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身体强壮的人会突然确诊癌症?体弱的反而不会?原因很简单

2020-12-14新闻5

钱先生突然被确诊癌症了,这个消息震惊他及其家人。因为钱先生平时身体一直好好的,几年都不见生一次病的人,怎么会突然得了癌症呢?

其实,现实中也有不少患者像钱先生一样,身体强壮的他们被确诊癌症;而一些看着体弱多病的年反而长寿,这是怎么回事呢?

01、为什么强壮的人会突然查出癌症?

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可概括为致癌因素和抑癌因素两方面。所以,免疫功能作为“我”的一部分(其他还有基因异常、解剖异常等),并不是癌症发生的唯一因素,其它因素也值得关注。

表面身体好,但免疫系统不好

很多人对身体好的理解就是:能吃、能睡、有精神等。但这些好的表现,只要肠胃功能好、心情好、人体没疾病就可以实现,和免疫功能关系不是特别大,所以,身体好不代表免疫功能就好。

而那些不生病或很少生病的人,也可能是“病”的隐匿性比较强,尤其是癌症。例如持续HPV感染者,可能十几年后才被查出来宫颈癌,但这期间患者没有感知、发现到身体任何异常,而被查出来之前,一直被当做“身体好”的人群。

再加上不是所有的癌都有癌前疾病(例如结节,息肉等这些癌前病变),所以就容易出现“身体好怎么可能突然得癌”这种误解。

基因突变诱发癌症

当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失控地恶性生长分化时,这说明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诱发癌症。

肿瘤家族遗传性

如果一个家族里,有2个以上的直系亲属先后被查出癌症,就可以判断有致癌基因存在,该家族的人群患癌风险也比一般人高。

所以,对于个体来说,强壮的人不是一定不会得癌,得癌的人也不一定是身体差的人。癌症的发生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如果想要预防癌症的发生,最好的办法还是尽可能去避免一些癌症的高危因素,而不是死纠结于身体的好坏。

02、人们的4大行为,会助力癌细胞生长

其实,癌症患者会确诊癌症,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给予癌症机会靠近自己。世卫组织就明确指出,某些食物和行为会助力癌症生长。

抽烟

烟草当中含有上百种有毒化学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大概有60多种和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后,伤害最大的就是肺,因此它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吸烟所产生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会破坏肺部细胞,引起DNA突变,导致健康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癌细胞便会悄无声息的躲避免疫系统的监控,慢慢壮大“团队”伺机而动!有调查发现:长时间大量吸烟的人得癌症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

喝酒

酒精虽不会直接致癌,但是会促进致癌物的吸收,大量喝酒后,饮酒者的体内会蓄积大量乙醛,对身体多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肝脏,长时间大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因此大部分嗜酒的人会经历“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这4步癌变阶段,有些患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同时发生。

熬夜

长期熬夜会引起生物钟紊乱,就很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使得人体免疫细胞的比例也发生不同的改变,导致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下降,最终便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饮食不规律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中青年,饮食极其不规律,经常饿一顿饱一顿,而且吃得不健康和不营养,有时候就随便吃点烧烤、泡面、麻辣烫等食物应付一下,再加上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而这些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因,时间久了,得癌的几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癌症的发生,除了一些遗传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外,很多时候也归咎于我们自己“作”的,因此,小艾劝大家尽快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好癌症的预防工作,以免悲剧发生。

03、预防癌症,从3个方面做起!

癌症其实离我们很近,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预防癌症。虽然我们从细胞生物特性方面很难去阻止癌症的侵袭,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的行为去预防,不做癌症的“帮凶”。

首先,要在饮食上多下点功夫,注意饮食搭配合理,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烤、腌制、烟熏、油炸、高脂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食物(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这些食物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同时还有暴饮暴食、吃饭过快、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等饮食习惯,也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要注意避免。

其次,多运动,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也可以避免肥胖,肥胖和很多癌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可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而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最后,学会自检和定期体检,学习了解一些高发癌症的相关知识,因为很多肿瘤隐蔽性比较高,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如长期抽烟的人,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长期酗酒,有乙肝丙肝等慢性病史,重度脂肪肝,肝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等。

总而言之,癌症的发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家如果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癌症的诱发因素,相信可以尽可能的远离癌症。

同时,不要自以为身体素质好而不进行定期检查,导致错失发现癌症早期的时机,拖延病情。尤其是癌症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参考资料:

[1]《为什么“身体好”的人也会得癌症?》.医学界肿瘤频道.2018-08-24

[2]《肿瘤增长速度增加200%!熬夜和昼夜节律的破坏,危害比我们想》.39健康网.2020-10-29

[3]《「荐读」来自癌细胞的自白:是你们的这些行为创造了我》.人民日报.2019-11-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癌细胞#吸烟#细胞收藏

再加上不是所有的癌都有癌前疾病(例如结节,息肉等这些癌前病变),所以就容易出现“身体好怎么可能突然得癌”这种误解。

基因突变诱发癌症

当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失控地恶性生长分化时,这说明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诱发癌症。

肿瘤家族遗传性

如果一个家族里,有2个以上的直系亲属先后被查出癌症,就可以判断有致癌基因存在,该家族的人群患癌风险也比一般人高。

所以,对于个体来说,强壮的人不是一定不会得癌,得癌的人也不一定是身体差的人。癌症的发生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如果想要预防癌症的发生,最好的办法还是尽可能去避免一些癌症的高危因素,而不是死纠结于身体的好坏。

02、人们的4大行为,会助力癌细胞生长

其实,癌症患者会确诊癌症,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给予癌症机会靠近自己。世卫组织就明确指出,某些食物和行为会助力癌症生长。

抽烟

烟草当中含有上百种有毒化学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大概有60多种和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后,伤害最大的就是肺,因此它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吸烟所产生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会破坏肺部细胞,引起DNA突变,导致健康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癌细胞便会悄无声息的躲避免疫系统的监控,慢慢壮大“团队”伺机而动!有调查发现:长时间大量吸烟的人得癌症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

喝酒

酒精虽不会直接致癌,但是会促进致癌物的吸收,大量喝酒后,饮酒者的体内会蓄积大量乙醛,对身体多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肝脏,长时间大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因此大部分嗜酒的人会经历“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这4步癌变阶段,有些患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同时发生。

熬夜

长期熬夜会引起生物钟紊乱,就很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使得人体免疫细胞的比例也发生不同的改变,导致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下降,最终便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饮食不规律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中青年,饮食极其不规律,经常饿一顿饱一顿,而且吃得不健康和不营养,有时候就随便吃点烧烤、泡面、麻辣烫等食物应付一下,再加上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而这些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因,时间久了,得癌的几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癌症的发生,除了一些遗传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外,很多时候也归咎于我们自己“作”的,因此,小艾劝大家尽快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好癌症的预防工作,以免悲剧发生。

03、预防癌症,从3个方面做起!

癌症其实离我们很近,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预防癌症。虽然我们从细胞生物特性方面很难去阻止癌症的侵袭,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的行为去预防,不做癌症的“帮凶”。

首先,要在饮食上多下点功夫,注意饮食搭配合理,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烤、腌制、烟熏、油炸、高脂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食物(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这些食物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同时还有暴饮暴食、吃饭过快、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等饮食习惯,也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要注意避免。

其次,多运动,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也可以避免肥胖,肥胖和很多癌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可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而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最后,学会自检和定期体检,学习了解一些高发癌症的相关知识,因为很多肿瘤隐蔽性比较高,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如长期抽烟的人,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长期酗酒,有乙肝丙肝等慢性病史,重度脂肪肝,肝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等。

总而言之,癌症的发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家如果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癌症的诱发因素,相信可以尽可能的远离癌症。

同时,不要自以为身体素质好而不进行定期检查,导致错失发现癌症早期的时机,拖延病情。尤其是癌症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参考资料:

[1]《为什么“身体好”的人也会得癌症?》.医学界肿瘤频道.2018-08-24

[2]《肿瘤增长速度增加200%!熬夜和昼夜节律的破坏,危害比我们想》.39健康网.2020-10-29

[3]《「荐读」来自癌细胞的自白:是你们的这些行为创造了我》.人民日报.2019-11-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癌症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