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嘉宾和参展艺术家合影
2020年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年,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下,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上海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的战略目标下,由中国雕塑学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于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韩陈青、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清华大学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鹤、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著名批评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和参展艺术家代表参观展览并出席开幕,开幕式由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主持。
“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曾成钢作品《莲》
这是在新文科背景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学院雕塑交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担任本次展览总策划,他认为艺术学科的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的,跨学科、多维度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立足新时代、融合新技术、建设新文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加强各学院的交流与互动,共同推动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的发展,也希望这种交流以后能够成为一种常态。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鹤在致辞中讲到,美院融入综合学校的跨学科发展值得我们重视,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到上海美术学院,这些年来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并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鹤致辞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著名批评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在致辞中说到,上海美术学院提出了新海派的概念,实际上这个新海派也恰好是符合国家所提倡的新文科这一理念的,这个展览的策展主题和论坛也是紧紧围绕着这两个概念。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著名批评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致辞
最后,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宣布展览开幕。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发言
这次学院雕塑展以“东西南北中”为主题,按照地域来划分,以五个方位词分别指代上海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展览展出了这五所美术学院35位教师创作的50余件雕塑作品,他们分别是梁明诚、张海平、黎明、魏小明、宋海冬、曾成钢、罗小平、杨剑平、王建国、刘建华、申晓南、陈克、陈立平、蒋铁骊、翟庆喜、夏阳、董书兵、蒋进军、张嵩焘、陈辉、李鹤、谭炜、冯崇利、龚吉伟、陈宏践、肖敏、万里驰、邱嘉、高珊、刁伟、彭汉钦、娄金、杜鹏、李智敏、李苏杭。上海美术学院马琳教授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展览聚焦于全球化语境下雕塑在学院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发展状态,她认为每个学院的雕塑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与表现手法上也有共通的主张。展出的作品反映了教师们的创作成果和学术思考,是东西南北中雕塑艺术风格的一次交流与融合。另外,在展示方式上,展览突破了美术馆的室内空间,几件具有公共艺术属性的雕塑作品环绕在上海美术学院建筑周围,展览现场呈现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参展艺术家冯崇利作品《熔铸-竹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研讨会由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批评家孙振华教授主持,以“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中国学院雕塑建设”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和艺术家围绕“新文科建设与当前学院雕塑格局”、“学院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学院雕塑的前景与未来走向”三个议题进行学术研讨,以期在雕塑理论和雕塑跨学科教学上有进一步的推动。孙振华在主持中讲道,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指归,重点工作则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此次雕塑联展,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五所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院特色,也更深入的探讨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学院雕塑教育与创作的最新动态。发言嘉宾围绕“新文科”需求与雕塑学科发展需要,深度讨论了学院雕塑教育应当如何跨学科发展。
“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中国学院雕塑建设”研讨会现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是上海学科设置最完整、专业性最强的美术学院,学院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新海派”的旗帜下,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走出一条符合上海美术学院自身发展的道路,形成国际当代艺术策源地的影响力。本次展览也为上海美术学院与兄弟院校在讨论专业新的增长点、探索育人模式、学科交叉发展、协同与共享等方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术交流与对话的机会。通过这次展览和学术研讨,共同推进中国学院雕塑教育的蓬勃发展。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2月18日结束。(刘江林)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