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秋十月壬午夜,天气如旧,只是人们的心里多了一种凄凄惨惨之状。烛影摇红中,病重的皇帝正匆忙找弟弟前来商量大事。旁人未能参与。不久,在恍惚中,蜡烛的光影之下,见弟弟的身影行色匆匆。未多时,又听见皇帝用斧头敲击地板的声音,清脆而洪亮,又听见皇帝说了几句话,让弟弟好自为之。两天后,弟弟继承大统。
这是流传千古的悬而未解的迷案。故事中,哥哥便是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弟弟是人品为人诟病的赵光义。
赵光义何以能当上皇帝?这似乎已成了千古之谜。但在当时的宋太祖和大臣们看来,他继承皇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赵匡胤早已为弟弟继位铺好了道路,他被封为晋王,并长期担任开封府尹,掌握了史记的军政大权,朝中事情,事无巨细,他都全程参与,俨然是一个储君。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却是有名无实的节度使。作为皇帝的哥哥为何如此倚重弟弟?原来是因为一纸盟约。
说到这个盟约,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这个人物在这个盟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这个人就是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杜太后出身优越,但她生活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五代,对于走马观花式的王朝更替,她早已看的十分明白。等到儿子成为九五之尊的时候,别人都前来祝贺,但唯有她闷闷不乐,心中戚戚然。原来,五代王朝更换的历史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她告诫儿子要如履薄冰,励精图治。如何防止别人篡夺赵氏江山,在她的心中早已有了一种想法。
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没日没夜,如影随形般地照顾母亲。一次,母亲问儿子说为何能取得天下,皇帝说是因为祖上积善,母亲却说那是因为前朝皇帝年幼无知,试想如果后周皇帝长寿的话,哪轮到你黄袍加身呢?
因此,为了赵宋王朝的万世一系,应当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匡胤含着眼泪答应说一定谨遵母亲的教诲。于是,又找来了赵普,并将这些话用纸写了下来,并藏到铜制的柜子里。这就是后来的''金匮之盟''。
时过境迁,关于''金匮之盟''有不同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说赵匡胤只将皇位传给弟弟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皇位传给 赵光义之后,再传给另一个弟弟赵廷美,最后再传给自己的儿子。
在立遗嘱的时候,也有一种说法是说等赵普来了之后写下,另一种说法是说先拟好了内容,再召赵普前来作证。
就是这样一个盟约,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金匮之盟''的真假与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人认为''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它不过是宋太宗为自己篡位而制作的合理的外衣。其原因在于:
1、当时太子的年龄已经10岁,宋太祖驾崩之时,他已经20多岁,能独当一面了,杜太后的遗命并不合理;
2、这份遗诏为何不是及时公开,而是等宋太宗继位六年之后才公布;
3、太宗未公布全文;
4、宋太宗并未按遗诏办事,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是是非非很难判断,不过,放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来看,''金匮之盟''似有其合理之处。
五代时期,生灵涂炭,王朝更迭如翻书一样快,即使贵为皇帝,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五代时期,绝大多数皇帝都短命,在位超过10年的绝无仅有。周世宗英年早逝,幼子继位而失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杜太后去世前,北宋立国不久,根基未稳,难保会重蹈五代的悲剧。为江山计,赵光义是合适的储君人选。他政治经验丰富,陈桥兵变中,他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而宋太祖的儿子此时未成年,没有多少政治经验,国主幼小,不免会受制于人,朝中如果有人势力过大的话,皇帝年幼无法控制,有可能又会出现自己当年的陈桥兵变。而且,兄传弟也有过相关的事例。
宋太祖在位时,为何不将这个盟约公之于众呢?因为五代以来,并没有正式的立储制度。宋太祖不公布这个盟约,他还保留有最后的选择权。一旦公布金匮之盟的话,无疑给宋太祖上了一道枷锁,而且一旦公布盟约的话,可能会引起亲情之间的自相残杀。另一方面,公布盟约的话,难免会有攀龙附凤之人挑拨离间,从而产生纷争,伤及国之根本。
至于赵普为何在六年之后才将盟约公布,也是有他自己的现实考虑。赵普和赵光义曾经是盟友,但后来二人却产生过矛盾。尤其是在太宗继承大统的问题上,赵普曾反对赵光义继位,并向太祖立陈不能立赵光义。太宗继位之后,如果赵普马上公布这一盟约,作为皇帝会怎么想?
明明有这样一个盟约,却迟迟不肯公布,处处反对自己继位,现在我继位了,你马上公布,难道不是来献媚邀宠吗?你安的是什么心?赵普为了自保,才会在六年之后公布这一盟约。
无论反对与否,赵光义最后还是集成了大统。他继位之后,继续宋太祖未尽的事业,继续南征北战,灭北汉,巩固了''祖宗家法''。
为了自己光前裕后的梦想,他又发起了''雍熙北伐'',可惜的是岐沟关一战,宋军惨败,再加上此前高粱河之战的惨败,导致赵光义''终身不敢言战'',对外军事政策开始转为战略防御。大量的边防军增加了北宋的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宋太宗开始更加重视文人,始终贯彻''重文轻武''的思想。有意无意中,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