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27万人体检大数据曝光,最容易得的几种病竟然是他们

2020-12-16新闻11

最近《杭州都市快报》发布了一份涵盖27万人的体检大数据报告报告内容值得关注,根据数据报告,其中甲状腺结节、脂肪肝的检出率,全部位列前十,乳腺异常、幽门螺杆菌阳性等也成为高发问题。

9.8万人查出甲状腺异常、痔疮、幽门螺杆菌阳性进入前十

在27万多体检总人群中,检出甲状腺结节或异常的有9.8万余人,近36%的人有甲状腺结节(或异常),这一比例超过其他所有异常项目。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如果聚餐时没有使用公筷公勺很容易被传染。

参检女性中乳腺异常检出率最高

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有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炎等。

“从严格意义上讲,乳腺小叶增生并不是临床疾病,单纯的增生也与乳腺癌基本无关。”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丽英解释,乳腺小叶增生一般也叫乳腺增生,可以说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跟年龄、激素水平、性格、饮食、情绪波动等相关。

乳腺结节有几种类型,包括实性结节、囊性结节、纤维瘤等。

一单位四千多名员工中564人查出肺结节

近年来不少单位在员工体检套餐中增加了肺部CT的检查项目,导致肺结节检出率大幅上升。从今年的体检大数据来看,肺结节已经在所有异常项排名中进入了前十行列。

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跟检测手段、仪器越来越先进和精准有关。以往一般常规体检安排的是肺部胸片,结节至少得1厘米大才能发现,但现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测中,小于5毫米的结节都能被清晰发现。

由于肺结节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但其实大家在每年体检总能查出各种小毛病,不少人为此惴惴不安,很少有人的指标是完全正常的,有些报告单上的疾病,看着吓人,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吓自己,看到以下几种诊断请不必惊慌。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体检报告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

最典型的是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感觉胀胀的,还有点痛,生理期过了,胀痛逐渐消失。

其实乳腺增生是一良性病变,正常生理现象,无特别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子宫肌瘤——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是妇科体检“常客”,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会发现。

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一旦子宫肌瘤数量或大小超过一定标准,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

盆腔积液——3厘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积液”仅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更确切的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时,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可能会多于3厘米,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3厘米,也不必大惊小怪。

几乎每个女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生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症状,不需治疗。

骨刺——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一听到有“骨刺”,就想到拔刺,欲把刺拔掉而后快,甚至会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其实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

即骨质增生,人体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大多数骨刺并不用治疗,要治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减肥,以及药物止痛等。

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另一种体检“高频”疾病。很多人体检查出此病就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担心变成“甲状腺癌”!之所以很多人有甲状腺结节问题,主要是因为B超技术的进步,连3毫米的结节都可以看到。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