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头条看了一条文章说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做社区团购为了抢占市场,下血本补贴用户,平台上出售的牛奶、粮油比超市、便利店的拿货价还要便宜很多,于是有的实体超市、便利店就发现了商机,就是先申请做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团长,然后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平台下单购买那些价格优惠的牛奶等商品,平台送货到自己的门店后,自己核对产品日期,如是临期产品的就申请退款,不是临期就留下自己加价实体店内销售,最后再退款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就可以拿到平台每单10%左右的提成,又可以得到免费的配送员送货上门,商品价格还很低。可以说是无成本的薅资本主义羊毛。
这样的操作看似很合理,超市、便利店想通过申请当平台团长来薅资本主义羊毛有这么容易吗?本人从事商超经营近十年,我告诉你这样做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哦。
平台上的确有几款价格特别优惠的产品,的确也可以叫自己的亲朋好友帮忙下单拿货。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样的产品平台上基本都是限时限购的,而且基本上是临期的或者接近临期的。什么是临期食品呢?以盒装水牛奶为例:保质期一般是6个月左右,一般我们认为还剩一个月左右就算是接近临期的食品了,是要打折卖的,要不然就要面临报损的风险。平台上打折打得厉害的商品,消费者们就特别注意看其生产日期了,避免买到临期食品。当然平台上也不一定都是临期食品,但基本上也不可能是最新的日期,一般以还剩两三个月保质期的牛奶居多。
即使不是临期的商品其实也不容易薅到平台的羊毛,为什么呢?因为有点规模的超市里的牛奶产品都是有长期的合作伙伴供货商的,而且这些供货商会给到超市一定堆头费或者是维护费。
给了这些费用超市就会安排一个较好的面位给到牛奶供应商摆放他们的产品,牛奶供应商的业务员三天两头的会往超市里跑,去维护他们的产品,做宣传了、补货了等。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业务员是最了解市场和自己的消费者群体的,一般情况下超市的消费人群对牛奶产品的品质要求是很高的,他们特别关注牛奶的保质期等细节,所以这些业务员都会把最新一批货铺到这样的超市,然后再把旧日期的货拉到下一级的市场销售。通过业务员这样操作之后基本上可以保证这些超市的货永远是最新日期的,他们可以说为超市牛奶产品的供应和销售可以是尽心心力,有的业务员为了自己产品能卖出好业绩甚至比超市老板都还上心、卖力,试想哪个超市老板不乐意这样做?
相反的,如果一旦发现超市里的其他供应商也在超市里供有和他们相同品牌的牛奶,这样就出现了竞争了,他们就立即和超市方面沟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他们会要求超市方面退掉其他家的货或者是减少维护费等补偿。所以说超市如果从互联网平台上拿货来自己卖的话,就要面临着和原供货商方面的矛盾。我想没有哪个想好好做生意的老板会为了平台上这几个补贴而去得罪自己的长期合作伙伴的。
有的人说超市有长期合作伙伴或者堆头费不好操作,自己的是便利店是否可以这样做呢?其实也不好弄。
便利店和超市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便利店它没有超市这么大的面积,产品品类没有这么全,消费人群自然也就没有超市么这多,销量就自然不能和超市比了,前面说过了平台上卖的主这些特价产品一般日期都不是最新的,如果便利店贸然大量从平台上拿很多的便宜货。一旦卖不动,这些产品就都有可能会砸在自己手里,我想没有哪个便利店老板有这么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