的土气候得越来越干燥,水资源也逐渐变得匮乏起来,特别是西安处于中高纬地端,这里的生活环境也就大不如从前了。恶劣气候的影响造成了该地区的匮乏情况得不到缓解。
我们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时机,那又有哪一位皇帝会选择天时不佳的地方呢?西安的这种情况诚然到了唐朝这个时期有一定的缓解,因此在唐朝时,长安仍然被选为首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气候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长安的主要生活资源,甚至连土地都没有足够的营养,农作物得不到发展。
造成了大家不得不从外面引进粮食,可想而知这是很麻烦的。由于当时的物力发展没有那么强大,在粮食运输的过程中,到洛阳就已经引进不过来了。为了更好的生存,首都也就改址在洛阳了。
粮食怎么会运不进来呢?这就是第二个西安难成为首都的原因了,那就是地理位置。从湖北到西安。如果是从水路来看,西安处于水的上游,而船在常力的作用下,是不能由低处往高处游的。如果要强行运转,不仅要耗费不小的力气,而且十分危险。别说粮食进不来了,即使是船夫也有可能险些丧命。自然也就没有人去尝试着这个事情。那如果从陆路来看呢?古时候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由马车来工作的,如此远的距离,在路上就要消耗不少的人力资源。况且万一遇到拦路抢劫的,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此看来,如果非要强行走陆路的话,那么就要消耗不少的资金,国库也不够这么浪费的呀,又有哪一位皇帝会选择地不利的地方呢?于是到后来其他的国家都向东边开始发展。于是就有了开封作为首都。
到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气候和地理因素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抵御外寇。是的,作为一国之主,国家治理的再好又如何?如果不能很好地抵御外寇,国家的领土被人随意侵占,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宁,那又如何治好国家呢?
朱元璋虽有一时期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是很快就发现了南京没有良好的防御功能这一弱点,奈何一直定不好首都的位置,直到朱棣起兵造反,才选取了北京城作为首都。相对而言,北京城比长安有着更好的经济能力,防御能力也不弱,久而久之,这个首都就逐渐被后人所肯定。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并不仅仅是要当今的皇帝有多么的开明盛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
良好的气候温润了周边的环境,肥沃的土壤养足了不少的粮食,边境的牢固抵御了外寇的侵略,当然,优秀的人力资源更是或不可缺的。
西安原是地址最佳的首都,包围着它的是绵延千里的秦岭,在建筑上我们是不能否认西安的地位的。奈何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富强,必须要有稳定发展的经济,而西安则在这上面缺失了很大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但是,自然环境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才造成了经济中心南移。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好的爱护身边的环境。不能让曾经长安的事情再次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