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坚守平凡述忠诚——记全国移民管理机构首届“十大国门卫士”黄平

2020-12-04新闻11

来源:读特

他是一名60后,作为移民管理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他初心不改,始终坚守三尺验证台,一干就是38年。他是一位实干家,38年来验放出入境旅客近300万人次而无一例差错。他是一个学习派,为了能理直气壮地坚守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他一刻也不放松学习。57岁的他在“跑道”上超越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刷新了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文明使者的“高龄纪录”,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年轻边检人的观念。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做到了极致,达到了痴爱。

他就是2020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首届“十大国门卫士”黄平,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6次,2019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12月4日,深圳边检总站举行首届“十大国门卫士”黄平事迹分享会,记者在会上聆听了更多背后的故事。

平凡的工作,藏着满腔的热爱

深圳湾边检站组建之初,黄平所在的罗湖边检站执勤二队,整体被调至深圳湾边检站。那一年他 45 岁,成为这个全国第一座实施“一地两检”查验模式的综合性陆路口岸里年龄最大的民警之一。“平哥”的称谓由此而来。

“我认为‘平哥’不仅是大家对我年长的尊称,也促使我有大哥风范,必须要把工作干在前。”2016年,深圳边检总站开展“文明使者”评比,在验放速度、数量、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极高的标准,很多年轻检查员都持观望态度,年长的民警更是望而却步。时年 53 岁的黄平毫不犹豫走上了冲刺“文明使者”的起跑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黄平验放出入境人员达19 万余人次,在全总站名列前茅,成功给了黄平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接下来 2017、2018 年,黄平连续荣获“文明使者”,特别是 2018 年,黄平验放人员数量达到 15 万余人次,居深圳湾边检站第一,没有发生一起差错。

其实,在深圳湾边检站工作13年来,黄平还创造了多项记录。

2015年大年三十,黄平接过一本外国护照,资料比对时,敏锐地识别了出入境纪录缺失的破绽,也击碎了持证人“年三十边检民警会放松”的幻想,一举查获一本伪假南非护照。黄平也成为了深圳湾边检站查获伪假南非护照第一人。

验放外国人对民警素质要求很高,要有一定的英语对话基础,要问得清、听得懂;要有好视力,看得清很小的英文字母……对于黄平,这些都不是困难。黄平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面记满了常用的英语会话;老花镜成为他的亲密朋友,透过老花镜的目光依然犀利……黄平是目前深圳湾边检站依然战斗在外国人查验岗位上为数不多的老民警之一。

“没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就可能离开热爱的岗位。”黄平时刻感受到本领恐慌。在一线岗位耕耘近40年,验放近300万人无一例差错,没有一颗学习的心,这些成就是无法达成。验放常用的外语、电脑系统的操作、新发布的业务相关政策,他总把新的知识技能当“及时雨”,随时保持学习状态。

今年的执法资格考试对老同志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黄平也下足了功夫。年纪大了,记忆力难免下降,而法律知识点又多又散,许多东西看了又忘,“效率不够,时间来凑。”他给自己立了规矩。于是深圳湾边检站的培训室里就多了个身影准时来打卡,成了那里的“钉子户”。

一天早上,培训室刚开门,同事们进去刷题时看到了已经端坐在电脑前的黄平。一位同事看到他眼里布满红血丝,精神似乎不太好,便关心地问他,原来他昨晚刚值完大夜班,因为急着刷题学习,直接选择了不回家,在备勤室里休息了一会,等到培训室门开了便第一时间赶过去。“有几个知识点没掌握,心里不踏实,回去了也不安心。”他挠了挠头说道。

马行千里,不洗泥沙。学习状态的“满格电”,让黄平“底气十足”地始终战斗在自己“最中意”的岗位上。

平实地做人,藏着无悔的忠诚

被人称为“老大哥”的黄平,其实并不觉得自己老。

“年龄大不代表老,我希望自己和年轻人一样充满干劲。”每次队里因年龄原因想给他一点小照顾,他总这样回绝。斑白的两鬓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疫情期间,深圳湾口岸作为深港间唯一开通旅检业务的陆路口,承受着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巨大压力。

疫情防控战里,这头“老黄牛”成了“初生牛犊”。

收到要组建党员突击队的通知,黄平第一个举手报名。队里教导员劝他说:“风险系数太高,你一把年纪就别去冒险了。”可黄平不干:“03年我曾在罗湖口岸参与了非典战斗,我有经验,我要上。”他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活,总得有人干!年龄大不代表能力弱,我愈老愈稳重、细心,愈知肩上的责任。”

连体的防护服穿戴十分费劲,穿上这套厚重的防护服,没一会他已经是满头大汗。“平哥,入境旅客增多,速去加开通道。”听到对讲机里在喊自己,黄平也顾不上擦汗,迅速取出验讫章,快步地迈向验证台。

“您从哪个国家回来?”“入境去往哪个省份?”年过半百的他和年轻人一道战斗,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熟记各国出入境政策,争取摸排更多的旅客行程。6个小时的上勤时间终于过去,汗水顺着脖子一路滴下来,厚厚的 N95 口罩又勒得脸生疼,又喘不过气来,护目镜也被熏得雾蒙蒙,在验证台上的每一分钟都如坐针毡。好不容易轮到休息,拖着快要冒烟的嗓子回到休息室的黄平却在拿起水杯的一刹那犹豫了。“水喝多了得上厕所,防护资源太珍贵了,忍忍吧。”

这一天中班,黄平先后验放了80几位旅客,说了上千句话。看着他湿透的警服和脸上深深的勒痕,队里的很多同事都很心疼,面对大家的关心,还在大口喘气的他,淡然笑道:“没事没事,有点体力不支,回去睡一觉就好了。”

平淡的生活,藏着满满的爱心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黄平,心里还装着一份特殊感情。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4月份,站里建立了全站18个党(总)支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黄平所在的执勤二队领到了结对贫困户——高岜村张老堂一家。队里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同事们到村子里入户走访,发来一张张贫困群众的生活照片,老旧的木屋棚,灰暗的房间,崎岖错落的村路,一幕幕穷困场景传递过来。

眼前的照片让黄平想起了儿时的回忆。

他在广东信宜的农村长大,也生在穷苦人家,爬山路、插秧、挑水,这些农活他驾轻就熟,也深深明白个中艰苦。走过苦日子的他,心里留了一块柔软的地方。在队里的讨论会上,农村生活经验丰富的他一下子抓住了农户最紧要的需求:“可以给他们买头耕牛,减省人力耕作,以后也能卖钱。”随后的捐助活动中他也带头参与,床、电视、衣服书籍,二队的帮扶工作有声有色。

或许是一直放不下惦念,11月份,黄平参与了队里赴高岜村的扶贫活动,来到了张老堂家里。

村子里万象更新,老张家也一派新气象。队里给老张备了份“大礼”:6000元的耕种基金和一头小耕牛。拥有一头自己的耕牛是老张的毕生夙愿,牵到耕牛的老张激动异常,“感谢党,感谢移民管理警察,感谢你们的帮助!”黄平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队里还到张老堂儿子张天正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场别样的主题班会《从国门到校门》,黄平讲述了身上一枚枚勋章的故事,念了自己亲笔给张天正写下的信:“38年来我从一名士兵到成长为一名国门卫士,一直坚守在一线,扎根三尺验证台,在方章的起落间度过自己人生的整个青春年华。生活不容易,学习也不容易,你肩上的梦想就是你需要背负的重量,你将如父母的期望,天生正气,万夫莫当。”他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大山里的孩子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验证台到领奖台,从小村路到聚光灯,来时是赤诚少年,如今依旧默默耕耘。时间会改变环境和容貌,但初心只会愈发耀眼。载誉归来的黄平,继续用经年不变的坚守与奉献,走着他的平凡之路。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李铄今 郑增浩 文/图)

#新冠肺炎_社会#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