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杭州到墨脱,只有一车书的距离

2020-07-23新闻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7月22日,大暑。在杭州祥园路38号的晓风物流,志愿者将6万册图书进行了最后的整理。

这些用尼龙绳、食品袋、时鲜果蔬包装盒捆扎的书,来浙江各地读者的捐赠。现在,它们被码得整整齐齐。

一个月前,央视记者何盈和杭州晓风书屋共同发起的“运一车书去墨脱”活动至此已经进入了整装待发的阶段。

如果路况允许,7月末8月初,6万册书将从杭州运往西藏墨脱的学校、乡村书屋、图书馆……】

志愿者参与图书整理分类工作

【壹】

墨脱很远,墨脱又不远

从杭州到墨脱,如果按手机地图的指示驾车前往,行程3359公里,用时45个小时。

墨脱很远。但墨脱又不远,它与杭州仅有“一车书的距离”。

央视记者何盈和杭州晓风书屋掌门人朱钰芳大概都未想到,“运一车书到墨脱”这个活动,会在一个月时间内,由两个人的筹谋,变成一个全社会参与的文化事件。同时,一车书也变成了三车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老生常谈。而从这一车车即将驶往墨脱的书车上,我们感受更深的是:书籍是沟通的桥梁。

只要有空,何盈和朱钰芳就会到参与到图书整理工作中

因为书,仅有几面之交的何盈与朱钰芳,将各自存于脑海的想法付诸实际。

她们——一位关注到墨脱地偏路远,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课本以外的图书,导致知识面难以拓宽;另一位则长期致力于全民阅读的推广,一次次地将杭州的书,运抵孩子们需要的地方。

小学生搬起书也不含糊

2013年底,墨脱通了公路。从此,一辆辆车穿越雪山,抵达曾是秘境中的墨脱县城。

既然这条318公路可以运送其他东西,那为什么不从杭州“运一车书去墨脱”?

当何盈与朱钰芳就这个想法一拍即合时,一个叫“运一车书去墨脱”的微信群也开始了它的扩容。

从6月底,每天都有大量捐书“现场”在群中发布。几百张照片,人物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几乎相同的——背景是书店,前景是书籍。

很多人把自己读过的书送到书店

一本本书,从湖州、绍兴、金华、舟山、丽水……汇集到杭州,从未分拣之前的“书山”上,可以看到这些书的来处:学校、银行、机关、文化单位、媒体、个人。

【贰】

一个个相遇,因书而起

既是桥梁,书便造就了一个个特别的相遇。

数十家杭州中小学老师为此吆喝,全省特色书店主理人倾力牵头,数不清的家庭在参与……6万册图书中的每一本,都凝聚了这个夏天很多人的汗水。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丰子恺曾孙丰睿先生的转发助力,郑振铎的孙子郑源先生寄来的赠书。

郑源先生寄来的赠书

这些相遇的背后,是浙江的全民阅读建设在发力——大量的机构和个体,都有充沛的阅读资源,这些书在阅读者用以完成自我建设之后,又承担了另外的使命:对需要它的人,无偿赠阅。

正是那些“美美与共”的期许,驱动着一双双手,捧出一摞摞书。

“运一车书去墨脱”。由此相遇的,不仅是书,不仅是人,还有插上了翅膀的情感。

浙江的孩子,为墨脱的孩子留下了一张张稚拙的字条,他们邀请远方的客人来看看浙江的青山、湖水、江河、海洋……

祝福随书到墨脱

“运一车书去墨脱”,一个“运”字,注定了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为什么不募集捐款购买图书去赠予墨脱的孩子呢?事实上,浙江的很多企业管理者,也注意到了这个活动,并表达了捐款的热情。但何盈和朱钰芳一一婉拒。

“运一车书去墨脱”是要浙江的孩子们将亲自挑选、阅读过的图书送到墨脱。在何盈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墨脱的孩子,也是在帮助浙江的孩子。

这个活动希望孩子们在拿出一本书的同时,要完成一个来自内心的发问。比如:墨脱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由此,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家还有那么多与我们不同的地区,那里的孩子们过着与我们如此不同的生活。

同样,墨脱的孩子也会因为这些书去认识世界,去了解处在中国东部沿海的浙江。

就如何盈说的那样——

我们送去的书到底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一个纽带吧,把和风细雨下的杭州和千里之外一个叫墨脱的地方连接起来的纽带。这些书也是一份念想吧。一个你每每想起都会对自己会心一笑的念想。

【叁】

一车书,不仅仅是一车书

除了纽带,还有书店人的用心。

这一个月内,全省的很多书店,都成为“运一车书去墨脱”的站点,为了参与这场“运送”,更多人走进了书店,他们可能买书,也可能不买书,但所有的人都会翻一翻才离开。

而浙江的书店人,日复一日地在这“翻一翻”中,成为打造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今,第二条进入墨脱的公路——派墨公路也即将开通。何盈曾在三集专题节目《新墨脱日记》中说,她与墨脱那些老朋友的下一次见面不会再有9年(2010-2019)那么远。

因为路的畅通,“下一次见面”提前了。

而因为书的沟通,“下一次见面”再次提前。

这个夏天,即将前往墨脱的何盈,还将把曾在杭州展出过的丰子恺作品展带到墨脱去开展。

那么对于墨脱而言,一车书也不仅仅是一车书。

因为阅读,人心无距。

浙大学生陈铭威写给墨脱孩子的寄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墨脱#杭州#何盈收藏

只要有空,何盈和朱钰芳就会到参与到图书整理工作中

因为书,仅有几面之交的何盈与朱钰芳,将各自存于脑海的想法付诸实际。

她们——一位关注到墨脱地偏路远,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课本以外的图书,导致知识面难以拓宽;另一位则长期致力于全民阅读的推广,一次次地将杭州的书,运抵孩子们需要的地方。

小学生搬起书也不含糊

2013年底,墨脱通了公路。从此,一辆辆车穿越雪山,抵达曾是秘境中的墨脱县城。

既然这条318公路可以运送其他东西,那为什么不从杭州“运一车书去墨脱”?

当何盈与朱钰芳就这个想法一拍即合时,一个叫“运一车书去墨脱”的微信群也开始了它的扩容。

从6月底,每天都有大量捐书“现场”在群中发布。几百张照片,人物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几乎相同的——背景是书店,前景是书籍。

很多人把自己读过的书送到书店

一本本书,从湖州、绍兴、金华、舟山、丽水……汇集到杭州,从未分拣之前的“书山”上,可以看到这些书的来处:学校、银行、机关、文化单位、媒体、个人。

【贰】

一个个相遇,因书而起

既是桥梁,书便造就了一个个特别的相遇。

数十家杭州中小学老师为此吆喝,全省特色书店主理人倾力牵头,数不清的家庭在参与……6万册图书中的每一本,都凝聚了这个夏天很多人的汗水。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丰子恺曾孙丰睿先生的转发助力,郑振铎的孙子郑源先生寄来的赠书。

郑源先生寄来的赠书

这些相遇的背后,是浙江的全民阅读建设在发力——大量的机构和个体,都有充沛的阅读资源,这些书在阅读者用以完成自我建设之后,又承担了另外的使命:对需要它的人,无偿赠阅。

正是那些“美美与共”的期许,驱动着一双双手,捧出一摞摞书。

“运一车书去墨脱”。由此相遇的,不仅是书,不仅是人,还有插上了翅膀的情感。

浙江的孩子,为墨脱的孩子留下了一张张稚拙的字条,他们邀请远方的客人来看看浙江的青山、湖水、江河、海洋……

祝福随书到墨脱

那么对于墨脱而言,一车书也不仅仅是一车书。

因为阅读,人心无距。

浙大学生陈铭威写给墨脱孩子的寄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