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广场戏剧的发展脉络

2020-12-12知识9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建立于公元 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 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Broadway)上。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Victorian Style)的影响极大。伴随着移民潮及多样文化的冲击,属于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才在这种意识刺激下出现。由于大部分的剧目都是改编自小说或文学作品,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编剧目的纷争不断,第一条关于著作权法的条文直至 1856 年才出现。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的结束,百老汇剧院文化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20年代末,是百老汇艺术的鼎盛时期,1925年这里的剧院达到80家之多,但这种好景却被19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而划上句号。随着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现今的 Broadway 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Manhattan)南北向的马路,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百老汇区”是指延着百老汇大道(Broadway)从位在曼哈顿西41街(West 41st Street)的 Nederlander Theater 剧院往北至西53 街(West 53rd Street)的 Broadway Theater 剧院,而真正位在百老汇大道上的。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广场戏剧的发展脉络

古希腊戏剧的发展是怎样的? 以下选自新语丝网站新语丝Xin Yu Si(New Threads)Home Page 丁不二方舟的文章《古典时代的万人大剧场》…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广场戏剧的发展脉络

河南有什么戏剧? 一、豫剧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二、越调越调是河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扩展资料豫剧四大板式:【二八】,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慢板】,也作【三眼】。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流水】,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连板】等。【散板】,也作【非板】、【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越调主要流派:【上路】,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下路】,以。

百老汇的发展历程 广场戏剧的发展脉络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