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选映活动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举行,播放了《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季克良一一茅台酒酿制技艺》《刘永安一一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遗传承人技艺特色与人生故事的纪录片。展映结束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选映”活动,旨在向公众推广及传播此项工作的成果,通过影像的方式面向公众展现非遗传承人们的技艺、记忆与生活故事。
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主办方提供
据悉,此次影展中所放映的影片均来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历年优秀成果。该项工作旨在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问和影像记录,全面收集并永久保存有关传承人的各类文献,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资源库,以服务于我国当下和未来的非遗传承、研究和传播。
其中,文琰森系广东省深圳市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代表性传承人,文天样的第二十六代侄孙,自幼跟随师父焦贤学习舞狮,系统掌握了舞狮的最基本的马步,形成了“七星伴月”“逗鲤鱼”“逗蜈蚣”“逗蛇”等不同的表演套路,并且练就了“踩砂煲”“开椰子”舞獅的绝技。1990年,文琰森开始在东莞太平教授狮舞,并在随后的20多年里,毫不保留地传授七星狮舞,带着徒弟们一直活跃于粤港地区,积极参与到舞狮文化的推广活动中。据介绍,狮舞表演的在于伴奏的锣鼓乐节奏为“七拍半”,且有“骝马步”“虎步”等多种舞蹈步法,有“狗型”“伏虎型”等数种造型。
观众在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参观 许建梅 摄
季克良出生在江苏南通,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茅台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于1983年担任茅台酒厂厂长,1997年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由他主持并制定的《贵州茅台酒标准》填补了国家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的空白,为酱香型白酒乃至中国白酒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企业科技发展及行业技术进步,全面构建了茅台酒科研工作体系,提出并形成了系统的酿酒科学理论和应用体系。
刘永安是湖南省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传承人。在“戏窝子”长大的刘永安,自1977年开始学习邵阳布袋戏,1978年从叔父手里接过戏担,从此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活。刘永安表演细腻、娴熟,刻画木偶人物角色惟妙惟肖,说唱戏文字正腔圆,声音刚劲豪放,主要代表作有《大闹高家庄》《黄峰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人们文化生活的视线逐渐转向,布袋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老艺人转行或隐退,刘永安却选择了坚守。
观众参观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 许建梅 摄
除了此次线下活动之外,“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即将在线上与公众见面。届时观众可以登陆该项目官网,观看历年来记录工作优秀成果。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