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福州三坊七巷,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历史名人辈出之地

2020-12-16新闻39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这是清末举人王国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诗,诗中作者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生动体现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明、清时期,“粉墙黛瓦石板路”的南后街是一条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到民国时,路面拓宽,石板路也改成了柏油马路。如今重新修复的南后街又恢复了石板路的旧时模样。

南后街是一条南北向的商业街,北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统称。三坊在南后街的西侧,由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在南后街的东侧,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清至民国走向辉煌。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流,三坊七巷也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如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初名儒林,因宋祭酒郑穆居此而改为文儒。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以及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都在坊内居住。陈承裘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此坊以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一座牌坊,坊柱上对联为:“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因宋刘涛居此,其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就坐落在郎官巷。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林觉民被捕后其家人为避祸将此故居卖与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所以这里也称为冰心故居。冰心在《我的故乡》里曾对故居有所描述,说是故居,其实冰心只在这里住过两年,但地址却是记得很清楚,因为时常要给祖父写信,地址自然烂熟于心。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还是著名建筑师美女林徽因的叔叔,所以林觉民、林徽因以及冰心都曾在现在的冰心故居居住过。在留学日本期间,林觉民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4岁。《与妻书》中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今天读来依然十分感人。

宫巷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也是三坊七巷里名人故居最多的一条巷。沈葆桢的故居就在宫巷内。沈葆桢被称为中国“船政之父”,为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次女。在左宗棠的极力推荐下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被称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就在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林则徐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看到这里不知你有没有感觉三坊七巷的林姓名人特别多,巧的是我的一个祖籍福建的中学同学也姓林,她的老家就在三坊七巷。

今天的南后街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但也不乏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舶来品,只是在一间中国古韵十足的店铺里卖着洋快餐终归是看着有点不搭。不知洋快餐在这里会不会水土不服,我这远道而来的游客更愿意找一些本地的特色小吃。

肉燕是福州的传统名小吃,打眼一看与馄饨很相似,实际却有很大区别,它与馄饨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外皮。馄饨的外皮是用面粉和成面团后再擀制而成的薄面皮,而肉燕的外皮则复杂多了。制作肉燕的外皮,要先把猪肉用木棒打成肉泥,再加上番薯淀粉掺匀,擀成薄皮,称为鲜燕皮,所以肉燕实际上是肉包肉,而馄饨是面包肉。这种燕皮薄如蚕翼,里面的馅料清晰可见。

花生汤也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一道特色传统名点,它的特点是汤色乳白,花生酥而不烂。花生看起来粒粒完整,喝起来却是入口即化,非常好吃。这样一款看起来很简单的甜点做起来却十分考验人的功力。#林觉民#三坊七巷#中国收藏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流,三坊七巷也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如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初名儒林,因宋祭酒郑穆居此而改为文儒。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以及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都在坊内居住。陈承裘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此坊以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一座牌坊,坊柱上对联为:“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因宋刘涛居此,其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就坐落在郎官巷。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林觉民被捕后其家人为避祸将此故居卖与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所以这里也称为冰心故居。冰心在《我的故乡》里曾对故居有所描述,说是故居,其实冰心只在这里住过两年,但地址却是记得很清楚,因为时常要给祖父写信,地址自然烂熟于心。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还是著名建筑师美女林徽因的叔叔,所以林觉民、林徽因以及冰心都曾在现在的冰心故居居住过。在留学日本期间,林觉民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4岁。《与妻书》中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今天读来依然十分感人。

宫巷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也是三坊七巷里名人故居最多的一条巷。沈葆桢的故居就在宫巷内。沈葆桢被称为中国“船政之父”,为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次女。在左宗棠的极力推荐下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被称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就在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林则徐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看到这里不知你有没有感觉三坊七巷的林姓名人特别多,巧的是我的一个祖籍福建的中学同学也姓林,她的老家就在三坊七巷。

今天的南后街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但也不乏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舶来品,只是在一间中国古韵十足的店铺里卖着洋快餐终归是看着有点不搭。不知洋快餐在这里会不会水土不服,我这远道而来的游客更愿意找一些本地的特色小吃。

肉燕是福州的传统名小吃,打眼一看与馄饨很相似,实际却有很大区别,它与馄饨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外皮。馄饨的外皮是用面粉和成面团后再擀制而成的薄面皮,而肉燕的外皮则复杂多了。制作肉燕的外皮,要先把猪肉用木棒打成肉泥,再加上番薯淀粉掺匀,擀成薄皮,称为鲜燕皮,所以肉燕实际上是肉包肉,而馄饨是面包肉。这种燕皮薄如蚕翼,里面的馅料清晰可见。

花生汤也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一道特色传统名点,它的特点是汤色乳白,花生酥而不烂。花生看起来粒粒完整,喝起来却是入口即化,非常好吃。这样一款看起来很简单的甜点做起来却十分考验人的功力。

#林则徐#林徽因#左宗棠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