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要调理好本病人的治疗期间的饮食,因用药后,病患部的脓性分泌物持续不断地流出。病人吃得好,病就好得快。
⑵用药期间要禁食无鳞鱼(带鱼,耗儿鱼类)、雄鸡、羊肉、牛肉、驴肉、虾类以及火锅、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湿生热,迁延病期
⑶禁喝各种酒类,不吃醪糟、豆腐乳、豆瓣、酱等食物,据现代医学研究,发酵后的饮料与食品,含有大量多种酶类物质,正在病理状态下的组织细胞易被酶类物质所激惹,使病情加重。
⑷以骨补骨,常喝猪的脊排、肋排骨汤。因猪的这些部位的骨骼内,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电解质及矿物质等,是人体骨组织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煮时适当放点醋,使钙质充分游离,以利人体消化吸收。
⑸此药一般无副作用,仅有少数病人贴后可出现皮疹,必要时局部用脱敏药物,坚持用药。如过敏症状重,可在重新调配膏药。
⑹对成年人要注意保肾精,节房事,怡心静养使精神安和,有助于疾病康复。
⑺对患部尤以下肢已病理性骨折或外伤性骨质的病人,要充分制动,将患肢抬高,除避免日后畸形愈合外,重要的是防止血管网和淋巴管网反复出现再灌注性或超载性血管及淋巴管网络的损伤,从而影响骨与软组织的修复性愈合过程。
⑻发生在脊柱的骨与关节结核,只要椎体的破坏达到1/2左右时,应绝对睡硬板床4个月以上,禁止任何形势的下床活动。
⑼夏天用药,患部应隔一天用温开水清洗,以免因汗水中的盐及毒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和减低药效。
⑽冬天用药,局部要适当的提高温度,以增强药物的穿透效果。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最合适。临床上常见有些病人将局部热敷温度达到45℃以上,甚至还有出现烫伤现象,这不但没有达到治疗目的,反而构成了对患部的热损害。
⑾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个别病人,图省力省时,采取了不将药膏取下来烤融化再贴敷,而是将贴敷膏药的患肢用电炉或电吹风直接强行加温,其结果是膏药的热传导由间接作用到直接作用于皮肤的透热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皮肤感到有热与烫时,往往温度已经很高,少数患者经常有Ⅰ度烫伤出现。所以,此等慵懒方法应禁止使用。
⑿对于病患区域有神经截断性损伤或压迫性损伤的病人,因其患部没有知觉或痛觉,所以在换药时一定要掌握好膏药贴敷时的温度,以免烫伤。
⒀未用的膏药,要密封避光保存,以免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