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入冬之后,天气寒冷。每到周五下班后,同事们都会拉着小林一起去车站附近的大排档喝酒,美其名曰“去去寒气、暖暖身子”。小林初入职场,不好意思拒绝,加上自认为身体年轻,醒酒能力强,所以对于同事们的敬酒,则是同事递一杯,自己就喝一杯。然而,上周五晚,小林喝着喝着就昏迷摔倒在地,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抢救。
冬季寒冷,常有人认为喝酒是御寒暖身的良方,每逢周末、节假日就喜欢拉着三五好友喝酒小聚。然而喝酒的兴致一起来,往往就忘了个量的问题,最终出现像案例当中小林,喝酒喝进了医院的情况。
随着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日益增加,饮酒也成为继吸烟与高血压病之后的另一大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显示,酒精中毒在一些发达国家患病率很高。目前我国虽然尚缺乏关于酒精中毒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居民酒精消费呈逐年上涨趋势,酒精中毒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酒精在我国日常生活交往中应用广泛,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多,比如饮酒引起交通事故、暴力和家庭问题就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
临床上,酒精中毒指过量饮酒或过多服用醇类,导致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中毒性疾病。一般按照发病速度可分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亦称急性乙醇中毒,是指饮入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急性功能紊乱状态,并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过程,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慢性酒精中毒,也被称为酒精成瘾,指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各器官损害,临床表现以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障碍为主,可伴有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本期着重讲一下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2014版)》中指出具备以下两点就可以临床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
01
有明确的过量酒或含酒精饮料摄入史。
02
呼出气体或呕吐物有酒精气味并有以下之一者:(1)表现易激惹、多语或沉默、语无伦次,情绪不稳,行为粗鲁或攻击行为,恶心、呕吐等;(2)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3)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及时拨打120,前往医院就医。不同酒类对人体损伤有所区别,急性酒精中毒如经治疗能生存超过24小时多能恢复,若有心、肺、肝、肾病变者,昏迷长达10小时以上,或血中乙醇浓度大于87毫摩尔每升者,预后较差,可能并发重症胰腺炎、横纹肌溶解使病程迁延。另外,急性酒精中毒还可能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导致死亡。
因此,日常中应注意适量饮酒,控制酒精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虽然建议成人男性一天饮酒量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但是2018年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表示,最合适的饮酒量是不存在的。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最好还是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