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权威访谈丨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谈如何改变临沧 发展临沧

2020-12-14新闻13

化危为机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

云南台记者对杨浩东进行专访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杨书记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云南广播电视台的采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临沧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重点突破?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

现在整个临沧的疫情防控是平稳的,那么现在我们在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那么疫情防控以后,同时进来了一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这里面我们比较突出的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对重大项目实行了市级领导挂帅的办法。我们的说法叫“授全权负全责”,所谓“授权全负全责”的意思就是,涉及这个项目推进的所有问题,包括手续、报批、推进、资金拨付情况,你就这个事情,领导干部你全部负责。那么这一块取得的速度非常快,我们光是29个重大项目,从一月份到现在为止,我们总的投资超过了390个亿,所以今年以来,到三季度为止,我们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排在全省第一位。

疫情防控也可能是临沧的一个机遇,我们提出了临沧要抓住七个方面的机遇,开始准备我们的项目。但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央很快出台了一个发行专债的政策。最后我们进了国家财政部等待发行的专债项目,我们是有186个,我们可以获得的专债总的是600多个亿,如果是全部审批下来。这些专债的投入,把我们基础设施在建项目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解决了。

所以临沧今年的情况非常好,我们今年整个经济发展情况非常好。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实现三句话,第一句话叫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第二句话叫力争走在前列,所谓力争走在前列,就争取我们经济增速前三;第三句话就是我们在今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实现临沧的第一次跨越。

临沧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出列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临沧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出列。那么想请您介绍一下,在脱贫攻坚当中,临沧市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我们八个县区都是贫困县区,我们的任务非常繁重。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之下,我们的成效是非常明显。

第一个是我们的云县,云县是云南第一批脱贫的第一个县;云县出列以后,我们的第二批脱贫有六个县区,就是前年,前年是六个县区就一次性干出去了。这个里面很了不起的是沧源,沧源县本来是安排去年脱贫的,结果它提前一年;那么我们的永德是去年脱贫的,考核是今年通过的。我们永德的考核最后实现了三个零,叫零漏评、零错退、零举证。我们的脱贫攻坚的综合考核,我们都到了全省第一。

通过脱贫攻坚,临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现在到我们群众的身边去,你看到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脸上真是洋溢着笑容。我们干部的整个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看到了脱贫攻坚当中,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心血。 我们在脱贫攻坚里面,牺牲了17名干部。对这17名牺牲的干部,我们市委做了一条规定,叫小孩管到18岁,老人管到过世,后来省里面也出了这方面的规定。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我的说法叫拥抱得最紧的一次。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这种氛围,已经在脱贫攻坚里面形成。

"三套系统、五种形态"建设沿边小康村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临沧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沿边小康村的建设,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

我们临沧边境大概是290多公里的边境线,我们沿着边境线有44个行政村。后来我们沿边小康村建设,实际上是我们简单称之为"三套系统、五种形态"。

什么叫"三套系统"?第一个,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花了20多个亿,把沿边的44个行政村的路贯通了,当然它不仅是沿着边境的44个行政村,我们是整合了很多公路,比如有的是通村公路,有的是扶贫路,有的是沿边巡逻道。

我们总的这个路网系统,沿边的路网系统搞了573公里,就把整个44个行政村和所有居民小组的路,就这个路网基础,这个我们叫第一套系统,就是路网系统;第二套系统就是村庄系统。我们把这个村庄进来的道路修了以后,抵边沿边,因为我们的村民抵边居住、沿边居住、保卫边疆,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搞了一个系统,叫村庄系统,要把沿边的村子率先搞成小康村;第三个,我们想这个沿边小康村,它总得有个什么东西来管,所以我们搞了一套组织系统,就党的组织系统,就把沿边的从行政村到小组的这个组织系统,就把它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三套系统”。

我们的沿边小康村就是这样干出来的,现在这些村子发生的变化非常巨大。现在这个沿边的这个小康村,基本都超过我们内地原来很好的村。这是一条沿边小康村的路线,573公里的这条路,首先它是一条扶贫路、小康路,同时它是一条边境巡逻路、国家安全路。同时,它又是一条旅游线路。因为你在开着车子,可能就是这个路的下面,也可能就是隔了十多米,那边就是缅甸,它就是整个沿边路,这就是我们沿边小康村的情况。

"十三五”期间 “飞燕型”综合交通网逐渐形成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一直是制约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现在这个瓶颈也在被逐一地打破,那么临沧市的综合交通网的建设情况是怎样的?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应该说临沧是个好地方,非常非常好的地方。但是临沧前几年的发展速度所以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的问题没有解决。作为一个市来讲,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是很不可思议的。那么这几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阮成发同志提出的,能通全通工程,所以我们就下定决心,干临沧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当时规划临沧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叫“飞燕型”的综合交通结构,怎么叫“飞燕型”呢,就是我们想努力实现,两条高速公路进临沧,两条铁路进临沧,形成燕子的尾巴;以后一条高速从临沧临翔区通往清水河口岸,再往缅甸去,形成燕子的身子;建一条沿边的铁路,把我们的三个口岸,就是孟定清水河、沧源永和和镇康南伞,三个口岸把它连起来;同时再建一条,当时我们还不敢提高速公路,叫沿边高等级公路,把三个口岸连起来,形成燕子的翅膀;以后其他几个区县,没有在这个框架上的,以搭建的方式,到这个主干道上,形成县县通高。

那今年年底,我们有一个重大消息,现在正在抓紧工作,我们可能有几千工人,将近上万人在大临铁路上工作。临沧的历史上,佤山边疆第一次将开进动车。我们也将在今年的十二月底,把昆明、玉溪到临沧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们的境内的很多高速公路,现在正在抓紧推进。我们现在在建的高速公路有十一条段,这极大地改变了临沧的情况,也为临沧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极大的机遇。

所以,我们现在下定决心在做一件事,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我说临沧很简单,它不像丽江那样,有玉龙雪山和古城,也不像大理有三塔寺、苍山、洱海,这种不得不看的,绝世的景点。但是临沧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叫处处是景,山好、水好、海拔好、空气好、气候好,你到临沧你觉得很舒服,那这恰恰不是观光型旅游,而是休闲健康旅游。就是阮成发同志说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其中的一张牌。如果我们下定决心,干临沧的乡村旅游,我们想把乡村旅游,干为云南的一个品牌。就是到云南旅游,你要看乡村,到临沧来,你要休息,你要度假,你要搞你的健康生活,到临沧来。我们按这个方向来准备,所以我们的这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临沧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基础和支撑。

“藤滋养瓜” 大干工业化 延长产业链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您说交通基础设施,相当于一个藤,城市和产业相当于这个藤上的瓜。那么我们现在这个“飞燕型”的综合交通网,正在逐渐地形成。形成之后,我们藤上的这个瓜,也就是城市和产业,究竟要怎么弄?怎么发展?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我们认为高速公路也好,铁路也好,它相当于一个藤,那么藤本来的使命,应该是滋养瓜,把瓜养大的,这个瓜就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村庄。那怎么养大呢,是通过产业把它养大的。但是假设我们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如果不注意我们的城镇建设,不注意我们的产业建设的时候,这个高速公路和铁路,可能会变成不养瓜了。 我说铁路是个“双刃剑”,我说现在铁路的运量非常大,比汽车大很多倍,十多倍,那么假设我们的加工能力跟不上,那假设大理的加工能力跟上,那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我大量的农产品,不经加工,快速、低成本、大量就运到大理,那这就是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

所以我们下决心干我们的工业化。那我们的工业化干什么,就按“三张牌”的其中一张牌——绿色食品。临沧是绿色食品最好的地方。我们的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已经是世界第一,世界上的整个澳洲坚果种植面积360万亩,临沧当时就将近200万亩。那么我们当时想抓坚果产业,第一次研究这个果子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条还是加大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当时他们提出来的目标是,到今年底达到400万亩。后来我们市委研究以后认为,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再也不能干这个事,绝对不准扩大种植面积。

我们要搞十件事,就叫“澳洲坚果十条”,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澳洲坚果实验室,搞一套坚果体系,召开一次澳洲坚果世界大会,并且把大会的秘书处落户在临沧,永久落户在临沧。所以世界上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最大在临沧,它的秘书处在临沧,换句话说,临沧对世界澳洲坚果的价格、市场和种植,具有话语权。我们还引进一批企业,专门搞坚果加工。我们搞了坚果十条,就下定决心占领坚果市场的最高端。

我们下定决心做甘蔗,一棵甘蔗叫吃干榨尽,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落地的有16个项目。我第一次到临沧的时候,我没有糖了,我叫他们买糖,他们就给我买了一袋小白糖,我说为什么没有临沧的,你们帮我去买临沧的,找遍整个临沧市场,没有找到一袋临沧包装的小包装白糖。那这白糖怎么来呢,相当于我们的白糖,五十公斤的出去,别人变了小包装,卖回来给我们。当年大概一吨糖是六千块钱左右,五千到六千块钱左右,小包装白糖,所有的我把它变成小包装以后,卖出去了以后,它的价格是一万二左右。

现在我们开始做纸,我们开始做酒精,把废涝液的最后一道工序,做成黄腐酸钾,就是有机肥。我们现在做的这些项目,我们现在做到了什么呢,综合利用做到了全国第一。

这里面过程非常艰难,我们有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缺乏人才,我们缺乏专家,我们只能不停地往外想办法。我们还有一个长项就是,你比如说我们的农产品,还有一个就是从缅甸进口农产品。如果我们把加工能够下决心做在临沧,把一个全产业链做长,那我们就有可能解决,用我们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把我们的瓜养大的问题。

以“临沧作风”落实“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那么取得这么多的成绩,我想一定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想请您总结一下,临沧市干部群众的精神特质,有哪些特点?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杨浩东:

我们开展了一个活动,叫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就是通过我们的各级党组织,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平台、枢纽、传动者;我们的每一个领导干部,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推动者、实践者;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载体,体现党的光辉。

那么这个工作做的时候,同时做一个工作,就是边疆人民心向党,这个里面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个内容就是继承、发扬、扩大,我们临沧历史上,我们的边疆群众爱党爱国,这样一个光荣传统。

第二个就是,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根据临沧的实际,提出了一个“临沧作风”,这个大家现在都比较认可。第一句话叫“头顶理想”。因为临沧还很穷,临沧还很落后,如果我们没有这个理想的话,我们可能就会顺其自然,就会心安理得。所以我们必须确定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改变临沧、发展临沧,让临沧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 第二句话叫“脚踩泥巴”。就是我们得跟我们的群众在一起,我们得深入了解群众的情况,了解我们实际的情况,我们的干部要到田间,到地头,到工厂,到项目,去推动这些工作;

第三个我们叫“心中有民”,就是我们在边疆工作的时候,我们心中要装着老百姓;第四句话,我们叫做“手上有招”。就是我有为民的心,我有理想,我到项目上去,我去吃苦,但是没有本事还不行,你得要有点招。我们的干部在解决困难、克服困难、突破局面,拿出办法的时候,要想出办法来。临沧的干部是苦干实干多,创新干少,所以我们把创新干提到前面,还有我们要团结干,不扯皮。我们以这样的状态,我们将在“十四五”期间,再把它加快,我们就不相信干不出一个漂亮的临沧。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冯伟:

再次感谢杨书记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祝愿临沧的未来,发展得越来越美好!

来源:云视新闻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丽青

审核:祝小涵

#新冠肺炎_社会#扶贫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