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北京博士后工作助力‘两区’建设推进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至此,本市博士后工作站达442个,流动站52个。通报表扬了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优秀市属设站单位,并发布了市属设站单位2021年博士后招收培养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计划招收博士后1131名,等于近三年来进站人数的总和。
今年增设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既有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这样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高精尖产业,也有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为大众服务的知名民企,还有像维泰瑞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致力于原创药的企业。
据介绍,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全市优先发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成为本市“两区”建设主力军。
本市科研成果实现“高产”“硬核”。2011年以来,北京市属设站单位出站博士后2175名,共发表论文7222篇,人均3.32篇,高于全国的人均2.83篇;完成项目4964项,人均2.28项;申请专利2002项,出版专著465本。
人才培养效果也很明显。2011年以来,本市出站博士后留京工作和创业1824人,占出站总数的83.9%。许多博士后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
博士后们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带动了新行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促进了创业和就业工作。
其中,同方威视依托博士后人才政策和清华大学优质资源,累计引进培养45名博士后,并大胆引入内部创新创业机制,把博士后研发课题和技术项目孵化成创业项目,再发展为独立的事业部或创业公司,成功孵化并投产了十余类系列、上百种产品,先后设立新鸿电子公司、微木公司、中检科威公司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累计三十余亿元,带动千余人就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设立了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支持、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优先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科研项目落地北京实现产业转化创造条件。先后成立“做最好抗癌药”的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首创新药的维泰瑞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致力研发治疗乙型肝炎原创药的华辉安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带动60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