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9年,也就是公元976年10月19日午夜,开国皇帝赵匡胤病危,紧急召见弟弟赵光义入宫商议大事,当晚留宿在宫中,第二天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第三天,弟弟赵光义即位,就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说是10月19日夜,赵匡胤病重,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
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了王继恩为心腹,当夜,他得知太祖病重,便与自己的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没有去召见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了晋王府告诉赵光义,赵光义立刻进宫,没有打招呼就直接进入太祖的寝宫。
王继恩从晋王府回宫后,宋皇后马上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
宋皇后见弟弟赵光义已入宫,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已经无法挽回,乞求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说:“共保富贵,无忧也!”于是,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于是,坊间流传着”烛影斧声“的说法,认为按宋朝宫廷的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留宿在宫里。太监、宫女不可能离开皇帝,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宋太祖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这是一场事先策划好的血腥谋杀,赵光义弑兄夺位。
其实,赵光义是通过" 金匮之盟"获得哥哥赵匡胤的传位而当上皇帝的。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得了重病,临终时,把宋太祖和宰相赵普叫到病床前,嘱咐宋太祖将来要先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老三死后传给老四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位给宋太祖的儿子。
杜太后让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并写成誓书,封存在宝盒中,由谨慎可靠的人掌管,这就是“金匮之盟”。。
赵普是大宋的开国宰相,也是宋太祖的心腹大臣,他一直反对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主张把皇位直接传给太祖的儿子,因此,公元973年8月,赵普被罢相,9月,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被立为“晋王”。
公元976年10月19日午夜,宋太祖病危时,遵照母亲的遗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也成了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亲王+京尹,是五代十国以来皇储的标准,早在开宝6年,赵光义就是“开封尹+晋王”,完全符合皇储身份,而且大权在握,参与朝中事务,而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26岁的赵德昭18岁的赵德芳,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没有实权,也从没有参与过朝中事务。
赵光义即位后,新元新气象,任命了两位宰相,一位是开国元勋赵普,另一位是新人吕蒙正。于是,在汴京的皇宫里,从文德殿到垂拱殿的长廊下,常常见到两位宰相并肩而行的身影。
老宰相赵普已是花甲之年,步履有些沉重,却极有威严。吕蒙正刚刚四十出头,意气风发,恭恭敬敬,不卑不亢。两人走在一起的时候,吕蒙正总是刻意放慢半步,走在后面一点,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大宋立国,人们总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是开国宰相赵普。
在吕蒙正的眼中,身旁的这位老丞相,历五代之世,佐太祖开国,历仕两朝,三入相府,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有时可敬,有时可畏,有时这样,有时那样,却总是与大宋合为一体。
赵普也似乎从身旁这位新进后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拜相时,也是四十出头,因为太祖对自己的信任和倚重,成为大宋开国以来唯一独相十年的宰相,那时,太祖也是坐在垂拱殿里,自己一个人穿梭于这条长廊。
第二次入相,已是太宗朝了,虽然自己曾被罢相,但是,这种事情,在久历人生的他看来,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此刻,又以前朝元老的身份入相,再登元辅,他感觉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虽然自己已经是六旬衰翁了,身旁也有了新进后生,大宋王朝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欣慰。
二人进入垂拱殿,跪拜太宗皇帝,太宗对眼前的这对搭档很是满意。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在后周担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第二年正月初一(1月31日),北方的契丹族想要联合北汉南下攻打后周,赵匡胤率军北上,到达陈桥驿(今河南新乡封丘县东南部),赵匡胤和赵普密谋发动兵变,手下将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返回京城开封,城门守将是自己的手下石守信、王审琦,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入城,逼迫周恭帝让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赵普为宰相,石守信、王审锜等手下将领都被封为节度使。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宋立国,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宋从君至臣,多为武夫,质朴少文。赵普就是个例子,他早年出身小吏,没读过什么书,第一次任宰相时,有人讥讽他,说他是山东学究,只会读《论语》。不过,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并不影响他十年为相,佐命定策,树事建功。有时候,天命与才德,似乎跟读书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实,大宋还是以文明治世的,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太祖如此,太宗如此,大宋诸君历代如此。
宋太祖倚重赵普,常常告诉他要多读书,宰相必须是读书人。于是,赵普用心苦读,手不释卷,一段时间后,他批阅过的奏折往往博古引今,颇有水准。
再次起用赵普为宰相,太宗还是有些怀疑,特意召见赵普,想试探一下,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论语》。当年以其半部,辅佐太祖,克定天下,今日,欲以其半部,辅佐陛下,以致太平”。
听赵普这么一说,自信满满,太宗特别高兴。《论语》是儒家理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若是弄懂了,自然一理贯之,一通百通,而且,赵普是前朝元老,也能为新朝宰相做一个很好的表率。
跟着赵普的吕蒙正,是十二年前,太宗首次举行殿试的头甲状元,太宗重视科举,奖励文学,延揽人才,希望以修文德,以致太平,对新朝的第一位状元自然特别爱惜,因此,吕蒙正进入官场才十二年,就能平步青云,官至宰相。此外,吕蒙正不仅有才能,而且有很高的德行,君子德风,让人敬佩。被封为宰相前,做过八年的知制诰,负责按皇帝的授意,起草官员任免、号令征伐以及其他重要诏令,这一官职是极其看重德行的,而且要经过试用合格才能任用。
吕蒙正刚刚任知制诰的时候,有一些官员看不起他,私下交头接耳:“这个人也来参政吗?”。吕蒙正听到了,并没有在意,和他一起上朝的人觉得不公平,要去打听说这话的人是谁,吕蒙正立刻制止了,说:“如果我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会一直记着他,不能忘记,还不如不知道的好。”随行的人听了,莫不佩服他的大度与气量。
吕蒙正当上宰相后,仍不忘颐养正气。按照宋朝的规矩,宰相的儿子也会被授予高官。吕蒙正却主动上奏宋太宗说:“天下才能之士,老于岩穴,终身不仕的大有人在,我的儿子才是幼年,即授厚禄,恐将折福。请只授予他九品京官就可以了。”太宗也很赞赏他的德行,从此以后,宰相的儿子只授予九品京官成了新的规矩。
有一次,一位官员想升官,找到吕蒙正,献给他一面古镜,说:“这面古镜是我家祖上的传家之宝,能照见二百里之外的景物”。吕蒙正诙谐地回答:“我的脸也不过碟子大,哪里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来照?”那位官员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可见吕蒙正的正直,为官清廉。
不过,吕蒙正也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过麻烦,公元991年,他因为太宗的立储风波所累,被革职宰相,贬为吏部尚书,在贬官的那段时间里,赵普也去世了,太子元僖暴亡,顶替他做宰相的李昉继因反对大宋北伐,也被罢免宰相,两次罢免,两次起用。看到别人起起伏伏,吕蒙正对官场和命运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两年后,吕蒙正又被起用为宰相。夜阑人静之时,月寒青灯之下,他思绪万千,写下文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千里之马,到凌云之志;从孔子困于陈邦,到太公钓于渭水;从盗跖颜回,到张良萧何;从韩信孔明到冯唐李广,曾经的自己,从日投僧院、夜宿寒窖的童年,到及第登科、官至极品的茂年;从布衣不能遮体、淡粥不能充饥的悲苦,到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袂的荣华,这一切的一切,到底因何而来,因何而去,因何而是,因何而非?
他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时也,运也,命也”。
写完后,他仍觉得意欲未尽,思索片刻,又奋笔疾书:“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最后,他放下笔,感觉畅然释怀,这篇文章,就是后来流传很广的《寒窑赋》。
也许是对“时、运、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再次任宰相的吕蒙正,比之前更自信,敢言直谏,有了赵普为相时的气派。
有一年元宵节,太宗在宫中设宴,款待大臣,大家畅饮淋漓,太宗凭栏而望,看见眼前千灯如昼,烟花照天,百戏并陈,万人空巷,不禁喜不自胜。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吕蒙正,洋洋自得地说:“五代十国,满眼凋丧,下有火灾,上出慧星,如今,天下太平,繁盛如此。”
吕蒙正却起身避席,一脸严肃地说:“所谓繁盛,不过是因为皇帝在此,所以大家才聚集于此。而臣在城外却见过饥寒饿死者,如果陛下视近而及远,那才是苍生之幸。”
太宗听了,脸色大变,沉默不语。
后来,太宗派使臣出使塑方,让吕蒙正拟出使臣名单,吕蒙正拟好名单后,呈给太宗,太宗看了,让他修改,重新再拟。吕蒙正拿回名单,想起了赵普的经历。
赵普给太祖任宰相的时候,推荐一个人做官,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赵普又推荐,太祖仍不同意,第三天,赵普再推荐,太祖发怒了,撕毁了奏章,扔在地上,赵普也不惧怕,跪在地上,将撕碎的奏章捡起来,拿回去粘好,又给太祖推荐,太祖见他如此执着,没有办法,同意了。
还有一次,赵普推荐一个人升官,可是,太祖很讨厌这个人,不同意,于是,赵普又坚持上奏,太祖发火了,说:“朕就是不让他升迁,你能怎么样?”
赵普从容地回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的刑赏,岂能取决于个人的喜怒。”
太祖听了,更加恼火,转身就走了,赵普一直跟在太祖后面,太祖进入了寝宫,赵普就站在寝宫门口,死等,最后,太祖还是批准了他推荐的人升官。
想起赵普当宰相时的这些经历,直躬敢言,最后担起国之大政,我应该以赵普为表率,颐养正气,大度宽容。于是,太宗再次找他要使臣名单的时候,他拿着跟上次一样的名单给太宗,太宗退了三次,让他修改,他一个也没改,交了三次。
太宗在早朝的时候怒问:“你怎么如此固执?”
吕蒙正回答说:“此人可用,其他人都不如他。臣不能效取媚之道,妄随人主之意,以致危害国事。”
说完,大臣们都吓坏了,不敢出声。退朝后,太宗对身边的人感叹:“蒙正的气量,我不如啊。”最后,太宗还是同意了吕蒙正所拟定的名单。
吕蒙正第三次任宰相的时候,是宋真宗。这时,吕蒙正已年近花甲,与赵普第三次入相时的年纪相仿,也成了前朝元老,耆年硕德的象征。
公元1005年春天,吕蒙正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此时,洛阳的牡丹开得正旺,国色争艳,吕蒙正满头白发,儿孙绕膝,大家坐在一起,举觞把酒,谈新话旧,充满恬淡的怡然与自得。
从此,在汴京,在文德殿通向垂拱殿的幽静长廊下,再也没有了赵普和吕蒙正的身影。
赵普与吕蒙正,不仅在任事与敢言上风格相似,经历也颇有巧合——历事两朝,三次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