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破“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老套路,嘉定这么做

2020-12-14新闻10

12月11日下午,上海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专题工作坊暨嘉定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启动仪式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行。

日前,嘉定入选本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验区。以1所市种子实验校和5所市项目实验校为核心,广泛发动各中小学参与项目化学习实践,与现有的“小学学习品质提升三年计划”和“初中强校工程”等项目相结合,嘉定构建形成项目化学习实践共同体。

启动仪式以同济附小“智造小农家”丰收日活动为主题,围绕“如何通过‘智造’让农民的劳动成果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一核心问题,各个年级、班级自主选择主题:一年级“瓜果飘香”、二年级“蔬菜满园”、三年级“非泥莫属”……

同时各班级设计相应的驱动性问题:如何利用玉米的外衣和穗轴做一个能布置教室环境的装饰物?发了芽的土豆可以用来做什么……孩子们充分开动脑筋,展示着自己的“智造”成果。

“我们用土豆做了电池,真是太好玩了。”三年级二班的徐乐阳小朋友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做的土豆电池。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项目化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灌输模式,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提出驱动性问题,从而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济附小课程负责人黄诗韵解释,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而项目化学习更关注学生真实情景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同济附小入选上海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实验校,嘉定还有5所学校入选上海市第一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验校,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化学习让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 同济附中校长邵学文表示,学生自主探究行为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适时提出合适的驱动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

例如在“《一米菜园》”课程中,学校让学生通过建设和维护生境花园掌握更多知识。“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我校联合同济大学景观学院和设计学院,为学校设计了生境花园。”邵学文介绍,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学生学习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生境花园的多种生境模式为老师提供了跨学科的教学素材。

此外,课程还根据学段特点,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子项目,“《一米菜园》”项目化学习面向六、七、八三个年级开展:六年级以菜园种植为基础,在种植过程中,探索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以研学实践为基础,在真实情境下提出问题,形成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八年级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解决生物与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走到校外去自主开展问卷调查、植物标本搜集等。通过问题定义、用户调研、方案构思、蓝图设计、项目路演5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邵学文说。

嘉定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会根据各校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会、展示会,分享项目化学习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案例,借助“嘉学院”“嘉学习”“嘉研修”等智能研训平台,建立起一套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项目研究机制。

撰稿:卜玉

编辑:唐敏、倪丹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