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博物馆,珍藏着这样一幅画,只见在重山密林环抱之处,一条大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众多手持武器的骑兵徘徊在河岸,苦于无法渡河,只能望洋兴叹。远方烟波浩渺之处,一名身着红色戎装,头戴盔甲,手持长矛的武将,骑一匹骏马驰骋在奔腾的大河中,面目凝重,直视前方,勇往直前。
这就是南宋著名的《泥马渡康王图》。
图中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武将模样的人正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徽宗赵佶的第9个儿子,宋钦宗赵桓同父异母的弟弟。因母亲韦氏地位较低,赵构自小不受徽宗宠爱,甚至被送往金营为人质。原本这一生与皇位无缘,谁知恰逢靖康之变,得以改变了他的命运。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首都东京汴梁被金军攻破,包括徽宗、钦宗、皇子在内的数千赵宋宗室被金兵掳走,北宋宣告灭亡。同年,有幸逃过此劫的赵构在陪都应天府登基,改年号“建炎”,21岁的他成为南宋开国皇帝。
宋高宗虽为“中兴之主”,但其父兄被掳尚健在,实感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皇位,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迫切地想证实自己是“真命天子”。
南宋民间流传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便是如此虚构的。关于这个传说,流传至今有众多不同的版本。
有的说是北宋末年,宋钦宗一味求和,割地、赔款、派人质。时为康王的赵构作为人质被派往金营,半途逃到一座供奉崔府君的庙里,睡梦中忽觉有神人托梦,告诉他金兵已追到庙中,为其准备好马匹,让他赶快逃命。于是,赵构跨马扬鞭,横渡黄河,把金兵远远地甩在了河对岸。奇怪的是,骏马过河后立刻化作一尊泥塑的马,这就是“泥马渡康王”的一个版本。
还有一个版本是,南宋初年,宋高宗登基不久,金人担心赵氏政权东山再起,立刻派大批军队大举南侵,意图将南宗一举消灭。宋高宗原本就有严重的“恐金症”,又担心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执意将朝廷不断南迁至扬州。正当高宗后枕无忧,在后宫寻欢作乐之时,乍闻战报金军前锋已攻打到距扬州城数10里处,如惊弓之鸟,带几个随从连夜仓皇出逃。他担心金兵追兵追赶上,悄悄隐藏在长江边的一个神祠里,幸遇神灵保佑,神祠中的泥塑马载其渡过长江,得以逃命至杭州。
这当然都是假的。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传奇色彩。尽管版本不尽相同,但不管发生的地点是在黄河还是长江,不管赵构当时的身份是康王还是皇帝,故事主要情节是一致的。讲的就是身处险境的赵构,凭借一匹泥马顺利过河,化险为夷的故事。故事本质无非是要标榜赵构是真命天子,其称帝顺应天意。也有史料记载赵构因这次惊吓,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单看天津博物馆这幅“泥马渡康王图”,赵构骑马扬鞭、威风凛凛的模样,看起来比岳飞还威风凛凛,是他在历史上唯一的正面形象,很难于其对金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的形象挂钩!或许,宋高宗真得是中“金”毒太深,无可救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