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跨设备体验 EMUI11,提前感受鸿蒙生态

2020-12-18新闻3

12 月 16 日,EMUI 10 引入「全场景智慧生活」概念一年之后,华为 HarmonyOS 终于带着超过 15000 个增强 API 推出 2.0 Beta 版本,一个面向手机、平板、大屏设备、可穿戴穿戴设备乃至车机应用的、更为广阔的「鸿蒙生态」正式向我们敞开了大门。

作为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希望与软、硬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超级终端体验」的想法和决心,在 EMUI 中其实早有布局 —— 后者不仅共享了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技术,还能直接与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接实现互联。

那么未来华为形态各异的硬件产品未来将如何统一在同一生态之中,各自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对「鸿蒙生态」的实际体验感到好奇,不妨先跟随本文从 EMUI 11 出发,在众多场景和体验中一窥究竟。用软件完成硬件形态扩展

手机往往被认为是效率和注意力的最大敌人,但 EMUI 11 让 Mate 40 Pro 和 Matebook 甚至是 FreeBuds Pro 之间都成为了彼此最靠谱的工作伴侣。

以我自己最常用的文档编辑和笔记记录为例,在这类场景中,将实拍照片插入文档是常事。按照以往的操作逻辑,可能需要先拍摄,再通过第三方的 App 进行中转发送至电脑,最后保存插入文档 —— 高频的需求却需要复杂的操作才可以完成,其实不太合理。

华为的方案则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一「痛点」,工作时手机靠近电脑「碰一碰」,多屏协同便随之开启。随后我们可以在电脑上直接调用手机的相机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在电脑上长按手机所拍摄的图片并将其拖拽到电脑端的文档就可以了。

当然反过来也行,我们也可以通过「华为分享」功能快速将电脑端 OCR 提取的文字信息发送到手机。在整个过程中手机和电脑的信息传输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中转,大幅提升了记录和办公效率。

在 EMUI 11 的加持之下,这种发挥设备联动性和协同能力的体验在鸿蒙生态中可以说是被打磨到了极致。早期华为所宣传的「多屏协同」进一步支持了「窗口三开」,支持在电脑的「大屏」同时打开三个完整的手机界面,将各个 UI 的层级进行拆解,进一步带来手机无法在「小屏」上独立实现的便利和效率。

比如出行前想要在手机上编辑当地美食攻略,需要的信息散落在很多 App 中,来回切换、整理非常麻烦。这时使用「多屏协同」并执行「窗口三开」,问题便迎刃而解。

我可以一边编辑照片,一边在备忘录里打上攻略,还可以在 App 里查看点评信息。对于编辑好的文件或照片可以不用点击图片插图,只需要将从文件窗口拖拽到备忘录窗口即可。遇到需要适当编辑修改的图片,也可以直接将其从手机中拖拽到电脑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拖拽回手机窗口即可。

?这种打破现有设备边界,让不同设备形态、特性有机结合并各自发挥所长的机制,同样也存在于手机与其他硬件之间。

比如你再也不用为不同的视频和语音通话到来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接通哪一个而发愁了。利用好多屏协同的功能,可以让所有通话统一在电脑上进行接听,并采用电脑的麦克风和摄像头,来回关闭各个通话的麦克风便变得格外方便简单了。当然,你也可以一边通话一边办公,一心三用也成为可能。

而对视频拍摄爱好者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元素是「画面」和「声音」,使用手机拍摄时,虽然可以保证画面,但是从外部环境中合理地采集「声音」一直是一个难点。在 EMUI 11 中,我们则可以利用 Mate 40 Pro 和 FreeBuds Pro 实现无缝协同,手机专注拍摄稳定高清的画面,耳机则作为收音设备进行拾音,此外还支持低延迟实时耳返。解决拍摄者设备便携性的同时,也完成了视频和音频的保真。

整个多设备扩展环节体验下来,除了硬件形态限制被打破的那种惊艳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有贯穿所有跨设备协作过程的那个「碰一碰」。

传输文件、接听电话、记录灵感、拍摄视频、音乐跨设备播放、手机投屏、设备配网……这些原本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些小事,但各种不太人性化的设计让我们只能在相互剥离的设备上各自完成,后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它们统一起来;而 EMUI 11 的「碰一碰」看似简单,却最为直接地切中了将设备「连接起来」的直觉操作,保证了智慧生态内多设备体验的一致性和融合性。打造流动的信息体验

EMUI 11 的提升不仅仅是办公和效率上的,在生活出行方面,它也能够让手机和智能手表实现更加智能的协同体验。

以华为 Mate 40 Pro 和 WATCH GT 2 Pro 为例,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行,手里拿着手机进行导航其实都不是一种优雅和安全的解决方案,而在 EMUI 11 的生态圈中,手机和手表的联动很好地改善了这样的场景体验,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专注在道路和周边环境上。

整个流程也和上面「碰一碰」一样十分符合直觉:启程时在百度地图中输入目的地或行程,便可以收起手机,接下来的导航交由手表完成;每当我抬腕时手表便能给你信息提示,在关键路段手表也会通过震动来告知我们具体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连接了 FreeBuds Pro,「抬腕导航」和「语音提示」还可以进一步组合起来,让步行、骑行过程中的导航操作完全从手机迁移到更加便携、自然的手表和耳机上。

?现阶段,除了外出导航,网约车信息、高铁/航班行程等等关键信息也会在手机和手表之间「流动」:在手机确认滴滴行程后,所有的乘车关键信息都会在手表上提示出来,包括车辆接单信息、车型信息、车辆抵达信息,甚至司机和你联络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手表进行接听;乘坐高铁或航班出行前,手表会在行程开始前 30 分钟通过信息推送和振动提醒你相关的出行信息,忙碌之余不错过任何关键信息。

另外 HiCar 的出现也解决传统车机的「死板」操作问题,让驾车出行变得更加智慧。完成第一次车机配对后,每次坐在驾驶座启动发动机时 HiCar 就会随之启动,随后根据我们在手机上给出的出行信息,学习出行习惯和常用路线,并在每次出发时提示相应的通勤信息。一切出行信息的重心从坐进驾驶座的那一刻起便从手机转移到了车机,体验非常自然。

至于 HiCar 本身的交互,首屏除了功能按钮以外占比最大的就是基于场景的智慧卡片,这应该也是 HiCar 的核心体验所在了。智慧卡片除了根据时间和地点来预测目的地以外,还会将日程行程、音乐、通话等信息按照卡片序列呈现出来,在有限的像素内呈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整体体验下来,除了感受到基层打磨优化以外,准确度极高的语音交互也将 HiCar 的体验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开车时一句「小艺小艺」就能启动语音助手,然后便可以用语音指令完成车机上的绝大部分操作,行车时无需分心点击屏幕。

最后,HiCar 也在极大程度上给了车机更大的拓展性。除了针对驾驶时的相关导航类设计,HiCar 也支持进行游戏、观看流媒体、浏览新闻,让我们在车内休息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车机的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或许在 HarmonyOS 2.0 和华为车载智慧屏正式面向市场时,HiCar 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多设备协同的娱乐和运动体验

如果说工作和出行占据了生活的三分之二,那组成大多数人生活的最后那部分应该就是娱乐和运动了。在相关的应用场景和体验方面,EMUI 同样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

举个例子,平常健身时为了避免运动造成的手机意外跌落,我一般都会把手机放在一旁,此时耳机和手表成为了可以交互的主要途径。因此跑步时只用说出「小艺小艺」并给出「开始跑步」的指令,手机便能通过 FreeBuds Pro 的指令,在锁屏状态下通过骨声纹解锁手机自动开启健康 App 的跑步模式,即时调用手表监测身体机能数据并向用户播报实时状况。

如果是在家通过 Fit App 进行健身动作学习,在手机上播放视频教学时,手表也会配合动作进行控制协同,帮助我们及时矫正健身姿势。

而在娱乐场景下,EMUI 更多地充当了「主机」的角色,我们可以将它和电脑放在一起实现大屏扩展 —— 同样只需要「碰一碰」,也能让我们在没有模拟器的情况下,将手游投屏至电脑进行「大屏游玩」,配合游戏手柄更能获得不一样的游戏手感和观感体验。

再比如路途上没有看完的视频,回到家中只用通过「碰一碰」便可以将画面和声音接力到智慧屏上,配合着华为稳定的数据实时传输性能,可以获得高清晰度低延时的观影体验。

最后,对于音频来说,场景切换是对生态成熟性的最大考验。

EMUI 在手机、耳机、手表、音箱的多维度协同和调度上也是游刃有余。如果正在平板上看着电影,手机接到了电话,在接听电话的瞬间,FreeBuds Pro 会立刻切换到手机通话的信号,并暂停平板的媒体播放;挂断电话后,也可以快速响应自动切换回来。这些看起来复杂的步骤,FreeBuds Pro 也只是顷刻完成。

这种接力在我们从户外返回家中时也能发挥作用 —— 不需要特意连接,将 Mate 40 Pro 和 Sound 音箱「碰一碰」就可以完成耳机和音箱的接力,让路上没听完的歌到家后可以继续播放。小结:开启鸿蒙生态的硬派选手

相比近年来热衷于在 UI 交互和视觉样式更新的潮流,EMUI 近两年在生态和硬件协同体验上的持续投入让它更像是一个硬派选手。

但正是这种软件和硬件的双向驱动,让「鸿蒙生态」的体验终于来到了羽翼丰满的阶段,在国内智能生活体验和场景中深耕的华为,实际体验已经具备了与 Apple 软硬件生态分庭抗礼的实力。

这种基于 EMUI 打造的软硬件协同体验,与华为在 HarmonyOS 上强大的分布式技术遥相呼应 —— 在软件和硬件的双向驱动下,分布式技术将用户生态中的所有设备作为「华为智慧生态」的底层元件,而 EMUI 作为生态中枢,让设备间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快速共享和响应。这样一来,用户能感受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设备,而是一整个融合的新事物,设备不再孤立,万物实现互联。

从根本上打破硬件形态差异造成的体验割裂,让我们在所有智能设备上都能拥有一致的、协同的软件体验,这是 Harmony OS 的愿景,也是华为的野心所在。在 EMUI 目前展现给我们的生态体验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未来的魅力与可能性。

#鸿蒙系统#Android系统#华为手机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