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脏腑风湿学说—为治疗痹病提供的新思路

2020-12-18新闻13

在中医学中,痹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自《黄帝内经》始,其内涵经历代医家补充而逐渐丰富。"痹"作为病名出现,最早见于《素问·痹论》,其中指出痹病的病因包括外感和内伤等因素。其中外感因素又以风、寒、湿、热、火致病最广,内伤因素则以饮食、居处、情志、体质、劳倦为主,主要伤及人体的脏腑、筋脉,导致了痹病的分类与命名多种多样。

因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学术界采用"痹病"作为风湿性疾病的中医病名,其讨论疾病的范围较《内经》更为丰富,指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脏腑风湿学说源于《黄帝内经》中五体痹与五脏痹的概念[4],文中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明确了感受风、寒、湿3种邪气是痹病的重要外在病因。

脏腑风湿病因其对五脏的影响有别于肢体风湿病,名中冠以"风湿"二字,作为所受外邪的代称,其概念源于痹病又广于风湿性疾病。这一学说为具有相同特点的多种疑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痹病中有很多疾病都具有脏腑风湿类似的临床表现,如尪痹(类风湿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骨关节炎)、皮痹(系统性硬化症)、燥痹(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均有可能出现感受外邪后五体不利,随病情的进展累及脏腑,每每受邪,疾病加重的情况。故在治疗这些疾病及其他有相似病理变化的疾病时可参考脏腑风湿学说进行辨治。

脏腑风湿学说在痹病中的应用

调理脏腑,未病先防

脾与胃一升一降,是人体的枢纽。脾胃健运则中气流转不休,气血调和;脾胃亏虚则运化无力,营卫不充,易受外邪袭扰。同时脾本湿土,气虚不能化水,则水湿内生。若有外界风寒湿邪相扰,内外合邪,伏于体内,而成脏腑风湿之候。因此,素体脾虚、中焦失和者易患痹病,在治未病时首当调理脾胃,畅达气机。

痹病初起,散邪通脉

痹病初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由五体传至体内。此时因患者体质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实者,邪气大盛,当以驱邪为要,用味辛发散之药外透邪气;虚者,中气不足,恐邪内陷,当在补益、流转中气的基础上,用发散之药佐甘淡之品,驱邪外出。但二者均需兼予顾护脏腑,防止邪气内客。在剂型选择方面初期可用散剂加强驱邪之效。对于体质壮实感受风寒湿邪之人可采用汗法散邪。对于体质较为虚弱感受寒湿之人可采用扶正祛邪法。

缓解期间,和营通痹

疾病缓解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此时不可轻易停药,综观舌脉以判断风寒湿邪是否除尽。应当在此阶段调和营卫,活血通痹。另外,嘱患者坚持规范用药、注意调护,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如有外感务必及时就诊,以防引动伏邪,加重病情。

急性加重,透邪通络

痹病的病情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外邪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临床上不乏有复感外邪导致急性加重的情况,此时新邪引动伏留之邪,邪气欲传至脏腑,病情凶险,但仍有透邪之机。治疗上可趁伏邪发作,采用疏风透表、启玄散瘀等方法在祛风除湿散寒的基础上加大透邪力度,驱邪外出。除透邪外在治疗时当着重通经络、行气血。急则治其标,在用药时注重虚实寒热配伍,使病情尽可能快速缓解。

久病通络,扶阳益精

若久患痹病,邪气盘踞脏腑、络脉,与痰浊瘀毒交错混杂,反复发作,形成顽疾。此时当以通络为要,可在活血化瘀药物基础上适当配伍虫类之药,入经络搜风剔邪,以增通络之功。随风寒湿等阴邪的多次侵袭,体内阳气越来越虚,可谓邪进正虚,阳将败矣,治疗当注意顾护阳气,温阳以散寒湿,通络以除顽痹。

#关节骨头#风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