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俄合拉村记者 杜潇扬 摄
■ 在产业合作中,新区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了“扶贫车间”“致富带头人”“旅游标杆示范村”等80个精准扶贫项目,带动万余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 截至目前,新区为合作市引入企业3家,引进企业实际投资额160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1977人脱贫增收
■ 大力推动“万企帮万村”活动,完善落实贫困村帮扶工作,累计与合作市20个深度贫困村结对,落实了帮扶举措,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 新区9个街镇与合作市9个乡镇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实施发展专业合作社、劳动技能培训、助学助困等帮扶项目;新区24所学校、幼儿园与合作市24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优质课程分享、主题教研、校园文化建设等交流活动;新区1家医院与合作市1家医院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并通过交流互访、派驻专家等具体帮扶举措有力提升了受援地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帮扶思路,滨海新区不断精准聚焦、重点攻坚,在多个方面发力,助力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壮大产业,提升帮扶成效。如今,羚城大地生机勃勃,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令人振奋。
建设旅游标杆示范村
坐落于美仁大草原腹地的俄合拉村地处合冶公路黄金旅游线路上,是甘肃省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上一个藏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村庄。昔日的俄合拉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牧村,农牧民过着半耕半种的日子,青山、草原、土房子。
2019年,俄合拉村被确定为旅游标杆示范村进行建设。结合村庄的地理优势、自然特征、民俗特点,2020年上半年,俄合拉旅游标杆示范村建设动工。走进村庄,挖掘机、推土机等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其间。据了解,这是合作市全力打造的首个旅游标杆示范村,也是滨海新区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让当地农牧村提颜值、增内涵的重点项目之一。
如今,村庄变了样,农牧民的生活也变了样。“仅用了229天的时间就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得这么好,真是没想到,村子美了、游客多了,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俄合拉村村民说。
新区扶贫干部、甘肃省合作市扶贫办副主任关珂介绍,俄合拉旅游标杆示范村建成后带贫效果会非常明显。村内的牦牛绒作坊、青稞酒工坊、马队驿站、亲子帐篷营地的草原体验和娱乐区能够让游客玩得开心、留得下来,真正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治理修复、环境巩固提升等工作,把旅游标杆示范村建设成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关珂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实际上,俄合拉旅游标杆示范村建设只是新区帮扶合作市众多项目中的一个。一直以来,新区不断精准聚焦、重点攻坚,在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援助、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结对帮扶、交流交往交融等多个方面发力,全力以赴助推对口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内生动力。
在产业合作中,新区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了“扶贫车间”“致富带头人”“旅游标杆示范村”等80个精准扶贫项目,带动万余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为充分发挥新区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到受援地投资兴业,截至目前,新区为合作市引入企业3家,引进企业实际投资额160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1977人脱贫增收。除此之外,新区也大力推动“万企帮万村”活动,完善落实贫困村帮扶工作,累计与合作市20个深度贫困村结对,落实了帮扶举措,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同时,新区9个街镇与合作市9个乡镇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实施发展专业合作社、劳动技能培训、助学助困等帮扶项目;新区24所学校、幼儿园与合作市24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优质课程分享、主题教研、校园文化建设等交流活动;新区1家医院与合作市1家医院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并通过交流互访、派驻专家等具体帮扶举措有力提升了受援地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村里有产业、家门口受教育、农牧民技能稳步提升……如今,家乡的变化让合作市群众喜笑颜开。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滨海新区来说,助力受援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下一步,滨海新区要确保受帮扶贫困人口不返贫,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在有限无限结合、输血造血结合、扶志扶智结合上抓落实,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动新区与合作市两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与合作市人民携手共同发展。(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