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活动进德昌,直播瓜果飘香的康养胜地
“网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活动12月9-10日走进德昌县,这是一个瓜果飘香、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网红们走进山寨,深入田间地头,用直播与短视频展示这块凉山的康养之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虽是冬日,但是枇杷、草莓、百香果、碰柑、金桔等水果大量上市,田间地头采摘的人头攒动,商贩云集,网红们品尝了口味各异的特色水果,并对巴洞镇金桔产地、德州街道草莓产地、乐跃镇枇杷产地进行直播和拍摄。
水果是德昌县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规模化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5.36万亩,水果产量达6.46万吨,水果产值达3.86亿元。早春枇杷、冬草莓、樱桃、桑椹等特色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水果产业已成为德昌县农户增收的骨干项目。
早春枇杷已经规模种植。截至2018年,全县共种植枇杷1.5万亩,产量1.12万吨,产值2.2亿元。其中,高丰枇杷产业园区枇杷种植面积达1.01万亩,产量7500吨,产值1.5亿元以上。除高丰万亩枇杷产业园区外,其他街道和乡镇多有零星种植。
冬草莓声名远播。德昌自1986年引种草莓获得成功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0-15000亩左右,现在总产量达30000余吨,已成为凉山州草莓的主要生产地。德昌县草莓在11月中旬陆续上市至翌年5月底结束,供应期180天左右。主栽品种甜查理、黔莓、红颜、宁玉等十多个品种在德昌县均表现良好,大量鲜果销往全国各地。
在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网红们被火热的民旆文化感染,他们穿上傈僳族服装,拍摄了傈僳族非遗传项目,特别是火草麻布制作技艺。
德昌傈僳族迁入德昌三百多年,因封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旧时传统习俗。其原生态歌舞、服饰、婚俗、阔时节、口弦、葫芦笙、火草织布技艺、民间传说等等,都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闪烁着德昌傈僳人民的睿智光芒。近年来德昌县积极开展傈僳族文化的发掘、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如今只有7000多人的德昌傈僳族,却拥有多达20多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火草麻布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昌近年来努力建设安宁河畔康养胜地,完善相关设施,培育企业,培训人才,打造沿河休闲走廊,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德昌旅游和养老。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古称“香城”“凤凰城”“燕子城”,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德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地处西昌和攀枝花两个行政中心之间,成昆铁路、京昆高速、108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成昆铁路复线纵贯全境,立体交通网络极为便捷,是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节点。德昌气候温和、资源富集、光照充分、降水充沛,烤烟、果(蚕)桑、蔬菜、林果、畜牧、花卉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拥有稀土、钒钛磁铁矿等多种矿种;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约40万千瓦,已开发建设34.8万千瓦,建有全省首个风力发电场,装机20.2万千瓦。德昌产业聚集,发展迅速。围绕清洁能源、钒钛稀土、装备制造、食药保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德昌集中区”建设,风电开发和风电装备制造独树一帜,集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6户。德昌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境内四季鲜花竞放,常年瓜果飘香,森林覆盖率68.9%,拥有国家4A级景区螺髻山,素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之美誉,崇文尚德之风浓厚,傈僳族文化和凤凰文化独具特色,获评“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最具投资价值目的地城市”,是国家科普示范县、绿化模范县、果桑之乡、农村绿色能源示范县,是四川省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新农村建设示范县。2016年成为凉山州首批脱贫县之一。2019年,德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7亿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2元。
参加德昌活动的网红有柏兴涛、吴贵艳、曲木阿依、静秋、盛龙霞、沈万聪、舒发军、席洋、王强、黑妹等。
“网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是凉山州电商扶贫项目系列活动之一 ,目的是助力脱贫攻坚,推介凉山,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该活动经过了雷波、美姑、金阳、西昌、冕宁、普格,9-10日在德昌开展活动,此是第七站。该活动由凉山州委宣传部牵头,责任单位为凉山州商务局、州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委宣传部。
(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