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新疆军区某师合成团半年工作总结中,该团突击连指导员张涛被评为“优秀基层指挥员”。
在该团,这一长期被军事干部“全包”的奖项,第一次有政工干部获得。
合成营军官编组作业表现突出、在全团示范连防御课目、连属专业均完成定级考评……这一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成绩单,是张涛能获评的理由。
“近年来,演训活动频次增多,不论环境还是条件,都越来越趋近实战化。同军事干部一样,政工干部的舞台也越来越大。”在该师领导看来,演训活动、大项任务是基层政工干部大展身手的机会,也是彰显政治工作价值的契机。“越是在艰苦恶劣的环境,越是有艰巨繁重的任务,政治工作的作用就体现得越明显。”
一场关于政工干部谋打仗的“头脑风暴”在该师演训场兴起。
政工干部的战位在哪里?如何将各方力量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怎样在演训一线发挥政治工作威力?
这些问题叩问着该师每一名基层政工干部,督促、倒逼着大家在演训场上图新求变。
一场基层政工干部的能力突围
■梁五一 冯 毅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雪振 唐 帅
高原某陌生地域,新疆军区某师合成团进行应急出动演练。刘显伟摄
新疆军区某师合成团在高原驻训地组织协同演练。 胡洲源摄
如何把政治工作严丝合缝嵌入作战链条,是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指导员张涛获评“优秀基层指挥员”的消息,迅速传遍该师,在基层政工干部们心中泛起不小涟漪。
“过去工作怎么看,今后工作怎么干?”恰逢此时,一场高原实战化演训任务展开。演训现场,成为该师基层政工干部比拼素质的“新战场”。
队伍向预定演习地域出发前,某营教导员宗启龙把前一天精心准备的“临战动员”提纲拿出来,慷慨激昂地在全营官兵面前讲了一番。令他意外的是,效果并没达到他的预期。
除了“礼节性”的掌声外,很多官兵面部表情全程都没变化。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缺少共鸣。
此前,在演训间隙的“职能使命”“战斗精神”等教育,也一度出现“冷场”。宗启龙说,那种感觉比挨了上级批评还难受。
“到了演训场,政治工作咋这么难开展?”今年5月,宗启龙刚从机关股长的位置提升为营教导员。有过指导员岗位历练和机关工作经历的他,本以为回到基层会轻车熟路,没想到“屡遭不顺”。
大学生士兵张晟瀚对此直言不讳:“一些临战动员,张嘴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话当然没错,道理我们也懂,但这感染不了大家。调子定得过高、话太空,讲不到大家的心里去。”
“只有了解官兵最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动员,激起官兵的血性。”某团政委蒲城栋说,现在官兵思维新、想法多,如果对不上他们的“路子”,难以引起共鸣。
到高原执行演训任务5个月,某团教导员吴博对战时政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
在吴博的概念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好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这段时间,教育受演训活动冲击,人员分散配置很难到齐。
吴博说,理论学习、政治教育、党团活动等时间经常受领临时性任务,既要完成工作,又不能侵占官兵难得的休息时间,导致“欠账”太多,忙于补课。
“最困难的是见不到面。”某团教导员陆祖涛说,了解情况更多是靠汇报材料。
一些基层政工干部无奈地说:“部队分散、任务多变,工作难开展。”
近段时间,某连指导员沈冬敏很是郁闷——演习中连队战士小李在担任警戒时警惕性不高,被机关点名批评,指出“连队教育引导没跟上”。
对此,沈冬敏觉得委屈。演训以来,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官兵参与度很高,可就是效果不理想。
有的官兵说,参与起来很开心,就是很难走心;活动有滋有味,就是缺少战味。也有人说,内容和实际结合不紧,灵魂上没有触动,思想上没有发动。
该团领导调查时还发现,一些营连在演训中政治工作主动融入不够,“单打独斗”“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指导员韩天宇记得,3个月前,上级到该连组织战术考核,自己实实在在参与的只是“开打前”的几个会议和一次临战动员。尽管最后总评优秀,但政治工作“好像没发挥多少作用”。
“必须让政治工作随着实战化训练走,环境要真、内容要难、考核要严、演练要实。”某团政委董飞说,如何把政治工作严丝合缝嵌入作战链条,是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高原演训场如同平静的湖面,把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情况倒映得格外清晰。
某团合成三营指导员郜艳虎,任现职前是机关的一名干事。今年,他所在连队随团执行演训任务。
“平战转换之快,让人难以适应。”郜艳虎说,那段时间,机关一些事务还在收尾,他经常基层、机关两头跑。新岗位还没过适应期,确实没有时间顾训练,能力素质跟不上,导致演习时不少次都在“跑龙套”。
某团警卫勤务连指导员张振玲也有类似感触。每次演习转场、部队机动,都要全连出动。平时工作头绪多、行政事务杂,常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政治工作如何开展上。
到岗时间短、行政事务多等因素,只是影响基层政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冰山一角”。
某团政委蒲城栋说,也有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的基层政工干部,缺少学习研究劲头,工作思路跟不上时代变化,认为“只要单位安全不出事,平平淡淡才是真”。
“基层政工干部这个群体,就好像10根手指伸出来各有长短一样,能力素质受个人的经历、阅历影响各有不同。但最根本的还是故步自封,思想观念难转变。”某团政治工作处主任耿忠勇说。
有的教导员、指导员认为,没有正规的课堂讲不了,没有制作的课件讲不好,人员零散到不齐开始不了,过分依赖外部条件、固有形式;有的把握不准战时节奏,摸不准官兵心理,思想不更新、观念不升级。
某团合成二营接到紧急任务后,只携带了打仗所需物资,在断网亏电的陌生地域,没有多媒体平台,没有视频、课件,就连一块黑板都很难找到。
指导员姜登印说,在营区有规范的俱乐部、桌椅配套的课堂。到了野外,这些都是奢望,教案只能在本子上写写涂涂,教育只能分片分波次去搞,“处处逼着你动脑筋、想办法”。
某团政委高斌认为,战时政治工作难以量化、不便考评才是问题的关键。
某营在一次实兵演练中,政治工作、心战力量适时穿插,演练取得了很好效果。但团里在复盘讲评时,提到的只是寥寥几句,政治工作并没有成为“加分项”。
“不易量化考评,也容易使基层政工干部缺乏动力。”蒲城栋说,“抓好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演练,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
“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该师领导认为,基层政工干部开展战时政治工作的能力,就应该在一次次近似实战的磨炼中实现不断跃升。
战时政治工作的“结”,还得基层政工干部自己来解
抓好战时政治工作,基层政工干部是关键。
该师把这次演训作为给基层政工干部加钢淬火的契机,着眼岗位培养、复合培养、加快培养,努力锻造出一批真懂真会抓战时政治工作的基层政工干部。
结合战法研究,该师采取集中授课、战例分析、讨论交流、难题会诊等形式,逐课题逐内容进行学习,切实把战时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搞清楚。
某团政委董飞结合前期演训实际,梳理总结出实在管用的战时政治工作“五步法”,在全师论证推广;某团政委蒲城栋针对高原高寒驻训过冬准备,介绍了“政治工作暖兵心,这个冬天不再冷”的经验,受到基层政工干部一致好评……
课上踊跃发言,课下积极讨论。一些基层政工干部举一反三,提出了许多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
该师政委武世斌说,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广大基层政工干部对战时政治工作学、研、思、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注重结合实兵对抗演习、指挥所训练等时机,加强研究演练,熟练程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入秋以来,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已是寒风呼啸、冰封雪裹。某团作战支援营一顶帐篷内,教导员陆祖涛正组织全营政工干部对当天师检查组指出的演练问题进行复盘讨论。
这是该师基层政工干部研究谋训的一个缩影。
该营工程防化连指导员鞠建伟说,研学战时政治工作的浓厚氛围,自主提升能力素质,已经成为他们的新常态。
“打铁还需自身硬。办法再多,归根结底要从自己的思想改起。战时政治工作的‘结’,还得基层政工干部自己来解。”这段时间,陆祖涛把战时政治工作的相关书籍翻了个遍。结合演训,他又有了很多新认识。
“虽然自己任职时间较长,年龄也不占优势,但这股子学习的劲头不能减,还得带好头。”陆祖涛说。
既要正面促学,也要倒逼求进。
该师会同各团,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一套从筹划到落实全过程、全要素的战时政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加以量化。
“将政治工作转变为可视、客观的实践。”该师宣传科科长李贤锦介绍。他们对战时政治工作“一个过程”到底有哪些内容、分哪些步骤、达到什么标准等,进行统一明确,形成一个基本流程,改变单纯靠军事任务牵引的现状,建立“学研训演考”的常态化机制。
机关整体统、基层自主抓,形成上下合力,促使基层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攀升。
在演训期间,某团合成一营教导员彭海勇自主成立“小喇叭”宣讲队,队员中有指导员、有士官骨干,也有入伍刚一年多的义务兵,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同一个话题。
在演习展开前、在硝烟散尽后,这支宣讲队走进班排宿舍、走到战斗编组中间,为官兵讲述英雄故事、讲解光辉团史,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精神。
彭海勇说,要把政治工作与军事行动一并计划、一并布置、一并落实。有些工作,如价值观教育、心理疏导等应提前展开,以确保在军事行动中下好“先手棋”。
在该师整体氛围带动下,指导员韩天宇打破政治教育课“带笔带本带小凳”的观念,在任务间隙见缝插针开设了“微课堂”……
如今,该师基层政工干部在演训场上的身影阳光自信,战时政治工作的实践创新正成为一道风景线。
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
■梁五一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基层政工干部“上马能带兵打仗、下马能舞文弄墨”,同军事干部密切配合,带领官兵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承平日久,一些政工干部身上一定程度表现出了军事能力不足:有的理论功底很扎实,可一训练考核就心里没底;有的讲起道理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可一操枪弄炮就露了怯……
这些,都是基层政工干部能力素质脱离实战的表现。毋庸置疑,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着力提高政治工作对练兵备战的贡献率。这既是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政治工作生命力所在,更是政工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如何守正创新,让基层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方式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使命任务相适应、与基层实际相契合,是每一名基层政工干部直面和亟须解决的课题。
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基层政工干部应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把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在“硝烟”中锤炼真本事,决不能成为战斗力建设的“隐形人”。
基层政工干部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要做到使命任务拓展到哪里,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就跟进到哪里。
针对基层政工干部战备训练、武器装备、实战运用等偏科偏弱的实际,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谋战善战成为政工干部“能力框架”和“素质模型”的重要指标。
针对基层政工干部在演训活动中参与度低的现象,要善于创新方式方法,变“条件不允许没法干”为“立足实际想办法干”,主动在大项任务中淬火历练,成为把政治工作当本职、军事训练当本分的“双料行家里手”,切实提高服务练兵备战的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