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扶贫的湘西实践 | “快手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典案例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1项纳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1项省级非遗项目,355项州级非遗项目。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助力各族同胞脱贫攻坚奔小康,湘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比耳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姚本顺(左)给村里的孩子传授竹编技艺。姚元飞供图
政策引导聚洼地
多方联动谋新篇
为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相关文件,就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做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相关部署,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湘西州委、州政府配套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非遗扶贫给予政策引导与支持。
湘西州委组织部、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扶贫办、州妇联等部门应时而起,合作联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传统工艺,共谋非遗扶贫新篇章,利用各自部门优势为非遗扶贫、就业增收提供培训、服务,搭建交流、销售平台。
阵地引领率先行
以点带面成示范
2016年3月,在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关怀下,全国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湘西州挂牌。经过调研,工作站发起了非遗扶贫“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
该项目以湘西苗绣为主打元素,对苗绣产品进行全系列升级研发和生产,让在外务工的拥有苗绣技艺的妈妈回到家里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推进“让妈妈回家”项目顺利实施,工作站设立了6个“让妈妈回家”基地,两个传统工艺振兴示范企业,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培养一批非遗扶贫带头人和产品研发设计师。
在政府和工作站的推动下,湘西州非遗产品生产企业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七绣坊、农家女、比耳竹编、成菊织锦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和石佳、林杰、姚元飞、黎承菊、王良玉等一批文化扶贫带头人,有效地带动了区域文化扶贫就业增收。截至2019年底,湘西州各类文化企业达3000余家,从业人员数量达6万余人,实现文化产业产值35.13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和10余个国家、地区。
文化生态同发展
脱贫致富奔小康
实施“让妈妈回家”项目以来,湘西州非遗工坊、基地、传习所等增加到94个;从业人员增加到8000余名,人均普遍增收1000元以上。2019年全州新建成“居家式”扶贫车间16家,吸纳34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1570人脱贫。
“让妈妈回家”项目让苗绣、织锦、挑花、凿花等非遗产品热起来了,非遗传承也跟着火起来了,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基本实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
截至2020年3月,湘西州实现64207名贫困人口脱贫,1110个贫困村出列,全州8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以上作者系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
文化+产业
成就家门口的精准脱贫
初冬时节,湘西州花垣县山花烂漫、层林尽染,到处都是丰收的场景。 走进花垣县石栏镇七绣坊苗服饰文化公司,只见绣娘们飞针走线,手指灵动、动作娴熟,一幅幅精致而有创意的苗绣从她们的绣针中徐徐而出。
▲直播带货让湘西特色文创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麻老先供图
“平时可以接了订单在家绣制,也可以来这里和大家一起边干活边聊天,每个月差不多有5000元的收入,我很满足了。”今年35岁的石栏镇排吾村村民石红平腼腆地笑着说。
过去,由于家乡缺少就业机会,为了养家糊口,石红平不得不和丈夫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一家人长期分离。送孩子上学、一家人共进晚餐、辅导孩子做功课……这些普通人生活中的日常,对石红平来说曾是遥远的梦。
2017年,一个叫“让妈妈回家”的公益项目,帮助石红平实现了梦想。
2017年,七绣坊的创始人石佳在外地创业有成后回到家乡石栏镇,了解到当地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便决心要留在家乡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石佳成立公司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加入由湘西州文旅广电局和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创办的“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
“我们聘请4位苗绣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动员各乡镇妇女来公司参加带薪苗绣技能培训,培训合格之后就能签订合同并上岗。她们可以自主选择到公司来上班,或者是在家承接公司的订单。”石佳说。
石红平便是最早参与七绣坊苗绣技能培训的成员。学得一手娴熟技艺的她,安心在家带孩子的同时,通过苗绣每个月还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去年家里已经建起了一栋苗族传统风格的木屋,成为很多村民羡慕的对象。
截至目前,七绣坊已有486名绣娘,累计培训约1300人;截至2019年底,帮助约300名孩子的母亲回乡就业,累计使绣娘们增收600余万元。
在离花垣县百余公里外的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村民姜胜贤正在自家院坝用篾丝编织竹艺产品,转眼间,一个方形背篓已见雏形。
位于保靖县西北比耳镇中部的比耳村盛产各类竹子,自古就享有“篾乡”盛誉,基本上村里人人都会编织竹器。农忙栽种柑橘(酉酉橙),农闲时编织竹艺产品(本顺竹艺),凭借这两大支柱产业,该村已发展成为全省最美乡村示范村。
在比耳村,竹编最出名的要数湘西竹编省级非遗传承人姚本顺和州级非遗传承人姚元飞父子俩。姚元飞大专毕业后,原本在外做生意,后来回到家乡走上了竹编之路。他向父亲取经学艺的同时,对竹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品牌包装,开拓市场。
2014年,姚元飞将自己的竹编小作坊发展成保靖县比耳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这也是湘西州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据姚元飞介绍,合作社30多位就业人员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妇女、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大家在家门口就业创收,每人月平均工资有3000元左右。”近年来,通过参加相关的展览和比赛,本顺竹艺的产品已远销国内外十多个地区,年产值近100万元。
在一批公益项目和非遗项目的引领和推动下,如今,湘西州拥有主要生产非遗产品的工坊、基地、传习所等近百个。苗绣、竹编、蜡染等非遗产品热起来了,非遗传承人火起来了,妈妈和孩子们的笑声也多起来了。
文化+创意
让古老手艺走向时尚卖场
帆布包的一角,是苗绣双鱼图案,古朴里透出“年年有余”的吉祥;吊坠、戒指、手镯,点缀着苗绣花纹,五彩斑斓;音箱、茶几等各种家居产品,将非遗元素与时尚元素巧妙搭配……在位于吉首市乾州古城旅游区的山谷居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谷居民”)展示大厅,这些颇具新意的文创产品令人驻足留恋。
▲山谷居民公司董事长林杰(中)与绣娘在一起。林杰供图
“文化遗产必须融入现代生活,否则就无法接续传承,只有将现代设计、时尚元素与文化遗产精髓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产品消费年轻化,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新生。”山谷居民公司董事长林杰表示。
成立于2014年的山谷居民,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非遗与现代时尚相融合,打破了“传统绣品织品就等于工艺品”的思维定势,把带有非遗元素的绣品织品带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自创办公司以来,助力精准扶贫是山谷居民一直做的事情。在湘西州妇联的组织联系下,公司设立了3个手工苗绣基地——花垣县十八洞苗绣基地、凤凰县老家寨苗绣基地和吉首市坪朗苗绣基地,在对绣娘们进行技艺培训的同时回收绣片、派发订单,让绣娘们坐在家里便能挣钱。
近年来,公司投入更大更多的精力进行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通过创意设计之手,把民族文化用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民族文化之美和所承载的精神走出深山、走进卖场,这样也才能为更多人带来财富。”林杰说。
如今,山谷居民产品覆盖服饰、家居用品和饰品多个系列,共有200余种产品,拥有100余项产品外观设计专利。而公司的兼职绣娘、工匠也达300余名。
“有了创新和创造,才能让湘西绣娘的手艺走向市场、走向都市、走向国际。到那时,我们的绣娘可以背着娃绣着花,养着鸡喂着鸭,也能养活自己养活家。”湘西州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世树表示。
在凤凰县新工业园区“蜡的世界”非遗蜡染体验馆,记者同样感受到了创意的魅力。风格各异的挂画,清新悦目的窗帘,淡雅别致的蜡染服饰,以及手提包、围巾、抱枕等,一件件产品,在白与蓝之间,将蜡染艺术跃然布匹之上,向游客展示着这一古老工艺。
这家体验馆的馆主姚六菊是凤凰县水打田乡袍上村麻都湾人,这些年,这位非遗传习者、州劳动模范,以行动传承蜡染、扎染工艺,倾心向世人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蜡的世界”。正是这个“蜡的世界”,为姚六菊开拓了广阔市场,记者采访期间,她的电话和微信不断,都是一些洽谈业务的客户;也正是这个“蜡的世界”,带动着当地村民发展手工业致富。
近年来,姚六菊将蜡染项目与精准扶贫政策结合,开设蜡染、扎染培训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420人次;免费为筸子坪镇欧阳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60万株板蓝根苗木,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间接带动100余人就业。
文化+旅游
激发美丽乡村建设活力
有人说,湘西的美,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如今的湘西,全面激活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带动旅游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让湘西美得更有内涵、美得更具特色。
▲十八洞村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石美梅(右)悉心指导绣娘。麻老先供图
采访期间时值周末,记者在花垣县十八洞村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跟在苗家阿哥阿妹身后,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解;身着苗服的女孩手提腊肉、蜂蜜,面向镜头直播带货;小摊点前,大姐大妈笑呵呵地招呼客人;许多农家乐大堂满座,大厨将一锅锅腊肉炒出浓郁的香气……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依托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一种又一种新职业不断涌现:农家乐老板、民宿店主、讲解员、票务员、摆渡车司机、保安、保洁员、短视频“网红”……
“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导游陈细妹感叹道,她每月有3000元工资。
从十八洞村到芙蓉镇、竹山苗寨、凤凰古城、浦市古镇,处处是景;苗鼓、苗歌、苗绣、苗拳等传统文化,样样生辉。
近年来,湘西州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推动文化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激活,泸溪挖掘古商镇、楚巫文化,凤凰唱响“天下凤凰”品牌,花垣放大“书里边城”的影响力,永顺打造“土司王城”,吉首正在打造5A级矮寨奇观景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5个、旅游村寨84个,如散落在湘西山水间的颗颗“珍珠”,串成了璀璨夺目的“项链”。
文化+市场
让湘西走向世界
主动走出去,让湘西人对文化产品怎样实现市场化,怎样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有了自己的思考,让文化产品从“深闺”走进大众消费市场。
2016年,巴黎布隆尼亚宫里掀起了一股“民族风”,“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法国”系列活动在此开幕,来自湘西的民族品牌“山谷居民”因其产品完美融合了苗绣元素与现代工艺,受到广泛关注。
2017年,在阿联酋迪拜阿治曼展示中心的“一带一路”湖南主题展上,湘西保靖比耳“本顺竹艺”融入土家族文化的精致竹编作品,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眼球。在展示会上,即有商家和比耳竹艺签下订单。
2018年,石佳穿着自己公司设计的苗绣服饰走进了巴黎国际时装秀。七绣坊生产的苗绣旗袍、手包、屏风等50多种产品,如今远销法国、英国、韩国、日本、尼泊尔等国家,一年累计发放绣娘工资150余万元。
通过市场竞争和选择,湘西文化品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面临着市场考验。为应对疫情影响,湘西州主动应对、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开通“非遗+扶贫”网上商城,畅通销售渠道;联合“芒果动听”推出“春暖花开,焕然新声”主题品牌推广活动,茶系列、编织系列、织绣系列纷纷在网上亮相;“湘西文旅”抖音号应时启动,以每周3期至5期频率上新文旅信息。同时,为鼓励工坊复工复产,湘西州文旅广电局还支持工坊吸纳滞留务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
“用直播的方式展示非遗产品,能充分展示传统技艺的魅力,吸引消费者‘边看边买’。”今年春节过后,姚六菊带着她的新创意“DIY扎染材料包”开启直播。此后,每个周六都是体验馆固定的直播日。这种直播带货方式吸引大量网友前来体验、消费,“蜡的世界”的市场路子越走越宽,湘西文化品牌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中国民族报
图:中国民族报,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