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化沙龙登场,公共图书馆恢复线下读者活动受欢迎

2020-12-15新闻0

“元大内与紫禁城是否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学术界对此有争议。请问几位专家,对此是怎么看的?”12月15日下午,首都图书馆B座第一展厅内,80个临时摆放的座椅全部坐满。时长一小时的“对话中轴线”文化沙龙在这里举行,李建平、王岗、马建农三位北京史研究专家就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其在各个时期的文化意义做了精彩讲解。沙龙结束后,不少读者还纷纷提出自己对中轴线的疑问,热烈的讨论在台上台下一直延续。

这场沙龙以及相伴随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主题展,是疫情常态化后首都图书馆的第二场线下读者活动。它吸引了近百位读者在线下参与,同时有6.6万人次读者在线上聆听。而一周前,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的单霁翔“历史传承与文化自信”线下公益讲座,吸引了375名读者到馆现场聆听。时隔近一年,线下读者活动正在悄然回归公共图书馆。

线下活动的恢复无疑让许多读者感到亲切。“我以为工作日的下午不会有什么人来,没想到坐满了。”在金融机构工作正值轮休的丽女士说,自己对中轴线很感兴趣,特地提前一天通过首图公众号预约了座位,“来到这里还可以顺便看与讲座配合的展览。”她所说的这个展览,就在沙龙所在的B座第一展厅内。人们在听讲座之余,浏览由130余张摄影作品、27种图书、14幅地图、8张拓片、5件非遗作品组成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主题展。这些展览内容以首都图书馆和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馆藏文献为依托,实物与文献相结合,让大家对中轴线的变迁、遗产点、艺术、生活和申遗有了立体的了解。

在沙龙结束后还与专家们进行深入讨论的职业撰稿人“眉有一点风”,也是特地来听这场讲座的,他一直研究中轴线的历史文化。“这种深入的现场交流,是线上讲座无法实现的。”而在北京工商大学哲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石同学则认为,参加线下活动更能体现出读者作为参与者的存在感。虽然如今线上资源很丰富,可他还是保持着隔几天就来一次首图。

不过也有读者对今年因疫情而兴起的公共图书馆线上活动产生了浓烈好感。文史爱好者宋先生今年已经听过首都图书馆的好几场线上讲座。他说:“线上听讲座,每逢嘉宾讲到一些不懂或者希望深入了解的东西,我当时就可以在电脑上查询,甚至在家里书架上找到相关的文献,信息很快就能同步。”

目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均对读者开放借阅功能,但普遍对线下读者活动的恢复持谨慎态度。首图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冬若疫情好转,明年春天读者活动的全面恢复将不再遥远。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