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指的是小儿的体表温度超过正常温度(≥37.4℃)的情况。然而,对于发热中西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医认为:小儿发热通常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害。而中医认为小儿发热是由自身身体失去平衡所引起的。它则把小儿发热分为如下几种情况: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湿热发热及积食发热等。其中积食发热是小儿发热比较常见的症状。
如果患儿确实明确存在病原菌的感染或存在感染的迹象等同时伴随着血象和感染指标均升高的情况下:根据患儿可能感染的致病菌,合理给予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定会有一定的疗效。可还有一类患儿的发热:经验性给予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其病情并不能明显缓解,而且去医院检测血象和感染指标并没有明显的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没有明显的效果反而会雪上加霜。这是为何呢?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抗菌药物在发挥它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杀死我们体内的特别是胃肠道内的益生菌,这些益生菌时维持我们肠道健康平衡的重要屏障,这样“随意”地使用抗菌药物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也就是说:抗菌药物对于感染的确有着较好的抗菌作用,但也不可随便滥用,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上也说明:感染只是发热的部分原因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明确感染的发热也很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如小儿积食性发热等。这类型的发热抗菌药物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它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小儿消化积食的问题。
对于中低度的发热(<38℃)可以不必过于紧张,目前中西医均达成一致的看法:小儿发热未必是病情加重的表现也可能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对抗外敌”的反应。在排除一些特殊儿童或特殊疾病发烧情况下且体温低于38℃可以适当让发热多烧一会儿,这对患儿的免疫力提升和身体的发育有着一定益处。这也是我们民间流传的“烧长、烧长”的重要依据。如果患儿出现了高热(≥38.5℃)等症状,此刻为了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应首先给予一定的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进行解热降温治疗,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和调理。
患儿积食发热除了血象和感染指标没有明显异常外,还伴有口臭、便秘、食欲下降及肛门发红等症状。在明确积食后,应首当其冲地解决患儿的大便问题。对于存在便秘的患儿应给予物理导便治疗:如开塞露、蜂蜜水或乳果糖等导便治疗。对于不存在便秘的患儿,应着手解决患儿的消化问题。如给予患儿健脾消化治疗等。在这方面治疗结合本人的一些治疗经验;本人比较推荐中医方法治疗:如饥饿疗法、口服鸡内金、焦米水或健胃消食中成药及小儿推拿等。
当然,积食的发热的饮食也非常重要,应给予一些营养清淡、易消化的粥食或面食。而且在平时的养护中应注意坚持咱们老祖宗的智慧“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养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