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传国玉玺为何消失,也许有一天会重新发现

2020-12-04新闻20

“渥洼驹有种,和氏璧无瑕。”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被秦王制作成传国玉玺之后,在多位帝王手中辗转,最后在一场大火中,消失不见了。传国玉玺是什么材料制作成的?通过保留下来的它的两个“兄弟”,我们可以破解此谜团。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和氏璧的传说非常有趣。根据《韩非子》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做卞和的人,在荆山发现一处洞窟,里面竟然有一处坑内玉石层迭的地方,只见玉坑晶莹闪亮,恍若白云。他剖出一块美玉,名为和氏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华历史上这位大一统的皇帝,竟将和氏璧铸造为传国的玉玺,它也是众人艳羡的皇权特征之物。

汉高祖刘邦在登上皇位之后,也想将传国玉玺抢到手中。拥有传国玉玺,仿佛皇帝的权威就更加正统一些,可惜进入唐末帝李从珂的时代后,传说他带着这枚玉玺投火自尽,传国玉玺便消失不见了。几千年来,玉玺早已不知所踪,但是传国玉玺的传说,却牢牢地吸引着许多人。

传国玉玺的真实模样已经无从考察了。许多人根据历史记载,找到了和氏璧的两个“兄弟”,竟然推测出大名鼎鼎的和氏璧真正的原材料。

原来宋徽宗很推崇道教。道教和赵家的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让道家保佑赵家传世千年,宋徽宗下旨设立了三个宗坛:茅山的“上清宗坛”,江西龙虎山的“正乙宗坛”,江西阁皂山的“灵宝宗坛”。

宋徽宗设置宗坛后,又赐给茅山和龙虎山两块玉石。

这两块玉石,竟然就是传国玉玺制作的材料。根据记载,和氏璧的体积颇大,秦始皇制作玉玺时,将和氏璧截为三块,左侧以及右侧的玉石材料,都没有中间的一块材料好,秦始皇便只用了中间一块,制作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

剩下的两块和氏璧余料,也是珍贵的玉料。饶是秦始皇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将它们扔了,因此,它们身为传国玉玺的“兄弟”,就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宋徽宗将余料的左段,赐给了茅山,而右段就赐给了龙虎山。

龙虎山得到玉料后,请人高价篆刻了印章——阳平治都功印。只见印面高6.4厘米,边长12.3厘米,重972克。玉质洁白莹润,非常漂亮。印钮篆刻成一蹲踞触角螭龙,螭龙造型别致,它翻唇露齿,眉须后拂,腿后面雕刻成了鱼尾的形状,宛若在游动一般。印面用阳文九叠篆体“阳平治都功印”六字。

此时茅山掌门宗师为刘混康,他得玉料后,也高价请了一位刻印高手,制作了一方由六个篆体阳文组成的“九老仙都君印”。九老仙都君印面方正,雕刻精致细腻,不仅是宗坛的镇坛之宝,还是价值不菲的宝贝。

两方玉印的材料,都是颜色呈脂白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的羊脂白玉。由此得知,传国玉玺的坯玉也是羊脂玉,玉料纯正无暇,堪称少见的绝品美玉,传国玉玺失去了,但茅山和龙虎山两枚玉印却在,谁要想知道传国玉玺是什么材料的,看看这两枚玉印就知道了。

传国玉玺真的消失无踪了吗?尽管它已经消失了千年,但如今仍然有许多人心怀希望。大家都期待随着科学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传国玉玺有被发掘出的那一天。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文物收藏#传国玉玺#材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