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李林甫还能在唐玄宗身边受宠近二十年?

2020-12-04新闻20

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李隆基废掉同甘共苦三十年左右的皇后王氏,有抬举武惠妃的意思,由于朝野上下非常忌讳武氏家族(毕竟距离武后时代和武氏子弟跋扈才短短十来年),只能封武氏为惠妃,但一切礼仪待遇等同皇后。

武惠妃为李隆基接连生下儿子,前面的都早夭,唯一一个顺利长大的就是李瑁,开元十三年(725)封寿王,这个封号也经过精心挑选:一方面固然有封地名号(寿县在今安徽省),一方面显然李隆基对儿子平安健康长寿的一种祝愿。

影视剧中武惠妃形象

为保全这个儿子不再夭折,李隆基煞费苦心,拜托给大哥宁王李成器抚养,让宁王妃元氏亲自哺乳,幸好李瑁顺利长大,他娶的妻子就是众所周知的杨氏,传说小名叫玉环,这是野史说法,真实名讳无可考证。

李隆基确实有想立武惠妃为皇后的心思,可多次受到非议阻挠,再次可以看出唐朝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即便李世民也好,李隆基也罢,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威望,可他们不得不尊重制度,因为所谓帝制,皇帝本身就是一项制度,并不是做皇帝的就当真无所不能。

李隆基唯有退而求其次,既然武惠妃的儿子平安长大,深得疼爱,那么生母不能当皇后,自然就要动太子的心思。这时候,开元时期正直能干的宰相一个个被换掉了,像张九龄、裴耀卿坚持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基本为前期的励精图治画上句号。不那么称职的或品质有问题的一个个上位,如萧嵩、宇文融到更典型的李林甫、牛仙客。

尤其几乎所有史书,历来都对李林甫充满批评,让后人对其先入为主,他是玄宗后期一系列祸事的始作俑者,李林甫堪称李隆基最完美的挡箭牌,最理想的背锅侠。

影视剧中武惠妃与李林甫的形象

先论出身,李林甫属于李唐宗室,是高祖李渊弟弟李叔良的后人,唐朝虽然朝野上下还是看重门阀,但空有一个家族出身根本决定不了仕途。在唐朝前期阶段,除非是跟着李渊、李世民打天下,或高宗武后期间拓边的功勋大臣,如长孙无忌、房杜、徐世绩、程知节,哪怕薛仁贵,或者可以抬举子孙,尽管有好下场的不算多。假如是宗室成员反而比较受排挤,尤其武后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是李唐宗室的噩梦。

所以,李林甫成长的时候根本指望不上家族,他完全是靠交游人脉获得机会。如宰相源乾曜的儿子源洁,李隆基心腹之一姜皎都对李林甫印象很好,后来宇文融也一再推荐。

再论能力,显然李林甫的第一条依然是会理顺人脉。他在内廷外朝建立了一大圈关系,像内侍、宫女都经常给他传递消息,皇帝时刻能听到有人说李林甫好话,他面对皇帝时也很从容,显得非常机敏。这种关系铺垫,使武惠妃的心病早传到李林甫的耳目之中。

武惠妃想凭一己之力扶儿子上位难度太大,朝臣中虽然有巴结的,可真正敢出头挺她的也不算多,李林甫却是少见的有能力挺她的一个。他通过揣摩分析,皇帝的确宠爱武惠妃,这没有悬念;同时疼爱儿子李瑁,也算公开的秘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短短两年,李林甫从黄门侍郎提升礼部尚书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裴耀卿、张九龄站在一个班列。

《旧唐书》记载,当时驸马都尉杨洄打探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小道消息,他们皆因母亲失宠有怨言,武惠妃在内宫向玄宗哭诉。皇帝冲动的毛病再次发作,与宰相们商议要废三子,张九龄就以史为鉴,极力劝阻。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后却扔出当年李绩对高宗废后时的“金句”:“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影视剧中唐玄宗与李瑁杨玉环

就像一场恶性循环,距离王皇后被废十二年后,天子家庭悲剧的导火线又点燃了。

李隆基原本试图对张九龄表示敬重,并没有急于下手,可跟着对牛仙客的任命触动皇帝敏感的神经。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不合适充任节度使。李林甫又当面不加反驳,退下来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李隆基果断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直接任命牛仙客为相,更让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为中书令兼集贤殿大学士,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

不久,监察御史周子谅奏称牛仙客非宰相之才,被玄宗一气之下杖杀。李林甫趁机进言周子谅是张九龄引荐,导致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一方面可见玄宗受风言风语影响的冲动个性是多么典型,另一方面,李林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的大名就此流传后世。

随着张九龄等正直大臣一一被赶走,李隆基痛下杀手贬三个儿子为庶人,全部赐死。《新唐书》为增添武惠妃之死的离奇,认为她让驸马杨洄找李瑛等入宫,借口宫中遇盗。李瑛等担心皇帝安危,带一帮随从入宫搜寻查办。武惠妃又跑去通知李隆基说太子等一伙人意图不轨。李隆基听李林甫之言,对三个儿子就铁面无情了。

对于身居后宫的武惠妃招引太子李瑛等三王入宫一事,历史上颇有人质疑,例如司马光就算一个,可见所著《资治通鉴考异》。按唐朝制度后宫如果有人出面相请,王子入宫不算违规违例(好比某个母亲约见某个儿子或亲属,其实在任何朝代都算符合制度)。尽管武惠妃请太子李瑛入宫,可能有些奇怪,史书接着表明玄宗的确很怀疑,先让内侍宦官出去看看究竟。但太子本身有护卫皇帝和皇宫的义务,所以李瑛带一批人前来是情理之中,正是一切合乎正常反应,太子才被武惠妃算计得逞。

关于李林甫的书籍

唐玄宗李隆基认为李瑛等人的动机有蹊跷,但从行事上,李瑛等人并没有真正违反唐朝制度。因为他们不过是接到消息搜查一番,根本不是图谋不轨,这本身是武惠妃试图指鹿为马,让皇帝觉得太子有不轨举动。玄宗尽管恼火,也只能把事情拿出来再让宰相等议论该如何处置,这就是后面李林甫帮武惠妃的表示,怂恿皇帝按高宗的做法,对三王下了狠手。

李林甫进封晋国公,开始长达十多年的恩宠。武惠妃却常常夜里做噩梦,声称在宫里遇见太子等人冤魂,还请术士做法,为三王迁葬都不管用,没多久一命呜呼,年仅三十八岁,史书称她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在武惠妃病逝不久,当时关于储君和朝局后来的变化,又大大出人意料,李林甫十分聪明,可一切也并没按照他的盘算发展,甚至也并不见得按照皇帝的心思发展,历史的进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的确是经典论断。

影视剧中武惠妃的形象

当时李林甫的盘算是,皇帝如此宠爱武惠妃和李瑁,那就可以顺着杆子往上爬,数次劝立李瑁为太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隆基的态度陡然转变,属意忠王李玙。当时皇帝李隆基的看法是,万一将来有变,社稷需要长君。李瑁的出生年份不详,但至少在开元十三年(725)封寿王前已经出生,且在开元二十三年武惠妃女儿咸宜公主婚后,到二十五年(737)杨玉环以寿王妃身份入宫为皇帝解闷,正是武惠妃死后皇帝一直闷闷不乐。李瑁这个时候至少是青少年,杨玉环当时是妙龄十七八岁,她生于开元七年,李瑁的年纪应该是与杨玉环相仿佛,或者略小一两岁。

尽管如此,就算十几岁当皇帝的案例其实史不绝书,何况李隆基也不算老,当真到那一天李瑁接班其实毫无问题,但李隆基却以这个理由另外选择了接班人。李玙是排行第三的儿子,的确年长且仁孝,勤奋好学,就是之后改名李亨的唐肃宗。正因为李林甫没在李亨做太子这件事上占据功劳,非常担心将来对他找麻烦,两人长期冲突不断,这件事是李林甫面对的最大意外。

事实上,从时间与事件顺序上就明显可以看出,李隆基之所以来一个急转弯改立忠王李玙,貌似有点不可思议,且立长的说法冠冕堂皇,可内在却并非毫无理由。似乎很大程度与那位著名的杨玉环和皇帝发生了暧昧有莫大关系。

不能说完全准确,可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定李玙为太子之前(当时李玙,与李瑛、李瑁、李璘等全是统一的玉字旁,李亨的名字是天宝以后另外改),李瑁有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无形之中有明升暗降的嫌疑,实际是开始被冷落。之前二十五年,寿王妃杨氏已经暗中入宫侍奉皇帝,太子确立之后,杨氏莫名其妙被下令离开寿王府去当女道士,她嫁给李瑁粗略一算才不过三四年,李瑁先丧母,后失妻,遭遇的打击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李隆基的大哥宁王李成器也在这时身故。李瑁从小是宁王夫妇抚养长大的,感情深厚,视为养父,凑巧他需要为宁王守孝,实际上这也给了无瑕顾及妃子,被遣出王府的一种蛮横理由。三年孝期过后,李瑁被安排另娶韦氏,而杨氏摇身一变,也已经宫里宫外成了皇帝新宠——杨氏娘子。

影视剧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形象

大部分人已经可以从男女关系变换得到一种可以信服的解释,因为李隆基要霸占杨氏,自然不会再扶持李瑁上位,难道将来年纪大了,想给自己找麻烦添堵吗?其实这只是表面一层原因。

另外还有一种更内在的原因,即便不提杨氏的分量,单从纯爷们方面看,李隆基也已经不大可能抬举李瑁为太子,哪怕他心里的确更喜欢李瑁。这一要害因素恰恰就是李林甫在武惠妃、李瑁母子之间纠缠太深。

随着皇帝对李林甫重用提拔,李隆基深知李林甫的能力,一旦扶持李瑁为太子,李林甫作为宰相与太子之间太过密切,其将来趋势毫无疑问是李林甫转向对未来储君的献媚。对正希望放松自己,与后宫妃子过一过享乐日子的皇帝来说,那就是亮瞎眼的红灯警告!在重于泰山的龙椅前面,即使当真宠爱李瑁,也绝对不会是李隆基所希望的太子人选了。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信任到底出于什么逻辑?李林甫上位主事不同于过去源乾曜、萧嵩,摆出一个各方面普通的核心来平衡宰相团队,李林甫是实实在在的主心骨。李隆基似乎特别需要一个像李林甫这样的人在朝堂控制局势。

从年龄上看,开元末年的李隆基快要奔六。由于三王悲剧的影响,李隆基尽管担忧李唐社稷的延续,可同时他更忧虑再度变生肘腋。试想李隆基这一生,确实多次经历宫廷危机,神龙、唐隆、先天前期接连三次,之所以他在开元前期不断调整宰相,一直都有高度的防范意识。甚至他把这种警惕放在一堆儿子中间,所以三王悲剧并不是凭空发生。

之前分析过李隆基不会选择李瑁,那么,在李瑛之后他为什么选择了看似恭顺无依的李玙?

因为这个忠王,确实非常小心谨慎,除了符合年龄比较大的条件外,另有一个契机,那就是李玙第一个生下儿子,给玄宗带来长孙李俶(就是后来的代宗李豫)。

一些笔记史料提到,在妃子怀李俶的时候,李玙一度非常纠结应不应该要这个孩子。因为唐朝前期的后宫悲剧太多,太宗儿子李承乾,高宗儿子李贤等,都有针对私生活与男女关系招来祸事。据说李玙曾偷偷找堕胎药准备拿掉孩子,还亲自熬好了,最后心中不忍而放弃(据史书描绘,当时重臣张说似乎有劝说过,所以后来肃宗李亨非常念张家的这份情,有安史之后的重要事件证明,这八成是事实。同时也能证明,尽管玄宗忌讳儿子与重臣来往,事实上这个李玙也并不安分),哪知道玄宗知道了,毕竟这是第一个孙子,心中喜欢,这才化险为夷。

虽然李俶讨了玄宗喜欢,可李玙与父亲之间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仍然长期处于恩怨纠葛中,这一直是天宝局势的一大主旋律,最后还上演父子分道扬镳的大戏。

李林甫在这对父子中间充当一个制造事端的媒介,这也是基于李林甫招来口碑不好的一个重点原因。都指他刻意迎合皇帝,那么究竟迎合的是什么?显然,李林甫为了保住地位,充当着李隆基意志的代言人。当年皇帝对姚崇宋璟等有杰出才干之人就十分小心,同时还打压裴光庭、萧嵩、宇文融、李适之等关陇贵胄出身的人,还包括不时排挤张说、张九龄这样有才学的文士翰林,临近晚年的李隆基更加没有安全感。

李隆基本身有才干,但他的心理却非常飘忽,猜忌心很重。好比为什么在天宝之初坚持不肯用才华声誉响彻京师的李白?都知道,李白在诗歌中到处宣扬自己是宗室出身,刻意营造皇帝所欣赏的道士气质,李隆基当真火眼金睛看透李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除了文学才华一无是处?

李林甫主持编撰的唐六典

恐怕并没有那么单纯。李白在文学上给人感觉心高气傲,自比天下第一等人,可实际是另外一副脸孔,非常看重经营人脉,的确是靠博取名声想走“终南捷径”。尽管唐朝文人对此并不算什么丢份,好比很多出塞诗人同样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可李白的投机心太重,偏偏这一点被敏感的皇帝看出端倪。

李白通过道士吴筠拉关系到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那里,包括他自己和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据说也关系匪浅(可能出自野史,但李腾空的确对李白非常仰慕,两人交情究竟程度如何已经不可考证),还有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先生证实,李白对张说之子张垍也积极笼络,张垍为玄宗驸马,后来杜甫也在天宝九载笼络过张垍,有诗歌为证。

更有李白结亲宗楚客孙女,凡此几大关系网,条条都是让皇帝忌讳的地方。尤其宗楚客是什么人?韦后与安乐公主最倚重的外朝宰相,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最痛恨的家伙,宗楚客、宗秦客两兄弟都被李隆基所杀,虽然剩下这个宗氏和祖父在世不可同日而语,但李白的个性也让人头疼,加上太重的功利心,不论是否有实际的行政才干,李隆基对恃才狂放的李白怎敢放心使用?

而李林甫虽然表现出嫉贤妒能,打击排挤大臣的种种小人行为,但本人做事的效率没的说。在开元盛世时期,要维系皇帝各方面的体面生活,当时处于日益骄奢淫逸的风气之下,宰相如何既要保全皇帝颜面,还能各种开源节流,换做其他人,谁能拍胸口保证各方面让皇帝满意?

李林甫正是这样一个让李隆基很满意的人,他的确不是姚崇宋璟,更不是张九龄那种人,他们十之八九会劝谏皇帝,甚至驳斥皇帝的种种违背开元前期的行为。所以,李林甫的确“迎合”皇帝,但又能做到维系盛世体面,对皇帝而言就显得非常“难得”。

李林甫稳居相位不是一种侥幸,前面主持《唐六典》编纂(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李林甫毫无文学才干,认为这部书可能是张说或张九龄在集贤院主持编撰,却被李林甫夺名,还挂皇帝李隆基的名字),一步步精简繁冗机构,缩减财政开支,改变纳税方式从人头变为土地,适应当时多次拓边的军事行动,包括壮大边军力量,李林甫不是武则天时代只会整人的酷吏,的确是一个宰相的人选,还是玄宗那个处在盛世背景下当真需要的人选。

李林甫主持修订法律也是开元末年的成绩。删除无用不合时宜的条例达1300多条,补充修正多达2100多条。颁行律12卷,令30卷,式20卷,这不仅是唐朝最重要一次修订,甚至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元朝中原法律的制定。正因为李林甫遵循玄宗要求严于法律,所以李林甫用人也比较严苛,基本按部就班,不徇私情或少徇私情。这也是他非常清楚自己多年来得罪很多人的又一大原因。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以李林甫的才干,假如也像姚崇宋璟或张说张九龄一样只当五六年,其实多半就可以得到名相的美名,哪怕有排挤张九龄等瑕疵,其实在姚崇、张说等人也半斤八两,所以,李林甫的成绩也未必逊色于姚崇宋璟。

总的来说,李林甫总揽工作、组织施行的能力确实非常突出。他不是张说、张九龄那种文人出身,所以讨厌文人,虽然出身宗室,实际却属于做小吏干实事一类人。

天宝以后,李林甫继续顺着皇帝的心思,虽然李隆基已经立李亨为太子,可又不愿意太子势力发展太快,皇甫惟明—韦坚案、王忠嗣案、杜有邻案、杨慎矜案……不断制造事端打压拥护李亨的人马。而李亨为自保两度离婚,舍弃一个个姻亲故旧,甚至恐惧后妃怀孕……

李林甫在号称英明神武的玄宗眼皮下胆敢这样,绝对不是他个人的嚣张跋扈,而是皇帝的确改变了过去的用人方式。李林甫的能力也促使李隆基更加依赖他,只是皇帝如此放纵自己,放纵李林甫,终究物极必反。但天宝后期发生的祸事严格来说并不是李林甫种下的过错,恰恰应该是李隆基自己疏忽懈怠的错,是皇帝把事情全扔给李林甫一个人操办,前后十多年,还要迎合皇帝好大喜功的骄矜虚荣,怎能不会把朝局拖到危机四伏的边缘?

#隋唐#君王皇帝#李林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