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陈庆忠:用真情点亮群众心间那盏灯

2020-12-13新闻14

“脱贫攻坚,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是我工作的重点,理顺好群众的情绪、及时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和揪心事也同样重要。每当给群众办成一件实事,看到群众露出开心的笑容,虽然累点、苦点,心里却觉得十分的畅快。”

谈到驻村9个月以来的感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科级干部、55岁的陈庆忠如是说。

老军人犯愁的事解决了

今年4月,陈庆忠受组织安排,来到道坪镇谷龙村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作为组长,他身先士卒,主动担任距村委会驻地最远、贫困户较多的袁家寨村民组的网格员。

陈庆忠在张贴一户一档“明白卡”

袁家寨组今年78岁的彭志其是位复退军人,孤身一人,还患有慢性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因为他家门前的一段泥巴路,让老人整天犯愁。

陈庆忠给老人送去棉被

5月初的一天,陈庆忠来到彭志其家走访,一进门,老人就拉着他的手说:“陈干部,你想想办法吧,帮我把门口的那一段泥巴路打(硬化)一下,这段路晴天还好点,下雨天我害怕滑倒,去年村里就动员我打(硬化)路的,但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了,哪有能力打(硬化)啊。”陈庆忠一看,老人的入户路有一段还是泥土路,家里摆放着陈旧的农具。他在交谈中得知,门口这段20多米的土路,去年村里开展“五改五化”时,彭志其由于年老体弱,没有劳动力硬化这段路。老人的一席话,让陈庆忠记在了心里,回到村里后,他立即和村干部商量协调了水泥和沙子,自己出资300元请人将老人家门前这段20多米的泥巴路进行了硬化,之后又协调资金给老人买了简易碗柜、衣柜,并为老人送去了棉被。老人家很感动,每次见到陈庆忠都连声道谢。陈庆忠感慨道:“群众心中都是有杆秤的,你为他办好了一件实事,他就会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在群众的心目中,我虽是一名普通驻村工作队员,代表的却是党组织和政府的形象,一言一行马虎不得。”

小徐别急 我来想办法

今年6月29日,48岁的袁家寨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仕前,因病在市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其妻彭昌丽有慢性病,儿子25岁,在浙江打工。徐仕前即将出院时,一件麻烦事让夫妻俩犯难了:从福泉市区到袁家寨有五六十公里的路程,虽有班车开通,但只到村里,从村里到家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身边还有需要带走的几大包东西,租车太贵,走路又不方便,咋个办?正当夫妻俩一筹莫展时,陈庆忠得知消息,立即开车来到医院,将夫妻俩送回到了袁家寨。

说起徐仕前,在村里原来是个有名的“牢骚客”,陈庆忠第一次去到他家时,一见面就被劈头盖脑地问:“我当这个贫困户,这么多年来得到过哪样?我家自己经营的葡萄园从来没得到过啥补助,我和妻子身体都不太好,儿子读技校也没有得到补助,你们干部没有给我们解决什么问题。”陈庆忠耐心听完他的牢骚话,对他说:“小徐别急,我来想办法。”陈庆忠根据自己调查了解的具体情况,对他家2019年底的改厨进行了验收,给他申报了村护林员名额,落实了孩子上技校的补助等。慢慢地,徐仕前才从心底上逐渐认可了扶贫政策,开始参加组上的公益事业,带头支持村里的工作了。

多用点心 群众就多点实惠

袁家寨组年仅8岁的李宋江,父亲2016年去世后,母亲也改嫁了,只好长期寄养在本村大湾组姑母李永兴家。陈庆忠在走访中看到孩子家中的房屋还算可以,但大门未装,门前的路和院坝长满了杂草。于是陈庆忠来到李宋江的姑母李永兴家中,与孩子见了面,把帮助修缮房屋的想法和建议对其姑母说了,姑母说:“其实我每次回外婆家时看到房子大门没安装,家门口的路和院坝都是杂草,说实话我也好心酸,但我这个当姑母的有心无力,这些问题能解决一下,孩子回家也会高兴点。”陈庆忠回到村里,把走访的情况向村委及工作组作了汇报,村里及时安排了人力和物资,经过半个月的施工,李宋江家的大门安装完毕,连户路和院坝全部硬化,整个环境焕然一新。

袁家寨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袁正开,今年72岁,十分勤劳、朴实,家中原饲养有4头猪,5月份申报补贴时只报了2头。陈庆忠在与他拉家常时,了解到他少申报2头的情况后,问是怎么回事,老人说:“我当时想我一个老人,虽然养了4头猪,但是如果都报的话,国家要多给补助,我不能占得太多了。”老人的话让陈庆忠深受感动,但按照政策是应该能享受的,陈庆忠对他说:“袁叔啊,你老人家少报2头,为国家节约钱的想法是好的,但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这是福利政策啊。”经过解释,老人才带着陈庆忠去看他养的另外2头猪,陈庆忠现场拍照并给老人重新补报后,老人养的4头猪的补助全部落实到位。

民生无小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都是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陈庆忠表示,只要还在驻村,都要尽心竭力地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