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作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苏轼的不少作品都可见“芒鞋”和“竹杖”,他只不过在用平民的常用家居物品,如:芒鞋,来代指此刻的身份,被贬又如何,谁怕呢?
那么,芒鞋是啥?
就是草鞋。
从唐朝到清朝的作品中,都有提及这种鞋。是不是穿这种鞋特掉身价,当然,这是错觉!古时草鞋就是凉鞋,先秦时期,自上而下,包括周王,都穿草鞋。至于古人何时开始穿草鞋,已无法考证了,不过它应是贯穿历史最久的鞋,自出现到现在,都有人穿。
草鞋,其材质都是垂手可得的,什么稻草、蒲草,甚至,麦秸、玉米秸都可以制草鞋,这些东西在今人看来就是草嘛,有啥稀罕的,但是,这种鞋特别轻便,还透气,宋朝的文人都蛮喜欢穿的。也因此,先秦时期的王室将其视作服饰标配,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制革和纺织工艺的发展,鞋的种类和样式让人炫目。长沙马王堆墓就出土过一双西汉的青丝履,履面是棕缕编织,履底是麻线编织。唐朝的履大多都是锦、麻、丝、绫等布帛织成。即使是草履,也已经有了绫殷技术。制鞋工艺一直在发展,草鞋也没落下。
《炙毂子录》是唐人王叡(睿)编撰的,他就说:“夏殷皆以草为之屩”。“屩”就是鞋的意思。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穿鞋了,只不过,那时的制鞋材质有限。进入殷商时期后,礼制开始建立,各种鞋型齐备,皮制、布制、草制俱有。
夏、商、周时的舄履都是皮做的,男女穿的鞋子都是一样的,有赤舄、黑舄、赤繶、素履、葛履种种形式。屦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且王后的双底鞋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素履用白丝绸制作,葛履用葛布制作,是夏天穿的鞋子。
哈密市五堡墓就出土了一双3000年前的鞋,长筒皮靴。商代的贵族,脚上已经开始穿翘尖鞋(有鞋翘的鞋),武士穿薄底皮履。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专门为“王”掌管鞋的“屦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衣帽鞋搭配非常讲究,有严格的制度。
周朝时期,这些人员包括学徒有16人,负责周王及王后鞋的制作,冬天是保暖性良好的毛皮做的鞋,夏天就是这个草鞋了。草鞋如何穿,在当时可是有讲究的。先秦那时,有身份的人,在成年后就必须注意穿着上的搭配。
比如:夏天穿葛草制成的鞋,就得看当天着装的颜色。很简单的理解就是,如果一身深色服装,就必须是深色的鞋。这和现在的服饰搭配原理一样,不过,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规定。(“玄端黑屦”、“素积白屦”—《仪礼·士冠礼》)
这种草鞋上面还有带子,遇冷时可以将带子扎起。“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经·魏风·葛屦》)看来,这种葛制成的草鞋还是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不要以为草鞋很丑,唐朝的蒲草鞋,还能编织成鞋尖微微翘起的式样,一左一右有分开的两个圆珠,既别致又实用。古人衣裙很长,这种翘头鞋很是方便行走。
草鞋的使用时间也许短,但并不妨碍人们会在制作的过程中,编织进自己的爱美心思。不过在唐文宗李昂看来,草鞋居然都能制成如何奢华,他不能接受,于是下令禁了。
除了穿草鞋过夏天外,古人还穿一种拖鞋——靸鞋(鞜鞋)。从“靸”这个字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将鞋的后帮踩在脚下,现在很多人也这么穿。
这么穿鞋更凉快,很多人就认为:古人的凉鞋应该就是从这种拖鞋演化而来的。其实,靸鞋的种类有很多,有草面的的草屐,有棕面的棕屐,更高级一点的则是用丝帛制作。
这种靸鞋的鞋底是木底,无根无底,到了明朝发展为了居家鞋,称之为“拖屐”。现在居家,不是也穿“拖屐”嘛,不过,是很柔软的底子罢了。
清朝时,这种拖鞋的鞋底材质开始用兽皮,其实,在唐朝就有“皮屐子”,“更著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就是在“嘲讽”当时的青楼女子,据说这是她们的最爱。
虽然,现在还无法得知古人从何时开始穿凉鞋,但是,有个朝代却是有鞋也不穿,那就是魏晋时代。
很多人知道谢公屐,不过,那时的很多文人雅士却是披发跣足,是放浪形骸么?当然不是。混乱的时局,如何实现心中的那些抱负,自然不会再在意什么“身外之物”。
相较于现在,古时的凉鞋还是品类太单一了,但是,就其功能性来说,应是草鞋更舒服些吧,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麻鞋,现在一直还是很多人的选择呢。
参考资料: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仪礼·士冠礼》、《诗经·魏风·葛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