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云卫士”守护市民“菜篮子”

2020-12-16新闻10

十二月四日,西安市碑林区市场监管局长安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超市检查食用农产品相关进货手续。

核心提示

■ 目前,智慧农贸市场已在西安市内的11个试点市场实现常态化运行,预计到2022年底,西安市将实现智慧农贸市场全覆盖

■ 截至目前,西安市食用农产品重点品种备案达4754户,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3家

12月4日,西安市碑林区建国门综合市场内的东风鲜肉店前,市民张女士熟练地拿起手机扫了扫店铺墙上张贴的二维码。“拿手机一扫,就可以清楚了解到商家的货是从哪里进的,还能知道进货的各种凭证和检验手续。”张女士说,“这样一目了然,买起来也更放心安心。”

记者注意到,在建国门综合市场入口处的大屏幕,滚动显示着每天市场管理方对蔬菜、禽肉等食用农产品的抽检结果,每个摊位前都张贴着一个加载商户信息的二维码。

“这是西安市在智慧农贸市场内试点上线运营的智慧监管平台‘一店一码’监管系统。”西安市建国门综合市场工作人员王培超介绍说,“‘一店一码’即一个经营者赋予一个信息码,包含经营者主体资格、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快速检测、信用及经营风险分级等信息,市民买完东西可在线上给店家服务实名评价、打分。”

小小“菜篮子”,关系大民生。

今年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对重点食用农产品的检查、抽检力度,引导市场主体运用信息化技术规范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增设视频监控、产品溯源、数据监测等功能,鼓励探索“互联网 菜篮子”智慧型菜市场发展模式,旨在做到食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打造监管“云卫士”,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与此同时,西安市还着力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及时准确公示索票索证记录、食品快检信息、市场巡查记录、商户信用等级评定和经营风险分级等信息;着力打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旨在实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来源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安全可靠、公众可查、感受可评”。

据了解,目前智慧农贸市场已在西安市内的11个试点市场实现常态化运行,预计到2022年底,西安市将实现智慧农贸市场全覆盖。

12月4日上午,记者在西安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之一的西安永辉超市南关店看到,超市入口处醒目摆放着“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承诺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查制度等内容的宣传牌。超市肉类销售区域内每个销售柜台旁都摆放着相关进货凭证、检测合格证等,供消费者和监管人员查验;在蔬果销售区域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超市内售卖的蔬菜瓜果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产地以及追溯码等信息。

“我们超市依托自身的严格进货渠道,坚持源头把控,从源头、运输到销售环节全力确保食品安全。”西安永辉超市南关店店长雷刚说。

近年来,为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相关要求,西安市持续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不断推进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我们逐条抓好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和食品准入四项基本制度落实,指导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严格把控其肉菜流通环节、公共卫生标准和安全风险管控,做到分区销售、规范标识、按规贮存、管理有序、体系完善;强化重点品种备案监管,持续规范市场销售行为。截至目前,全市食用农产品重点品种备案达4754户。”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食盐及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处陈永锋说。

截至目前,西安市已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3家。同时,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还对2019年通过验收的超市进行了“回头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提出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对不达标超市取消资格,确保创建活动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下一步,西安市将综合运用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力度,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加快“互联网 ”智慧监管建设,通过全链式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提升监管时效性;不断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放心肉#食品安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