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近日,我省濮阳、新乡、济源3地先后发布疫情通报,进口冷冻带鱼、进口南美白虾外包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一时间,“海鲜”“低温”“冷链”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词。不少居民担心,冷冻海鲜产品还敢吃吗?为何总是冷冻食品频频“中招”?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7月以来,国内已有多地先后在进口冷冻食品或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事实上,从多地通报结果来看,相关部门对可能接触相关产品的人员也进行了全面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病毒并没从物品表面‘转移’至人体身上。”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家李衫说。
冷冻食品之所以频频“中招”,与新冠病毒的特性有关。据李衫介绍,大多数病毒都耐冷不耐热,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冻”。以新冠病毒为例,研究表明,此病毒在室温下可能会生存3个小时左右;但在20摄氏度以下,病毒存活时间可能高达一周;在零摄氏度以下,存活时间则为几个月。
更难缠的是新冠病毒的“粘性”强。“新冠病毒更容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所以进口冷冻食品的塑料外包装就成为了病毒的宜居场所。”李衫说。
随着境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一些国家“带疫复工”,加大了冷链环节受污染的风险。业内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食品厂加工、包装、运输工人)是可能的传染源。
“冷冻食品一旦被污染后,就可能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但拒绝吃冷冻食品并非长久之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全球确诊报告病例、我国确诊报告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她建议,居民应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点要求,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在接触和选购冷冻食品时,李衫建议,从业者要戴好口罩和手套、穿工作服装,生鲜屠宰岗位还要穿防水围裙,碰触有风险的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应戴好口罩,尤其是购买冷冻食品时,不要反复挑选,减少接触频率,鼓励大家使用非接触的支付方式购买产品。同时建议,居民家里可准备两个案板,生食和熟食分开切,案板也要定期用白醋或碱水清洁;处理完食材后,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疫情防控之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格外重要。据记者了解,目前郑州市已推行“食品追溯码”,每个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都贴有溯源码(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该商品的产地、检验检疫证明等信息。专家建议,居民要尽量选择“赋码”食品,如果产品外包装没有“赋码”或缺失追溯数据、商品来源不明,建议不采购、不销售、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