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传统七声音阶的三种结构形态

2020-07-16知识5

到底什么是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2113个音构成的音阶5261。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4102如:do、re、mi、sol、la、(do)。我国的传统音乐,大部1653分是建立在中国五声音阶上,五声音阶的唱名分别是宫、商、征、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中国的传统音阶有5个基本音:宫、商、角、征、羽,即12356。在中国的五声音阶里没有4和7 因此没有小二度音程,不过从这5个基本音阶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变音来扩大调式。由这5个音在加上高音1组成的基本调式称为宫调式。扩展资料: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sol、la、si”,这就是七声音阶。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个半音,就成了12音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使用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有着独特的魅力。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参考资料:百度我国古代有五声音阶中有哪五个音级 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征-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宫 商 角 征(zhǐ)羽。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征、羽。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征-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见下例2: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偏音有:变宫、变征、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见宫调)。附加音的音高常可游移,游移音高有时将□音的区间划分成两什么是传统半音阶 中国传统音阶,也叫五声音阶。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征、羽。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征-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宫调)。宫调的含义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音)的各个音级(声),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律),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调)。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仅仅把“宫”理解为调高概念,什么是传统半音阶 中国传统音阶,也叫五声音阶。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征、羽。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征-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宫调)。宫调的含义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音)的各个音级(声),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律),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调)。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仅仅把“宫”理解为调高概念,中国的传统七声音阶是? 由原有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CDEGA)五音加上变征与变宫两音而成(CDE#FGAB)。七声音阶,是指在八度音程之内,由七个相邻的音所组成的音阶。教会音阶盛行于中世纪,其音阶之构成及名称皆渊源于希腊,共有四个正调式(Modi):多利安调式(Dorian)D-D';弗利吉安调式(Phrygian)E-E';利地安调式(Lydian)F-F',及米克索利地安调式G-G'。后来又加上两种正调式是伊欧利安调式(Aeolian)A-A',及爱欧尼安调(Ionian)G-G',后两种为近代大小调音阶的前身。近代大小调音阶盛行于自十六、十七世纪至今。扩展资料:起源时间:中国七声音阶起源的时间,历来有争议。有些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力主 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的七声音阶是很晚的时候从国外传入的,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只有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另有一些音乐史学家认为,中国的七声音阶大约起源于商代早期。距今80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八声音阶,特别是七音骨笛,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考古发掘的结果,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不容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征羽五音,而西方是DoReMiFaSolLaSi七音? 一,五声,古代对宫、商、角、征、羽五个音的合称。亦叫“五音”。相当于现代简谱中的1、2、3、5、6,五声中各相邻的两声间音程,除角与征、羽与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都是大二度,后来有了变征与变宫,则近似于简谱中的4和7。五声在我国传统的音阶形式里,如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或五、六、七声音阶里,都分别包含有这五个音级。古人还有借五声以配五行、五方与四季之说法。即以角、征、宫、商、羽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等五行,与东、南、中、西、北等五方,与春、夏、季夏、秋、冬等四季相配合。二,七声,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音级。即宫、商、角、变征、征、羽和变宫。古人把宫、商、角、征、羽叫做“五音”或“五声”,把变征和变宫叫做“二变”。变征是征的低半音,变宫是宫的低半音。三,十二律,我国古代的定音方法,简称“律吕”。用三分损益法把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相当于把现代使用的传统七声音阶分十二个“律”,每个律约等于半个音。十二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狭义的“律”,仅指上列十二律中单数的六个律,简称“阳律”或“律”。与之相对的六个歌曲由哪几个基本音阶组成 自然七声音阶是应用最广的七声音阶,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5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和3个一串,两串之间以半音隔开。五声音阶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歌曲的音阶分为几种?? 自然2113七声音阶是应用最广的七声音阶,其音程组织是5261,每个八度4102之内有5处全音,分成两个一1653串和3个一串,两串之间以半音隔开。五声音阶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征、羽。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征-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见下例2: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见宫调)。附加音的音高常可游移,游移音高有时将□音的区间划分成两个各约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吉卜赛音阶详称“带有增二度的七声音阶”。吉卜赛是10世纪时从印度西北部分离出来的游牧部落,其音阶结构形态继承了古印度音乐文化的特点,并在西亚、东欧、南欧、北非各民族的音乐中留下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七声音阶是? 由原有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CDEGA)五音加上变征与变宫两音而成(CDE#FGAB)。七声音阶,是指在八度音程之内,由七个相邻的音所组成的音阶。教会音阶盛行于中世纪,其音阶之构成及名称皆渊源于希腊,共有四个正调式(Modi):多利安调式(Dorian)D-D';弗利吉安调式(Phrygian)E-E';利地安调式(Lydian)F-F',及米克索利地安调式G-G'。后来又加上两种正调式是伊欧利安调式(Aeolian)A-A',及爱欧尼安调(Ionian)G-G',后两种为近代大小调音阶的前身。近代大小调音阶盛行于自十六、十七世纪至今。扩展资料:起源时间:中国七声音阶起源的时间,历来有争议。有些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力主 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的七声音阶是很晚的时候从国外传入的,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只有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另有一些音乐史学家认为,中国的七声音阶大约起源于商代早期。距今80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八声音阶,特别是七音骨笛,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考古发掘的结果,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不容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宫调的音阶形态 中国传统音乐由于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而使用着多种音阶。其中影响最大、形成传统理论体系,并且紧密相关于宫调之学的则有下列3种。为便于比较,按同宫系统(暂定以C为宫),以五正声、四偏音9个律位,列表如下:上列 3种音阶的古称以“调”字用作音阶的形态学分类名词,“正声调”名称来源于《晋书.乐志》“荀勖奏议”,20世纪20年代以来称为“古音阶”,曾被误解为雅乐专用音阶,亦有人称之为“变征音阶”。“下征调”名称起源十分古老,亦见“荀勖奏议”,20世纪20年代以来称为“新音阶”,曾被误解为“清乐”专用音阶,亦有人称之为“清角音阶”。“俗乐调”名称来源于隋唐著录,曾被误解为“燕乐”专用音阶,亦有人称之为“清羽音阶”。均、宫、调 是律位、音阶、调式在宫调关系中的3个层次。均─“七音”的律位。按照五度链关系,以黄钟律为出发律并设黄钟律音高为C,则“七音”的位置及其音高分配如下:根据七律的出发律为“黄钟”,即可命名为“黄钟均”的七律,这时,黄钟律在传统上即称为黄钟均的“均主”。选取十二律位中的任一律作出发律,都可推出以出发律为“均主”的一均的七律。黄钟均的7个律位,限定七律或七音的大体上的音高位置,但未

#古代五音#艺术#黄钟#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