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塘坝镇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历时几载,伴随着扶贫干部奔走的脚步,村民老乡勤劳的汗珠,社会各界慷慨的援手,全镇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正逐步拔出深陷贫困泥潭的“双腿”,与全国一道向着小康社会阔步奔跑。
初冬的暖阳下,走进塘坝镇,放眼望去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经济作物漫山遍野,家家有产业,户户盖起了小楼房。村庄里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色彩艳丽,各色美丽的鲜花环绕着宁静的小乡村。蓝天白云倒映在池塘里,波光粼粼的水面下,小鱼自由自在地畅游,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美丽乡村建设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塘坝镇位于潼南南部,距城区15公里,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9个村(社区)、1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万,全镇共有建卡贫困户928户3398人。潼荣高速、国道319、246线纵横交错,琼江河、塘坝河、胜利河横穿全境,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要组团、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中心镇、市级卫生镇。
出行有了新变化
“以前塘坝每逢三六九赶场,人群中穿雨靴的十个有九个都来自天印村。”这是塘坝镇天印村村民何文勇记忆中的场景。
因为没有一条通往场镇的像样公路,村里人到镇上只能走路或者骑摩托车,下雨的时候更不得了,泥巴小路湿滑难行,一不留神就会摔得一身泥,所以雨靴就成了天印村家家户户的标配,村民去哪儿都爱地穿着它。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在修好路之前,这里的村民很少出去,从外面到天印村的人就更少了。
“当时村里道路路况太差了,出行不便,我家的农产品也销不出去。”何文勇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们一家靠着种地为生,为了将农产品变现,他不时背一些到场镇上去卖一点。
那些年,沟壑纵横间的狭窄泥泞路就像一道天堑,挡住了天印村的发展,也挡住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希望。
“要想富先修路,贫困户要想脱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塘坝镇镇长刘北冰告诉记者,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塘坝镇各个村都通了水泥路。镇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旧将天印村的公路纳入硬化改造项目,惠及了沿路4300余名村民,这条通往场镇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了天印村的“逆袭之路”。
“现在已经没人穿了,我家的雨靴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积灰呢。”何文勇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家门口的公路说道,“我们村里修了农民新村,而且基本上公路家家通了,哪里还用得着哟。
如今,何文勇搬了新家,就是位于公路旁依山傍水的农民新村,这里不但交通便利,而且房屋布局合理大气,新房子掩映在绿树青山之间,看起来十分惬意舒适。
“环境变好了,路好走了,农房像别墅,而且潼荣高速塘坝开放式服务区也即将建成投用,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小生意,养活一家人。”何文勇乐呵呵地补充道。
村里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村级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天印村不仅发展了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同时还发展特色经果、苗木花卉、名优水产等产业,形成了立体循环观光农业。
现在,天印村是全国首批绿色村庄、重庆十大特色乡村、首批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陆续回来务工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贫困户也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产品有了新销路
“这袋是5公斤,记得写上名字,别搞错了”“里面有一些坏的,注意挑出来”……近日,在塘坝镇封坝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电商超市里,驻村第一书记尹波正在和村里的干部一起将从贫困户陈高学家中收回来的花生、土豆进行筛选、分装。
几年前,尹波走马上任时封坝村还是贫困村,村里盛产花生、土豆、土鸡、土鸭等农产品,但村民们只能肩挑背扛到附近集市售卖,费时费力,还卖不上个好价钱。
“当时我看到这个情况挺着急的,就尝试将村民的产品放到网上卖,但是村民根本不相信在网上能够卖得出去,大家都不愿意让我们帮着卖,所以这个事情就搁置了。”尹波告诉记者,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倒逼出了村里的电商。
“我准备在去年春节出售的50多只土鸡土鸭,砸在手里卖不出去,我们愁得睡不着觉。”村民徐庭智告诉记者,家禽养殖是封坝村每家每户主要售卖的农产品,以前自家的土鸡十分抢手,早早的就被预定一空,根本不愁销路。今年受疫情影响,不但没卖出去,反而成了负担。
尹波抓住机会,说服村民转战农村电商,借助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让农产品上网进城,解决了农产品线下销售难题。
“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都是市场价,我们上门集中收购既打开了销售渠道,也减少了村民的人力运输成本,能让群众在消费扶贫过程中确确实实获利。”尹波说道。
据了解,村上的电商销售,打通了网络销售渠道中“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产品出村上行,为众多村民“撬开”了网上市场。封坝村自4月份开展电商消费扶贫以来,已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可喜局面,帮助村民销售各类农特产品金额已经超过13万元。曾经农户难卖的“土货”,如今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
“农村电商不仅打通了生产到消费的瓶颈,还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封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尹波充满信心地说。
消费扶贫护航产业发展,不仅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为封坝村留下了“造血式”的发展源泉。如今,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正抢抓机遇奋勇前行,摘掉贫困帽子大步流星奔小康。
贫困户有了新盼头
走在塘坝镇觉山村四社的农村公路上,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排即将竣工的砖木混制的小楼。这是陈家秀家新修的2000多平猪场,现在正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还有三四天就能全面完工。
“今年卖猪已经收入30多万了,老猪圈里面还剩下几十头待售的小猪和十几头母猪。等新猪场完工以后,最多可以养1000多头猪,明年收入应该还要翻番。”看着这些 “家底”,48岁的陈家秀心里格外踏实。这两年养猪让她家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几年前她家却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在养猪之前,我和老公在家周边打零工,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但是家有3个孩子读书,一个读大学,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初中,一年要交1万多元的费用。大女儿患有癫痫病,治疗费用就花光了家里的储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公家婆家还有4个年近八旬的老人需要赡养照顾。”沉重的负担像三座大山,压得她们一家喘不过气来。陈家秀回忆起那些困难的日子,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穷怕了的陈家秀心里明白,想要脱贫不能等、靠、要,必须要自己埋头苦干。为了早日揭掉这顶贫困帽子,陈家秀背井离乡,告别4位老人,和老公到福建一家养猪企业边打工边学技术,每年有3万块钱的收入。
在福建几年的专业养猪经历让她熟练地掌握了各项养猪技能,打针、治病、消毒、防疫,她都样样精通。2016年10月,陈家秀回到塘坝老家,硬着头皮借款20万元利用屋后空地建了一个养猪场,开始小规模养猪。
“起初,养了10头太湖猪,其中3头母猪,7头青猪。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也不敢喂太多。” 陈家秀说,清晨,喂猪;白天,割草、锄地、粉碎猪饲料;晚上,打扫猪圈……每天都在和猪“打交道”。
“养猪是个细致活,没有技术肯定不行。特别是母猪产仔,需要时刻照料着,如果是在晚上基本上都是熬通宵。”陈家秀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技术更迭快,越来越先进,所以她平时除了养猪,也经常跑到周边养殖大户家中讨教,参加区农业农村委的养殖技术培训学习。
悉心的培育,结出了甜美的“果实”。当年,3头母猪产下62头小猪,卖了4万多元现钱,7头青猪卖了2万多。一年获得了6万多元的好收成,这使她尝到了养猪的甜头。
2017年,她又修建了10个母猪圈,12个青猪圈,养了10头母猪,45头青猪,获得了15万元的大丰收。
“还是靠自己劳动来的钱,用着才踏实。” 陈家秀笑着说,今年她又流转了土地,向区农业农村委申请了70万元发展生猪的贷款,接着又以每亩200元的租金,流转了100亩土地,用来种植红苕、玉米、青菜之类的猪饲料。
“以前的猪场继续养猪,同时新修一个,等新猪场修好,肥猪也基本上可以出栏了。”正是靠着两条线并行走的方式,今年陈家秀的肥猪销售额已经达到30万元,而且新修的猪场也即将竣工。
谈到未来的规划,陈家秀和记者算了笔账。现在她养有26头母猪,其中18头已经配种,4月份都在陆续产仔。以一头母猪一年两窝、平均每窝产仔10只的标准计算,今年下半年基本上就能让养猪场规模达到500头。
“到时候肯定我就忙不过来了,要在村上请工人,也能创造几个岗位,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至于收入嘛,哈哈……”陈家秀伸出5个指头神秘地说,“除去成本,一年赚个50万元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