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小心这3个危险时刻

2020-07-22新闻3

高血压患者从被确诊为高血压的那天开始,就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注意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不管是高血压患者还是健康人群,我们的血压在一天之内都会出现几次明显的波动。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晚上入睡之后,血压会开始降低,到了凌晨2点多的时候达到最低点。而第二天醒来之后,我们的血压又会逐渐地升高,并出现一定的波动。那究竟有哪些时刻,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高血压患者请注意,小心这三个危险时刻!

1、起床时

一天之中,血压的峰值出现在早上的6点至9点之间。这也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危险的时刻。因为人的交感神经在这个时候也是出于一种兴奋状态,心跳速度比较快,血压也因而在这个时候变高的。此外,人在入睡状态时,没有额外的水分补充,且体内的水分又在睡眠过程中流失了很多,血液的粘稠度会比较高。

这个时候,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现斑块破裂,从而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并随时出现生命危险。

2、吃饱饭后

一般,在我们用餐之后,血液会分流到胃部和肠道,进行营养吸收。许多人饭后犯困的原因之一就是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大脑供血不足。这个时候,心脏会增加血液输出和氧气消耗,这会大幅加大心脏的负荷。高血压患者这时极容易出现突发疾病。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吃得太饱。不管是心脑血管健康的人,还是高血压患者等,8分饱是最适合的。

3、排便时

网上不时会出现老人大便时猝死的新闻,而这常常出现在高血压患者中。当人在下蹲大便的时候,腹部的压力和外周血管阻力会增加,从而让血压也随之上升。如果出现便秘或排便不畅,患者憋气用力排便,肌肉和血管一起收缩,胸腔和腹腔压力增加更快,导致较多血液充斥颅内血管。静脉回流受阻,颅内血压剧增,就容易导致脑溢血。高血压患者或血管弹性差的人风险更高。

要防治便秘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平时应多吃蔬菜、粗粮,多喝水,定时排便。而坐位排便能让排便出现脑溢血的风险降低。

#心脑血管#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