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孔明真厉害吗?有比他厉害的,只是不愿出头而已

2020-12-14新闻6

诸葛孔明真逆天?这2位比他更厉害,因为一个原因名声不显

诸葛亮的大名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经成为半神一样的人物存在,笔者在这里要发问,一个西南边陲的小国丞相,如何能够有如此大的名气?细想一下,无非是《三国演义》的渲染,和古代忠君思想的作祟。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算无遗策,多智近妖,不仅能够呼风唤雨,还能够排兵布阵,掐指一算万事也逃不出诸葛亮的算计,让然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描述过于渲染,为了阅读的需要,作者肯定要如此去书写。

真实的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是一位难得人才,但是并不是那个时代不能够超越的存在,同时代还是有很多的人物能够何他相提并论,并且三国时期的战争只不过是局部战争,并且三国也只不过是三个小国家罢了,要说期间所产生的能人笔者以为并不能和大一统国家开国之臣相比。

如果非得把诸葛亮提升到凌驾于大一统国家开国之时的丞相一样的地位,笔者认为是不可以的,如果诸葛亮真的有那样的才能,为什么没有辅佐刘备统一天下呢?甚至只是辅佐刘备有了西南边陲一隅之地呢?事实证明诸葛亮的才能不错,但是不属于顶尖。

就不说大一统王朝的开国谋士,咱们就来对比一下同样是乱世之中的人物,就有人比诸葛亮更厉害,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只不过占有一州半的地盘,而这两位确实确确实实的辅佐自己的君主统一整个北方,如果不是寿命有限,也许就可以帮助自己的君主统一天下,但是这两位有才能的人都因为一件事名声不显。

1、功盖诸葛第一人,辅佐苻坚统一北方

苻坚是东晋十六国前秦的皇帝,在苻坚即位的时候,前秦也是一个小国家,并且内忧外患非常混乱,并且苻坚是篡位,来位不正,所以苻坚即位之初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再次被别人篡位,或者被周边国家吞并。

苻坚能够顺利篡位和一个人的关系很大,这个人就叫王猛,王猛是个气人,王猛在出山之前,王猛有才天下人皆知,包括北伐的恒温和王猛聊过都赞叹王猛的才能,想要收入麾下,但是王猛的老师不同意,认为王猛还不到出山之时。

于是王猛就一直在等待自己的明主,一直等到苻坚的出现,在苻坚准备篡位之时,问计于手下心腹吕婆楼,吕婆楼力挺王猛,请来王猛之后,苻坚和王猛一见如故,谈及国家废立大事,句句投机,就和当时诸葛亮遇刘备一样。

之后王猛就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最终苻坚篡位成功,即位后以王猛为中书侍郎,掌管国家机密。苻坚对于王猛付出完全的信任,王猛也对苻坚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仅仅在一年之间王猛的职位就被提升五次。

王猛一个汉人,在氐人所建立的朝廷中身居高位,必然会受到氐人贵族的不满,但是这一切的反对声音都被苻坚压下,因为苻坚的完全信任,所以前秦一切军国大事都从听从王猛的建议,在王猛的治理之下,前期国力越来越强,逐渐拉开了和周边国家的距离。

现在世人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可能会有所诟病,但是王猛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实力彪悍,王猛不但坐镇中枢治理国家,还亲自带兵为前秦出生入死,先是通过军事手段,前秦建元二年降服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两大部族,同年王猛有率兵进攻东晋荆州北部,并且获得胜利。

同年十月又平定苻柳的叛乱,扫清前秦通往中原的道路,为三年后前秦灭前燕提供了基础。建元五年,东晋恒温北伐前燕,在王猛的建议下,先是和前燕联军击退恒温大军,事后因为前燕不履行约定王猛率领大军攻占前燕洛阳。

前秦建元五年,王猛亲率大军东征前燕,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消灭前燕,让前秦完成对于北方的统一。之后王猛入朝为宰相,掉头收拾掉西北等地的割据势力,然后枪头对准巴蜀,到王猛去世之前,前秦基本完成对北方的统一。

也可以说没有王猛就不会有前秦的辉煌,前秦能够一统北方完全是王猛一手缔造而出,当时苻坚所在的氐人只不过是五胡乱华之中弱小的一只,力量远远要弱于鲜卑族,通过王猛的手段,让弱小的氐人降服强大的鲜卑完成北方统一,其才能和功绩远胜诸葛孔明。

2、石勒的首席谋士,帮助后赵建国并统一北方

石勒是后赵的建立者,是羯族人,后赵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唯一的羯族人建立的政权,羯族本是匈奴人的奴隶部族,而石勒也是奴隶出身。石勒从一介奴隶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也算是一位传奇人物,古代皇帝中算是比较厉害。

石勒的成功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在其完成创业的期间身边总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帮助来实现,就对比汉高祖之张良,而石勒找到的是张宾。张宾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是中山太守,从小好学,年纪轻轻就胸怀大志,经常自比张良,认为不逊色于他。

永嘉之乱后,中原重新陷入大乱。当时的石勒是匈奴汉国主刘渊的手下,并不起眼,但是当时的张宾慧眼识英雄,认为石勒不凡,并且主动投奔到石勒麾下为其效力,一开始石勒对于这位主动投靠的谋士并不是很看好。

永嘉四年,石勒进军江、汉并打算长期驻守,张宾不同意,但是石勒没有听取张宾的意见,结果石勒军中缺粮,被王导所率领的东晋军队打的大败,自此之后石勒对张宾的计策言听计从。

当时石勒在扩张势力,在扩张势力的时候受到了同样是汉赵国的另一位大将王弥的挑战,当时的王弥兵强马壮,和石勒一样都是野心勃勃之人,如果石勒想扩张必然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而王弥同样是一样,于是在张宾的谋划下,石勒决定除掉王弥。

终于等到一个机会,王弥率兵和东晋大将刘瑞相持不下,王弥像石勒求援,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发兵帮助王弥击败了晋军,因为石勒的帮助,王弥就对石勒放弃了戒心,后来石勒请王弥赴宴,王弥也欣然前往,在酒席上被石勒所杀。

永嘉六年石勒率兵进攻建康,当时建康是东晋的国都,但是被东晋大军抵御不能寸进,并且当时天降大雨连绵几月不断,石勒军队因为饥饿和瘟疫死伤惨重,在这紧急时刻大多数将领都主张投降东晋换取生机,在那个乱世有奶就是娘也是应该。

但是张宾反对,张宾提醒石勒他是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即使投降东晋也没有好下场,其次又指出石勒的中心应该放在北方,重点经营邺城,而不是南方和东晋干耗,为石勒之后的谋划提供了战略方向。自此石勒从游击队像正规军转化。

随着石勒在河北的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另一个强敌王浚,王浚当时位居幽州刺史,王浚派段氏鲜卑军团五万人进攻石勒根据地襄国,在张宾的谋划下,石勒取得了对段氏鲜卑的胜利,并且还主张与段氏结盟,瓦解王浚的实力,之后在张宾的谋划下石勒消灭王浚。

太兴二年,张宾和石虎见时机已经成熟,一起请石勒称帝,张宾被任命为大执法,并且从来不称呼张宾姓名,都成为其为右侯,三年后张宾去世,在张宾下葬时,石勒流着泪对左右说:“这是老天爷不让我的大事成功吗?为什么要让右侯这么快离开我啊?”

总结:王猛、张宾和诸葛亮的共同特点都是生出于乱世之中,从王猛和张宾两人辅佐的君主都统一北方的能力来看,笔者认为要强于诸葛亮。王猛和张宾这两位猛人之所以没有诸葛亮的名气大,除了《三国演义》的原因,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王猛和张宾都是侍奉异族人,但是不管如何限制这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都已经融入了华夏的大家庭之中,王猛和张宾这样的猛人,也应该让大家记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