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立冬,就意味着步入了冬季。冬季养生讲究“收藏”,冬季万物闭藏安静。闭者,敛也,阴气内收阳不外散;藏者,聚也,阳气内收阴气外敛,正是潜龙勿用之象,养精蓄锐之时。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这时人体中的“气”同样会在寒冬时节以藏为主。因此,严冬到来前,补好体内的“气”,对冬季养生很重要。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在体内推动运行,能够让脏腑各司其职,维系生命。肾气藏精、肝气疏泄、脾气升清、心气运血、肺气宣降,如果某一个脏腑之气虚弱,其功能也会相应变弱。冬季养生要补好体内的气。
练习吐纳补肾气
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肾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如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各种病症,对健康极为不利。
日常补肾气可以练习呼吸吐纳、按摩肾俞穴等。练习呼吸吐纳,这是中国气功补肾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在太极拳里面,也有相应的心法。呼,将体内的浊气呼到底,废气排出,而吸,将清气吸到底,这样可以濡养肾脏、补充肾气;通过按摩肾俞(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左右旁开各两指的位置,如图,一般称做腰眼)可以双手放在腰眼的位置,上下揉搓,每次30个,连做2-3组,以肾俞和上下的位置发热为好。
小米山药粥补脾气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
小米又名粟,古代称禾,去壳后为小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有清热解渴、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胃安眠等功效。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除了常喝小米山药粥,日常还可每日按摩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
小米山药粥的做法
材料:山药40克,小米50克。
做法:
1、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待用。
2、将山药、小米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用大火先煮沸,转小火煮约约半个小时,至粥稠软烂即可。
艾灸肺俞补肺气
肺为生气之主。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结合起来,生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行血气,下蓄丹田资元气。若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肺俞穴是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穴位,临床上常用于改善肺脏功能。取穴时,低头,颈部突出的椎骨向下数第三个椎骨突起处,下缘旁开两横指便是肺俞穴。(如图)刺激肺俞穴可通过点按法、揉按法、敲击法、拔罐、艾灸、刮痧等。(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转载自糖尿病天地,作者duyi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