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的皇室更迭,有的都城在繁华的金陵城内,烟雨楼台,美人画船,;有的都城在庄严肃穆的洛阳,古寺钟鸣,才子书卷。而在北京城内,坐落着中国的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紫禁城。
1403年,礼部尚书上奏皇帝,城燕京北平是“龙兴之地”,应该被立为陪都。明成祖朱棣认为此番言论非常正确,于是将北平改为北京,同时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
全国各地的木材、石料都络绎不绝地朝着北京运送过去,许多珍贵的木材出自深山,百姓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而珍贵的石料因为过于厚重难以传送,劳工们在道路上凿井,于寒冬时泼水成冰,令丹陛石顺着冰道进入北京。经过十几年的准备与建造,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紫禁城终于建成了,从此以后,明清两朝的帝王在此处活动,而权力争夺也同样发生与此。
朱棣当然不是紫禁城登基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儿子朱高炽才是。朱高炽在现代人看来仅仅是名字耳熟,历史上的他生性沉稳,喜欢读书,在武术与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他长成了儒雅与仁爱的样子,而朱元璋这位孙子颇为喜爱。但是朱高炽这人外貌却很不出色,肥胖不已的他走路都需要两个内侍搀扶,而朱棣对武力推崇不已,见此情此景,心中对这个儿子产生了几分厌恶之情。
在发动靖难之变时,朱高炽因身体不便留守后方,但是朱棣对这个儿子并不信任,特意派人暗中监视于他,幸好朱高炽老实稳重,才没有引火烧身。朱棣两个年幼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因为和他有着相似的爱好,显然更受朱棣器重。面对父亲的猜忌与弟弟的野心,朱高炽唯有兢兢业业,不犯一点错误。
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414年,朱棣打仗回来,朱高煦诽谤兄长未完成任务,有苦难言的朱高炽被骂的狗血淋头,身边最重要的两个心腹还被囚禁起来。幸好,朱棣并未因莫须有的罪名将大儿子的太子之位废除,因为朱高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熬着。
1424年,朱棣在返京途中病逝,身边的人为了防止朱高煦等人作乱,秘不发丧,同时派人秘密告知朱高炽,由于一切安排得非常妥当,他在9月7日顺利登基,并未发生什么叛乱,他也是第一个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
为政期间,他使得许多冤假错案平冤昭雪,比如说与朱棣政见不合的方孝孺、解缙等人,同时恢复了某些大臣的官位,有效地缓解了内部的矛盾,明朝进入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仁宣之治的开端。
只不过,由于监国时期夙兴夜寐,又屡次被谗言诬陷,朱高炽早已忧思过度,1425年便猝死于宫廷之中,在位不足300多天。由于在位期间推行仁政,他生前被朱元璋评价为有做圣人的潜质,死后被人奉为圣人,称为宋仁宗,这也就意味着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尽管他在位只短短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