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起床方式有讲究,伤神性唤醒,会影响整天的情绪

2020-12-16新闻27

您每天是怎样起床的?被手机的蜂鸣声唤醒?还是睡到自然醒?您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在醒来后,像是刚在梦中经历与旧情人的纠缠,表情冷漠,甚至会随手扔几样东西,好似有满腔的怒气要发泄。这种表现,在民间,通俗地称为起床气。比较正式的称谓是,伤神性唤醒。这其中有什么奥秘?起床方式,会对睡眠质量带来什么影响呢?咱们现在就来聊聊细节。

咱们先回顾基础信息。首先,睡眠状态,分2大类,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NREM又可细分,在1968年时被分成4期;到了2007年由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把最后2个慢波期合并,分为3期。整个的睡眠周期,各个分期的占比分别是,N1占5%;N2为50%;N3占20%;REM25%。

睡眠周期,是有个体差异的,通常的规律是,老年人的N3期占比会减少。在整夜的睡眠中,一般会经历5个循环;每个循环大约是90分钟;前半夜N3占比高,后半夜N3越来越少,REM越来越多。N1期是浅睡,人会迷迷糊糊;N2期睡得深一些;N3期是睡得最深沉的,修复功能也最强劲;REM期,眼球滴碌碌地转动,肌张力下降,体温及心血管调节功能减弱,在这期被叫醒,约有80%的人会说自己正在做梦。

对睡眠周期有了认识后,您就会理解,叫醒方式不当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是在N3期,人正处在香甜睡眠中,是不容易被叫醒的。用声、光、痛等刺激,像某些着急叫孩子起床上学的家长那样,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掀开被子拧孩子的屁股,孩子醒后就会眼神迷离,不知所措。最后1个N3太短的话,就算总睡眠时间达到7小时,醒来后仍然会觉得疲劳。要是在REM期被闹钟惊醒,那更是令人恼怒,因为春梦是发生在REM期的,人家正在梦中与情人约会,嘴唇和嘴唇刚刚挨在一块,还没互啃,就被拆散了。您想想会是啥情绪?

咱们再来结合现实生活情景,看看大家的睡眠实况吧。很多人,通常会抱怨早出晚归工作,睡眠时间不够,但是,晚上躺在床上,又会刷很长时间的手机。这样,睡眠质量会下降,蓝光对生物钟产生影响,会将节律向后推移,在早晨,又会被迫起床,用闹钟唤醒自己。这种入睡及起床方式的不当,给让人感觉身体非常疲倦。有研究者做过试验,不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到野外露营,受试者的昼夜节律会提前约2小时。

从正常的生理过程来看,咱人类在自然的起床过程中,大脑会经历系列活动,首先是环境安全检查,然后是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潜意识确认周围环境和谐,安全感充足,人就会被平稳唤醒。如果安全感被剥夺,在不安、恐慌、焦虑、惊吓中被唤醒,就会出现防御行为,表情冷漠,或者情绪崩溃,这就是所谓起床气的由来。看到这儿,您应该想到如何设置闹钟铃声了吧?用喜鹊的叫声,还是疯狗的狂吠?选喜庆的音乐,还是战斗的警报?相信您自有主张。

起床气,在心理学角度被解释为睡眠惯性。研究认为,睡眠惯性被打乱,会减弱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反应速度、警觉性。有学者经研究发现,睡眠惯性在2到4小时后才能完全消失,大脑的认知与反应才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睡眠质量的最后一关是唤醒方式,要调节入睡和起床时间,形成规律,尽量接近自然醒,别在深度睡眠期被吓醒,也别隔三差五地扰乱春梦。细节决定成败,把握睡眠质量也是如此。

#心理健康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