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江是梁山好汉们的老大,他处处为兄弟们考虑,在那个昏暗的年代里,他“及时雨”的称号也名副其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众多好汉信服的大哥,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面目。《水浒传》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梁山好汉们被朝廷招安。虽说是好汉们占山为王,做的也都是劫富济贫的好事,但这样一股不受政府管制的势力还是对朝廷产生威胁。朝廷一直无法将其铲除,就想着招安。
正是因为招安一事,曾经众志成城的好汉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身为大哥的宋江自然是朝廷找上的第一个人,宋江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同意了朝廷的招安。按他的说法,他这是为兄弟们着想,毕竟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对于大家都是有好处。然而江湖气颇重的好汉们怎甘屈居朝廷之下,眼看梁山好汉就要闹得分道扬镳的时候,武松和林冲站了出来,帮宋江说了话,这两个元老级人物一声令下,小弟们再不情愿也要卖一个面子。
招安后,朝廷表面上接纳了他们,但背地里却想方设法的要消灭他们,正巧赶上南方方腊势力危及朝廷,于是就派梁山队伍前去征讨,以此借刀杀人。经过艰苦的战斗后,虽然方腊势力被剿灭,然而梁山好汉们也死伤大半,活下来的好汉们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心生感叹:这个大哥还可信吗?一向重情重义的武松,为了安抚弟兄们,证明大哥还是原来那个大哥,于是去试探宋江的态度。武松告诉宋江他要出家为僧,本以为会被宋江劝阻,谁知宋江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随你去吧。
武松的所有信念被宋江的这句话完全摧毁了,他终于意识到宋江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好大哥了,宋江的本性就是个薄情寡义,只为自己前程的人。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林冲也负伤瘫痪在床,武松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照料林冲的责任,而宋江却对此不管不顾,班师回朝后也从未去看望过林冲。武松最为看重的就是兄弟情义,他把宋江视为亲兄长,而宋江的种种表现实在令他寒心。
后来,武松在得知宋江被朝廷辞毒酒去世后,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一切都结束了。心死的他,最后选择在六合寺出家,直到老死也没有再离开过这里。武松出家可以说这是他沉默的反抗,对梦想的一种祭奠。
及时雨的意思就是说雨来的非常及时,恰到好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说明宋江这个人非常的会办事,总能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水浒传中的宋江那可真是鼎鼎大名,在江湖上受欢迎的程度,几乎无人能及。及时雨说穿了就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给人所需。可是宋江一个小小的押司哪来的那么多钱去急人所急啊?
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宋江不可能对每个急需人都救急得到。他的名声大是因为他救急的人帮他宣传的好,按照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广告效应。宋江虽然不能做到对每个人都急人所急,但是他只要碰见一个就倾其全力的帮助,久而久之宋江的名声就传遍江湖了。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相熟。
在评价《水浒传》中,对宋江这个人物看法并不一致。最早评价的要数金圣叹,他说宋江是下等人,贬斥得很厉害。宋江自己也说: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水浒传》六十八回)。说明宋江还有自知之明。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宋江,但我们评价宋江要从作品实际和理性出发,不以个人的好恶来断是非。悲惨的结局
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宋江打算得挺好。尽力感召有实力的人物入伙,逐步扩大梁山的影响力,增加和朝廷谈判的筹码,边打边谈,打中有谈。
这就出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一般对立中的军事集团,如果一方出现劣势,为缓解形势危急就祭出求和谈判的手段,目的是求得喘息之机,以图卷土重来。但在宋江这里确实为招安,也就是体面地卖于帝王家。
所以,虽两败童贯、三败高俅,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个攻城掠地的宋江,他没有实现割据,只是啸聚于湖湾之中的梁山岛而已。不仅没有占据土地,甚至被俘的高俅,也体面地礼送下山。
宋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向宋朝廷表明心迹:即使虐我干百遍,我待朝廷如初恋!
工夫不负有心人。宋江明里暗里的活动终于见效,朝廷最终同意接收他们。既然有这么一帮人要我们接收,不接收就玩命,何苦浪费钱粮?让他们和田虎、方腊们拼去吧。
宋江的筹划达成,身份转正了。后面就是实现他的人生之梦:到战场上奋勇杀敌,搏个封妻荫子。
这是他的人生理念。可除了征辽以外,他们更多的则是同那些和自己有着太多相似经历的人们撕杀。一旦晋身以后,就向着自己的同类举起了刀枪。不知武松们内心做何感想!
除田虎,破王庆耀武扬威;最后在征方腊的战争中,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一个颇有凝聚力的团队,就此湮灭。
宋江遇害后,那些在征方腊所幸存下来的梁山好汉,有的在朝为官,有的在宋江没遇害救退隐江湖,有的虽为官但又退出官场返还为民,有些都已有妻儿老小,就算他们有心为宋江报仇,但蔡京他们权倾朝野,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或许他们在征战方腊时,亲眼目睹了好兄弟惨死战场,他们的命都险些丢在那里,为你宋江衣锦还乡了,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再说是否能报了仇,就是报了仇,皇帝会放过他们吗,必会对其们以滥杀大臣的罪过斩了他们。他们不为宋江报仇,就极有可能是这个想法。
他们有些人可能心里是恨宋江的,或者是有些看不起宋江,若是这样,他们怎么会去给自己看不起的人去报仇,就像大刀关胜,呼延灼,黄信,裴宣,这几人在梁山前都是在朝为官的人,同样在征战方腊后活了下来,他们有可能是看不起宋江的,因为他们不都是被宋江吴用用手段骗取上梁山的吗,当初在朝为官时,官职怎么说比你宋江大的多,你不过就是用一些手段让好汉们为你卖命,如今你走了,我们又回朝做官,这不拜你宋江所赐。或许之前他们对宋江真有兄弟感情,在征方腊后,梁山兄弟大多死伤,凄惨走散,他们渐渐发现,他们的大哥其实是一位私心重于兄弟的大哥,又怎么值得去为这样的大哥报仇去招惹朝廷。
当时,他们能同住屋檐下,每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以兄弟相称,,有敌人来犯他们能团结抗敌,实则有些人是身在梁山心在朝廷,人各有志,各在其心,梁山众人表面和气,体制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各自抱作一团,没有想象的那么团结。
吴用是支持宋江的招安路线的,也是宋江招安政策的合谋者。梁山的宋吴体制,实质上是宋江决定做什么,吴用决定怎么做。但从谋略角度来看,梁山的这位老大要比吴用这位军师强多了。
知道梁山的的归宿是接受招安。但具体到如何操作时,梁山一些列手法又是极其粗糙。比如说想招安却偏偏结下不可化解的强仇,明知同高俅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却还是把人给放了。放高俅这件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当时高俅10路大军镇压梁山,梁山三败高俅,将其活捉。高俅同梁山上有深仇大恨的不少,至少有林冲、柴进、杨志、鲁智深、史进等人。梁山以前打破高唐州又杀了他的叔伯兄弟高廉及其一家,可以说双方的仇恨是一种不可化解的血仇。高俅被俘在梁山上,宋江、吴用却曲意迎逢,但梁山的众多好汉却表现出极为不满。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吴用作为军师,参加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其间,曾与阮氏兄弟议及重上梁山,碍于义字而作罢。平南归京后被授予武胜军承宣使。宋江受蔡、高、童、杨四奸陷害饮鸩而亡,吴用闻讯后与花荣赶至蓼儿洼,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场之后,双双自缢而亡。
朝廷所谓的招安只是为了能够短暂的安抚梁山泊的好汉们,不是真正的想重用他们。梁山好汉的首领宋江,在当时的大奸臣蔡京等人的迫害下,饮鸩酒身亡。吴用一直对宋江很忠心,于是在宋江死后,智多星吴用在宋江的墓前自缢身亡。所以,智多星吴用是自杀身亡的,仅仅是为了一个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