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时珍用了多少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 藏书家胡承龙

2020-07-23知识10

李时珍的书籍 李时珍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李时珍是在什么背景下编写了《本草纲目》? 1556年,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李时珍在京师供职了一年后辞官。回家后他在雨湖北岸构筑新居,题名“红花园”,并在此行医。在这个过程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遗祸无穷。李时珍多次上书朝廷要求重整医书资料,可惜并无回音,于是他便利用在良医所和太医院阅读大量医籍和坚实的文史基础,整理历代的药物学著作。这就是后来的《本草纲目》了。全书是在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从完稿至刻印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期间李时珍到过蕲州、黄州和武昌,都没有书商愿意承印。1579年,他前去南京六部寻求出版,但未获成功。一直到1590年,在获得南京藏书家兼出版商胡承龙的赞助,得以刻印。然而,李时珍未及三年便卒于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问世。李时珍是在什么背景下编写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人称为“医林二圣”。其编写的《本草纲目》对医药界影响巨大。李时珍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发现以往的本草书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些用药经验已不切实际,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本医书。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研读过925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李时珍倾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二百万字,共五十二卷。一共记载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卷一卷二为本草序列,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药,从卷五到卷五十二,将所收集的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划归十六部,六十类分述,书中附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余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理清晰,内容完备。《本草纲目》对医学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已成为医药史上璀璨的明珠,指引着从医人员。关于《本草纲目》 华佗比李时珍 你好!华佗和李时珍都是中医发展史上伟大的名医,都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是当之无愧的“神医”。他发明“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对病人施行手术,首创了中医的外科手术。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而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濒湖脉学》,是一位医药并精的大医家。《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在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贡献。华佗和李时珍所处历史时代不同,很难比较医术孰高孰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医术都很精湛,都是他们所处年代的神医。在中医药发展史上,他们两人的贡献都很大,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本草纲目》是一本怎样的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撰成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珍。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由于是时欠缺名家赞许与政府支持,《本草纲目》从完稿至刻印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李时珍到过蕲州、黄州和武昌,都没有书商愿意承印。1579年,他赴当时中国刻印书籍的中心南京寻求出版,惟未获成功。1590年,他终于得到南京藏书家兼出版商胡承龙帮助,出钱刻印。然而,李时珍未及三年便卒于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问世。李时珍花费大约27年时间完成《本草纲目》,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年)才定本。为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大量心血。《本草纲目》以宋朝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资料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用意在拾遗补正《本草纲目》,其中新增716种药材,补充161种药物内容,纠举错误34条。影响《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2]),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水、火、。

#药品#中药#武昌#华佗#中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