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闽越国的兴亡历史

2020-12-13新闻17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含福建省及广东潮汕、梅州等。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后裔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被楚国所灭。失去家园的越王族之余部从海上退至福建(即闽越)和浙江南部(即东瓯) ,与当地的百越民共建闽越国(公元前334年-公元前110年)。越族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善冶炼,还有“断发文身”的习俗。

“闽”后来演变成福建省的简称。而两千多年前,福建毒蛇很多。人们把蛇当作是部落的图腾。蛇在古语中又被称为长虫,就以虫为义,把福建地区称为闽。因为越人的到来,福建才有了“闽”这个称号。

尤其是(前202——前110年)之间,闽越国力达到鼎盛。但后期东越王余善与西汉朝廷发生摩擦,导致汉武帝派强兵攻打,闽越国最终走向灭亡。

越国历代君主:越侯无壬、越侯无译、越侯夫谭、越王允常、越王勾践、越王鹿郢、越王不寿、越王朱勾、越王翳、越王诸咎、越王错枝、越王之侯、越王无颛(南迁福建)、越王无疆、越王玉、越王尊、越王亲、闽越王无诸(刘邦封)、闽越王甲、闽越王郢(弟东越王余善)、闽越王丑、闽越王居股。

一、开闽始祖:闽越王无诸

越国解体后,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姓驺氏)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

闽越都城东冶(福州新店)

公元前221年,秦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当时,秦王朝认为闽中远离中原,山高路险,而且越人强悍,难于统治。因此,闽中郡虽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只是废去闽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长"的名号让无诸继续统治该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举行反秦起义,各地反秦武装纷起响应。无诸因“秦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即荤食)”,便率众归刘邦手下的鄱阳令吴芮,“从诸侯灭秦”。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的队伍成为反秦两支主力军。无诸率闽中甲兵随刘邦战蓝田,攻析、郦(今河南地),入武关(陕西),以勇敢善战著称。秦子婴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克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随之项羽入关,杀子婴,焚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在分封诸王侯时,项羽以“楚、越有旧隙”,不封无诸为王。同年,楚、汉战争爆发,无诸率闽中甲兵辅助刘邦,攻击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做出贡献。汉高祖五年二月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封管闽中故地。

无诸被刘邦正式册封为闽越王,后仿效中原,于今福州的新店建都号“冶城”,在欧冶池造兵器,这是福州建城的开始。

欧冶池

由于他创建冶城,开辟闽疆,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著人物,后人尊奉他为“开闽始祖”。

汉派使者前来册封。无诸为迎接朝廷册封使者,在福州南台江边的惠泽山建台(越王台),作为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所。

后人为纪念无诸,在越王台旁建有闽越王庙祭祀无诸,俗称“大庙”,故惠泽山又叫大庙山,成为闽越国的最重要遗迹之一。大庙(无诸庙)历经唐大中、宋元禧、明隆庆、清道光年间重修或修建,民国11年(1922年)因失火被烧毁,后重新修葺,1938年被日军摧毁,解放后还留有遗迹。山上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笔迹:“全闽第一江山”。

无诸与汉王朝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发展生产,其冶铁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成为东南最强的异姓诸侯国。当时冶城东南的于山是闽越族的聚居地,无诸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望海,大宴宾客,所以于山又称作九日山。

据《榕城考古录》记载,无诸死后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俗呼王墓山。另据民国《闽侯县志》记载,无诸墓在南台嘉崇里(即大庙山)闽越祖庙后的山丘。

二、闽越王郢图谋霸业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田蚡所谓“弃弗属”和顾炎武《日知录》记载顾氏所谓“越未尝亡”,都说明了秦只是名义上设立闽中郡,西汉也只是封闽越为异姓诸侯国,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统治到位。这就为其后的闽越王中兴越国带来幻想,也给闽越招致国亡民迁埋下隐患。

据《史记·东越传》记载:“闽越王无诸...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无诸辅助项羽灭秦有功而未封王,便倒向刘邦辅助汉灭楚有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又封越人南武侯织为南海王。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以高祖时"闽君摇功多",再封摇为东海王。秦代闽中郡被一分为三。

郢,姓驺氏,开闽始祖无诸孙,闽越王继承人,余善是郢的弟弟。汉武帝即位时,闽越国发展数十年,国势日盛,拥有"甲卒不下数千、万"。闽越王郢野心勃勃,力图恢复越王勾践时代的霸业。闽越王郢北攻东瓯,南击南越。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海王向汉廷告急,汉武帝命中大夫严助发会稽兵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军已解围去。汉廷应东海王之请,迁四万余民于江淮之间,东瓯土地遂为闽越所有。

三、汉武帝封余善为东越王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二十六日,窦太皇太后崩,前135年六月初三,丞相许昌被免职,武安侯田蚡任丞相。田骄横奢侈,引起汉武帝的不满。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发兵攻打南越国,南越王遵守汉武帝的约定,不敢擅自发兵并向汉武帝上书告急,淮南王刘安上书劝阻用武。

汉武帝最后还是决定派兵讨伐闽越。因此,武帝很赞赏南越王的忠义,调集大批军队去援救南越,派大行王恢率军从豫章郡(南昌)出发,派大农令韩安国率军从会稽郡(苏州)出发,合力进攻闽越。闽越王郢分兵在仙霞岭一带拒守。

在汉军压境的形势下,原来与闽越王郢共谋击南越的余善乘机发动政变,鼓动闽越国权贵们:王(指郢)事先不请示汉天子,擅自发兵击南越,因此天子前来讨伐。汉兵众多,力量强大,闽越国即使一时侥幸取胜,汉兵还会源源而来,不到灭国不止。现在只有杀王,向天子谢罪,才能保存自己。得到众人同意,余善便杀掉自己的哥哥闽越王郢,把首级献给王恢向汉廷谢罪。

闽越王郢死后,汉军到宁德仙霞关便停止前进并北撤。汉朝廷在议立闽越的嗣王时,汉武帝以"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故立丑为越繇王,"以奉闽越先祭祀"。余善不服,自杀郢后便"威行国中",民众多已归附之,便自立为王。越繇王无力控制,而汉廷为避免再次用兵,只好迁就,立余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

东越王余善期间生产力有较高发展,故能在冶山(福州屏山菜市场一带)建造大型宫殿,并在南平崇安建造占地48万平方米的闽越王城(兴田镇古粤城村附近),刻“武帝”玺自立,公开反汉。

冶山余善宫殿和武夷山余善闽越王城同属汉武帝灭东越时的废墟,余善闽越王城遗址建于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重要考古遗址,全国重点文物,1999年12月作为武夷山境内自然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南越权相吕嘉叛乱

秦朝末年,赵佗割据岭南,自称南越武帝,桂林属南越国管辖。汉文帝时代,赵佗取消帝号,称臣于汉。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婴齐病逝。其子赵兴继承王位,即"南越哀王"。赵兴和太后樛式主张对汉朝全面归顺。汉武帝答应了南越国的请求,赐给南越国丞相、内史、中尉、大傅等官印,其余官职由南越国自置。这引起了南越相吕嘉的不满。吕嘉是南越三朝元老,在朝中很有势力,吕氏宗族全都与王室联姻通婚,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如果汉武帝真的收复了南越地区,无异于使其利益大减。

赵兴和太后看出了吕嘉的心思。于是首先发难,在宴会上意图截杀吕嘉。终因吕嘉弟带兵在宫门外,太后要动手,赵兴犹豫不决没能成功。随后吕嘉制造舆论,称赵兴太年轻,樛太后是中原人且与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私通,一心想归属汉朝得皇恩不顾南越社稷。又称樛太后去长安是为了献珍宝,并把南越人卖给汉人作奴仆。然后吕嘉又乘机和自己弟弟领兵攻入王宫,杀害了赵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最后把赵兴的异母兄赵建德扶上王位做傀儡,并且截杀了汉臣韩千秋率领的2000正在出使的汉兵,史称"吕嘉叛乱"。

得知汉军被灭之后,汉武帝非常震怒。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调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第一路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兵从长沙国桂阳(今湖南境内),直下湟水;

第二路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走豫章郡(今江西境内),直下横浦;第三路和第四路是归降汉朝被封侯的两个南越人为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走零陵(今湖南境内),直下漓水(今广西漓江),直抵苍梧(今广西境内);第五路以驰义侯利用巴蜀的罪人,调动夜郎国的军队,直下牂柯江。

这场激烈的战争持续了1年,一直到公元前111年的冬天,汉军大部人马放火攻打番禺城,南越人纷纷向汉军投降。吕嘉和赵建德见大势已去,在天亮之前率领几百名部下乘船向东出逃,试图逃亡闽越,“以东越为后援”。最后,赵建德为汉军的校尉司马苏弘俘虏,吕嘉也被原南越国郎官孙都擒获。吕嘉和南越王赵建德被擒之后,南越国属下各郡县皆不战而降。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了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吕嘉族人迁川中。

五、余善首鼠两端变反叛

余善统治闽越二十几年与汉朝廷相安无事。公元前112年,南越吕嘉反叛汉廷,汉廷出兵讨伐。东越王余善上书汉武帝,请求允许他带领八千士兵随楼船将军杨仆攻打南粤相吕嘉。余善奉命走水路攻打南越,军队到达揭阳后,遇到台风,海上风浪大,导致水师受阻。

余善下令停止水师前进,两边押宝并持观望态度,如果汉朝廷胜利,就进军南越并以之前台风受阻为推脱,如果汉朝廷失败就联合南越。首鼠两端造成贻误战机,并暗中派人与南越联系。等到汉朝军队在这年冬攻破番禺城之后,事情自然败露,楼船将军杨仆就上书汉武帝,表示愿意率军讨伐东越,但汉武帝以"士卒劳倦"而不许,令诸将屯于豫章、梅岭(今宁都县)待命。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余善得知杨仆请求讨伐东越。余善便先发制人,建多个军事城堡据守军事要地,派兵在汉军必经之路抵抗,命驺力为吞汉将军,徇北为前锋,攻入白沙(绍兴)、武林(鄱阳)、梅岭等汉军要隘,杀死汉军三校尉,汉军首领因临阵脱逃被斩。余善王自以为得势,便自立称武帝,公开反叛汉廷。

六、汉武帝平叛灭闽越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基本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为解决闽越反复叛乱的问题,汉武帝于是决定分兵四路讨伐东越。第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出武林,由崇安分水岭入闽;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出句章(今余姚东南),乘船由海路入闽;第三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出梅岭,入闽西;第四路由越侯戈船、下濑将军率领,出若邪(今绍兴东南)、白沙,进攻闽越东北部。

公元前110年,四路汉军均进抵闽境,余善分兵在今邵武、建阳、浦城、崇安一带筑城防守,自己则统兵据守今浦城县北的泉山进行顽抗。原留居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奉汉命回闽,劝余善放弃抵抗,余善不听。吴阳便率本邑兵700名攻占汉阳城(今浦城县北),余善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天险泉山,撤退到冶都(今福州市)。

汉会稽太守朱买臣率兵征讨,击破东冶。东越王余善撤至古邑游洋龙穿城驻扎为营,还在龙穿城造点兵台,至今仍留下东越遗迹。

古邑游洋龙穿城

龙穿城失守后,余善后又带兵退至潮水未退的兴化平原侧畔的戴云山支脉望江山脉一带,以越王山为统率部,安营扎寨,屯垦练兵,其越王山下牧马,牧马之地遂称为马洋,后改为宝阳(今莆田涵江区白沙镇宝阳村古院山)。朱买臣率军抵莆,余善率部在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广大山区特别是广业里一带奋勇抵抗,激烈鏖战,终因寡不敌众,败退至越王山,并被汉军围困。

古院山越王台

时汉军水陆并进,同时对闽越国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争取了闽越繇王居股(繇君丑之子)和建成侯敖等贵族的支持,引汉军夜袭越王山,余善向东麓败逃,弃剑于乌沙池,此处因此得名“剑池”。朱买臣抓获余善将其斩首,首级悬挂在越王山南麓(今莆田白沙镇长兴村)树上示众,如今此处仍名“隔瞑头”。余善大将驺力不肯屈降,投潭殉难,传说于《兴化县志·潭志》所说的“瓢湖溪趋流至此”的“将军潭”。另一将军在西南的螺峰山岭(今莆田庄边镇溪西村螺峰岭)战死。

闽越繇王居股带领建成侯敖等贵族和余部向西汉横海将军投降,闽越灭亡。余善死后,葬于候官府城东北宁棋里。闽越国从建国至汉武帝所灭,共历92年。

汉武帝平定余善叛乱后,趁机废除闽越国,同时封降汉的越繇王居股为东成侯,食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东越 将多军为无锡侯。

汉武帝想一劳永逸解决闽越 地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问题,于公元前110年,诏令大军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包括冶都古城及宫殿。闽越族民除逃入山中者外,都在汉军的监视下,离乡背井,迁至江淮(长江中下游至淮河之间)一带。至此,曾一度辉煌的闽越国 从此消逝。

#先秦时代#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