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曹孙刘”称帝方式暗藏玄机 曹丕演禅让 孙权等2兽 刘备等1人死

2020-12-19新闻41

从东汉末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诸侯征战,天下大势在分分合合的不断洗牌中,终于裂土为三家,即魏蜀吴。不过除了刘备,第一代创业者基本都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比如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是把这个果实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弟弟。而这个果实无非是成就帝王霸业,开启一个新朝代,可是“曹孙刘”称帝的方式却是暗藏玄机,比如曹魏上演禅让揭露一个历史真相,东吴等二神兽的出现,而蜀汉最可怕,竟在等一个人的死。今天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曹丕、孙权、刘备称帝的方式中到底暗藏了什么玄机。

曹丕称帝,曹魏上演禅让,曹丕一言揭露历史真相。

曹昂去世后,作为曹操次子的曹丕就成了“大哥”。按照古代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曹丕理所当然要接替曹操的爵位。可是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原因是枭雄曹操和他的儿子们正应了那句俗话,叫做老子英雄儿好汉。曹操的儿子们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有4个格外突出,分别就是曹丕、曹植、曹彰、曹冲。

不过这4个儿子各有所长,曹植才高八斗,曹彰勇猛善战,曹冲天资聪慧,曹丕政谋出众。原本作为诗人的曹操是比较欣赏曹植的,可是曹植这个人恃才傲物,再加上好饮酒无度,经常误事,最终让曹操彻底失望死心;曹冲聪慧程度最高,可惜早夭;曹彰勇武出众,能打仗,但是谋政,他却不拿手。最终,诸子争位,曹丕最合曹操心意。

曹操活着时,已经被封魏王,有封国魏郡,治所在邺城。说白了,曹操已经把曹魏天下的模式和格局已经打理完毕,就等着自己的儿子来过一道程序了。曹丕继承魏王王位后,东汉这个朝廷对于曹魏势力而言已经没什么价值了,因为曹操时期是因为诸侯多,可以用东汉这个牌子牵制各方势力,如今天下已经是裂土为三为魏蜀吴三家,各家势力都不弱,互相牵制,一时半会谁也吃不掉谁,已成定势,所以东汉这个牌子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曹丕准备把东汉这个牌子从自己的势力中剔除,或者说曹魏不用再挂东汉这颗羊头了,他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挂自己的牌子了,就像公司,他已经符合上市标准和条件了。

另外,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为何曹丕率先称帝呢?其实这里头也有曹丕的不得已处。蜀汉是刘备一手打造的,可是刘备还在,所以这个集团比较稳定。东吴是孙策打下的,可是后期的经营一直是孙权,所以也比较稳定。只有曹魏,这个盘是曹操一手打下来的,文臣武将皆元老,所以曹丕继位,乃是新王,总得有恩惠于这些文臣武将们。可是曹操作为魏王时该封赏的都封赏了,曹丕没什么好官爵可封了,所以他就必须得称帝,这样文武们的官爵都要跟着升一升,以此换来文武的忠心,也不失为帝王术中的一个高招。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曹丕就在华歆、陈群、王朗、曹氏宗族大臣等人的运作下,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曹丕。公元220年,汉献帝见大势已去,在被迫无奈中主动禅让3次,但曹丕都上书表示辞让,这当然都是一是一个谦虚的表现而已,做给世人看的。当然,最终曹丕必然是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为帝,国号为魏。

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曹丕说了一句话叫:“舜禹受禅,我今方知。”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揭露了古代尧舜禹禅让的谎言,以及所谓的天下有德之居之的谎言,因为有德的人多了,但最终拥有天下的并非有德者,乃是有权者、有实力者。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如果没有军队没有实力,再有德也不过是一句空话。故此可以说,曹丕一言,暗藏着满满的玄机,读懂便读懂了历史。

孙权称帝,等来2神兽。

三国中定力最好的要属孙权了,尤其是比起刘备而言,这一点非常明显。孙氏雄踞江东很多年,根基稳固,基业盘做得也很大,至少比蜀汉要大。兵强马壮,国家富足,可是孙权硬着撑着憋到最后才称帝。

可是孙权称帝,也颇为意思。在曹丕、刘备称帝的时候,孙吴方面的文武大臣都劝孙权称帝,但是孙权一直没有。到了公元229年,即黄龙元年,这时候离曹丕称帝已经有9年,离刘备称帝也有8年,这时候孙权称帝在时间和形势上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可是尽管如此,孙权还是很谨慎。《三国志孙权传》记载:

“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

从这一处记载可见,在公元229年春的时候,百官都劝孙权称帝,但是孙权并没有立即接受,又是思考了一段时间。直到入夏,四月份的时候,在夏口和武昌出现了2只神兽,即黄龙和凤凰,这样孙权才在13日称帝。

孙权如此作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古代,尤其是帝王登基,都是特别重大的事情,甚至是神圣的事情。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的天时非常重要,而黄龙凤凰是古人最为崇拜的圣兽或神兽,代表着吉祥和祥瑞、尊贵。尤其是黄龙,基本就是真命天子的征兆。因此,孙权在这两种圣兽出现的当月便称帝了。后来的结果也很有意思,不知是否真是这圣兽带来的祥瑞,孙权成为魏蜀吴三国中寿命最长的皇帝。

刘备称帝,等1人死,其心可诛。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后,最躁动不安的就是蜀汉集团了。按说当时刘备的基业刚定,局势并不算十分稳定,别说跟曹魏比,就是跟孙吴比,都差一大截。可是蜀汉刘备称帝的欲望却比孙吴孙权强烈得多。不过刘备想称帝,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代表大汉正统的汉献帝刘协得死掉。因为刘备一生对外宣传的口号就是匡扶汉室,而且他也是凭借这个旗帜收复了不少忠于汉室之人的心。所以,刘备不能自打脸。

可是结果刘备所做的事比自打脸更可怕,这一细节在《三国志刘备传》中记载得非常清楚:

“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憨皇帝。”

这一段记载中有两个疑点,其一是只是反对曹魏的人谣传曹丕害死了汉献帝,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来自谣传,并不是经过调查确认的信息。其二是刘备在面对谣传的信息时的态度,他不是派人去调查清楚,而是立即就势不但公开宣布了这个消息是真实的,而且还赶紧制作治丧的服侍,同时还给汉献帝弄了一个谥号。

说实话,就刘备干这两件事,每一件都给人一个种感觉,那就是似乎潜意识里在期盼着汉献帝被曹丕残害。然后,他便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成为汉之唯一的正统,在时机成熟,自己登基便可为帝,根本没有必要在蜀中维护一个被敌人控制的虚名皇帝。

所以刘备称帝的方式,真是令人不寒而粟。因为汉献帝并没有被曹丕暗害,而是被封为山阳公,有封地,也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而且一直活到了公元234年的4月21日,寿终正寝,死后还被魏明帝曹叡以皇帝之礼仪安葬。

其实倘若刘备真是有心维护汉室的话,他完全是能想到派人去调查清楚汉献帝是否真的被曹丕暗害。可是刘备没有,甚至可以说,他内心深处是知道这个谣传是不真实的,可是他却偏信了。因为,对他而言,汉献帝必须死,只要这样他才能接受诸葛亮等群臣的劝进,登基为帝。于是,刘备在公元221年等来了汉献帝已死的假消息后,顺势在成都称帝,国号蜀。

结语:总的来看,“曹孙刘”三家的称帝方式都是暗藏玄机,唯一的不同是各自称帝的条件不同:比如曹魏本身就握着一个皇帝,可是这个皇帝已经没用了,于是取而代之。

而东吴则不同,他手里没有皇帝,但是他势力稳固,称帝需要的就是别样的条件了,以追求天时,即天意,于是龙凤2只神兽出现在孙权的地盘,乃表示是天命所归,称帝是符合天命的,于是孙权称帝了。

但是最可怕的是刘备,刘备称帝的条件必须是东汉的消亡和等代表东汉正统的皇帝的死亡,可是曹丕建魏很高明,他玩的是禅让,要的是天下,并没要前朝皇帝汉献帝的命。于是,刘备就以“或传闻汉帝见害”一句流言作为自己的称帝理由,脸不红心不跳地称帝了。世人或许都知汉献帝并没死,但在刘备这里,他的宣告反而使汉献帝真的死了。

#曹丕#孙权#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