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重拾附近”的焦虑中,“已读不回”伤了谁的心?

2020-12-19新闻21

「 在亲密关系的交往中,态度往往是衡量关系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已读功能所带来的“强制表态”很容易将发送和接受的两端用户都拉入尴尬境地之中」

>>>

12月14日上午,腾讯QQ在其官方微博发起投票:“你希望QQ推出已读功能吗?”,此事引起广泛热议。

虽然事后QQ表示该事件只是讨论而已,不要当真。但关于社交软件与已读功能的讨论却并未熄火。

△ #QQ或推出已读功能#登上微博热搜

已读功能其实就是显示对方是否接受到信息的一个提示框。国外的许多社交软件上都拥有已读功能,例如line、facebook等,而国内则只有新浪微博实装过,但11月份时微博的已读功能已关闭。

△ 已读功能显示为消息旁边的两个“√”

其实“已读不回”早已不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交现象,甚至引起了学理层面的更深入讨论。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符,已经超越了其原本的信息传递功能,成为了协调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中介。

或许以已读功能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的各类功能, 不知不觉中正在 重构着我们的社交习惯。

1

已读功能背后的权力失衡:被“强制回答”的另一方

人们对已读功能看法的差异,其实建立在已读功能在 不同媒介和场景的使用方法各不相同的基础上。但实际上,已读功能背后 体现了一种 不平等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已读功能的基本逻辑。

在此前微博还有已读功能时,对于不少追星用户来说,自己发给偶像的私信如果能收获“已读”反馈,就可以算作是一次成功的近距离互动。

的确,在微博这一公共意见表达的平台上,已读功能能够帮助粉丝更好地表达追星诉求,它在某种意义上为信息弱势的一方 提供了帮助,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 话语权。

△ 微博网友发言

可当已读功能被用在与 现实利益绑定的工作软件上时,该功能在微博上的帮助作用却 颠倒了过来:已读功能更偏向帮助优势方的老板或管理者,原本处于弱势的员工反而失去了部分话语权, 用户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被进一步的强化

工作场景中,已读功能使得老板的消息拥有 更强的管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阅读了上级的消息就必须尽快回复,如果员工已读不回,即便是出于合情合理的正常原因,也可能会让老板对其产生 一种主观上怠工、拖延、态度不端正,因为工作交往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员工的已读不回某种程度上面临着被误读为“工作效率低下”的风险。

在被无处不在的“已读工具”监管的情况下,员工的个人空间被压缩,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关系被体现得更具体、更现实。 已读功能实际上成为了 度量和监测效率的一种工具。

△ 知乎用户发言

当已读功能放到QQ、微信等连接着用户情感纽带的软件上时,这种 不对等关系本身以及它所体现的态度便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重点。

此前曾发生过因为某人在聊天软件中总是已读不回,导致妻子将其告上法庭最后离婚的案例。

由此可见,已读功能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似乎随着 关系的变强而变强,感情越深,该功能可能带来的猜疑和矛盾就越多,这种矛盾与已读功能 限定了接收者读取信息的选择有关。

△ 因“已读不回”导致离婚的真实案件

在只有“已读/未读”两种选择的社交场合中,收信人其实失去了拒绝的权力,因为只要看见了信息就必须做“回信/不回信”的抉择,如果选择后者,那么 强制显示的已读会把收信人的拒绝也算作一种表态。

在亲密关系的交往中, 态度往往是衡量关系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已读功能所带来的“强制表态”很容易将发送和接收的两端用户都拉入尴尬境地之中。

2

聊天仪式的重构:被量化的人际交往

市面上主流的社交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其实一直在功能的增减方面上演着由简入繁、再由繁化简的戏码:从最早只有聊天功能的OICQ,到花样百出,功能复杂的QQ,再到为了简化聊天程序而推出的微信……

社交软件每一次在功能上的变动,其实都是对聊天这个社交行为的 仪式重构。

从社交软件发展史来看,一方面,用户在使用社交软件时常常希望回归聊天本身,希望软件设计得简单些;另一方面,多种多样的社交仪式又重构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很难说究竟是用户的需求影响了设计者的思路,还是设计者的想法塑造了用户的社交习惯。

△QQ的最早名称“OICQ”

如果说不分时间和地点,随时可聊的网络聊天是一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现代社交行为,那么已读功能就是 度量时间长短与空间大小的一把尺规。

从时间上来说,对方何时阅读了信息、回复的快慢、已读和回复之间的时间差都将 被已读功能可视化。我们会更关注对方回消息的时间,甚至为这个时间做出 多样化的个人解读,例如“X秒内已读并回复才是真感情”、“已读后X秒才回复,说明对方是渣男/渣女”等等。

“正在输入中”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聊天过程中时间的掌控,“秒回”这一“社交礼仪”在已读功能的加持下或许会变得更加重要。

已读功能使得“对方在接受消息的过程中做了什么”成为一个显眼的话题:对方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正在做什么?不回复的原因是态度上的淡漠还是真的有事不便回复?已读功能让我们对消息流通的空间展开了多种想象,用“回复”这一行为来 简化对对方态度的 深入了解。

△ 知乎用户发言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变革,网络聊天技术本应是一项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的便利工具,但由于缺乏现实交往的基础,这种关系是不够牢靠的,为了提高人们对这项技术的认可度,开发者采用了 更复杂的仪式以确保依赖网络技术的信息交流足够真实、可靠。

例如QQ秀帮助用户补全了社交形象、QQ等级制度增加了使用者的自我认同、微信拍一拍使得聊天也具有动作交互在场感……已读功能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仪式,只不过这个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与人之间 交流的可控性,以便我们更好地 控制信息在收发中的具体状态。

正如不少网友吐槽的那样,已读功能使得拒绝都成为了一种罪,甚至觉得这个功能 侵犯了隐私。已读功能确实挤压了人际交往中的个人空间,将聊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 透明化、可视化,使得沟通交流变成了 可以被量化的事物。

△ 知乎用户发言

被量化的人际交流,怎么想都有些不近人情也不甚合理,这种 与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相矛盾的机器逻辑,或许在一开始就是与人际交往八字不合的。

3

“已读不回”背后的信任危机:维系信任需“熟悉附近”

不少网友觉得,已读功能可能会导致人们在聊天交往中的 信任危机。可已读功能其实技术上非常容易实现,看上去也只是几个字符罢了,它真的能影响到人际信任吗?或许现代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的确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牢靠。

社会学家卢曼认为,现代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一方面源于人们天然乐观的期待,另一方面源于人们 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客观评估与接纳。如果一个人对一段人际关系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无所知或者不能接受,那么这种关系就不构成信任。

按照这个说法,人与人之间要建立信任实际上是一件复杂的事,因为信任还包含了对风险的预期与接纳。这种愿意共担风险的信任本应很厚重,很坚固,可现代以机器算法为载体的人际交往中介其实帮我们 规划好了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我们在通过社交平台构建人际信任的时候, 忘记了维系信任还需共担风险。

△ 知乎用户发言

所以当现实人际交往中,不耐烦、感情淡、拒绝回消息等可能存在的风险被“已读/未读”功能暴露出来时,用户们自然会因为突然承担了不知情的风险而 感到不安。

除了过于依赖社交平台之外,这种不安还源于我们 对人际社交关系的忽视。人类学家项飙提出了“附近正在消失”的论断,意思是现代人总是关注那些概念更广、影响更深的大事件,对于自己 附近生活的情况反而不关心,邻里关系的愈发淡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就导致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自己附近的关系,甚至懒得去维护这段关系,从而养成 “人际关系的惰性”。

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去寻找构建信任的方法。

△ “已读不回”词义解释

人际关系的意义不在于个人本身,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所以 信任应该是在真诚而持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建构的。

可以想象,在社交软件未来的发展中,除了已读功能,还会有更多复杂的社交仪式塑造着我们的交际习惯,但交往毕竟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或许我们应该多关注聊天本身,从 “找回附近”开始, 用心地去建构、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如此一来,哪怕在人际交往中发生了可能出现的风险,自己也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和接纳意愿,不至于被“已读”二字牵走了心。

#微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