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创新的基础都源于知识、归于知识,知识管理带来效率提升,一个科学完备的大数据知识管理体系,就如同“巨人的肩膀”,为我们的创新发展积蓄能量
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当中,有这样一个信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创新集聚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聚区和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这些创新能力领先地区,是怎样实现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创新生态的孕育培植和创新活力的充分涌流呢?前不久,“山西省融合创新企业考察团”走进了长三角、珠三角,借他山之石,谋创新发展之策。
知识管理是一种创新力、创造力
长三角地区处处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不竭的动力源自哪里?又靠什么保持?第一站考察团就来到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证着这座城市不断攀登的创新高度、不断刷新的创新速度。
上海之行主题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知网副总经理刘学东告诉记者,所谓“创新基础设施”,简单地说就是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例如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情报信息基础设施。这些创新基础设施的基础就是知识的聚合和管理。目前,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整个山西出现了一个创新的热潮,大家都尊重科学、尊重科学人才、注重创新发展。我们希望能够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各个创新的环节上来打通这个服务体系,从而助力山西规上企业的创新全覆盖。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晨阳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来源于外部知识吸纳、内部知识整理,梳理、整理知识的应用,需要这样一个知识管理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高效赋能。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能力就是一种创新力、一种创造力。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考察团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了上飞人的知识管理创新能力,近距离地体验学习了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国产大型客机C919是中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研制成功,更是一套产业体系的建构。用10年来串起一条完整的飞机制造产业链,这个难度究竟有多大?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飞机设计支持工程技术所副所长蒋君仁说:“C919项目的成功,首先在于人才储备,其次是构建知识管理体系,用知识管理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在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两台电脑屏幕,这是上飞的“双屏创新”。一块是日常工作屏,主要是用于设计、做图、计算等;另外一块屏相当于一个“知识库”,里面积累存储着12万个知识点,以及通过采集分析1200万条文献数据而形成的1万个知识图谱。这个“超强大脑”,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用相关知识,指导工作人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就拿一项工装设计来说,原来平均需要22个工作日,现在被缩短到了14个工作日。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商飞知识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让前来参观的山西企业代表深受触动。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李玉贵说:“知识创新在知识管理方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建设水平,这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孝义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马小龙表示:“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将搭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
为了强化在科研过程中知识的实践作用,中国知网推出的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平台(OKMS)是一个基于全球大数据资源打造的平台,现在不仅应用于国家部委和高等科研院所,同时也在为山西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20多年来,中国知网建设的“世界知识大数据”项目已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85%以上的重要科技数据、市场数据、政府数据进行了系统整合,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创新成果资源整合传播平台。
3年前,中国知网在山西设立了数字出版基地,以“世界知识大数据”和知识管理平台为依托,为山西培育壮大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3年来,山西已经有近150家企业通过知网为创新发展蓄势赋能。
陆晨阳对记者说:“规模以上企业创新全覆盖是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也是企业内在创新的主动需求,在知网这样的知识管理平台之下,可以对我们的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和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为山西正在建设的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技术和基础管理平台服务。”
知识管理护航企业创新活动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设计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拥有175项科研成果、256项专利,先后主持制定3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在该院院长农兴中眼里,地铁设计门槛比较高、系统较多、技术复杂,知识管理系统给科技创新提供了非常有效、高效的知识传承路径。考察团在这里深刻感悟到广州地铁用海量经验构建行业图谱的创新经验。
2019年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对本年度各省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了排名,山西名次上升了3位。报告用“转型动力强劲”字眼来评价山西在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为。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山西强化创新基础设施在创新服务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打造产业链全覆盖的转型,是为迈向更高层次的未来产业打好建设基础。山西产业的发展核心是要巩固优势产业,包括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也迫切需要通过这样一个以知识服务、信息决策、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服务体系建设,为山西产业升级做好战略转型和未来引领的服务。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里?陆晨阳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和大数据数量的几何级增长,会使它的价值在未来创新活动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它有知识和技术作为保障,护航企业的创新活动。
在刘学东看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既要保证快速,也要保证跑得有质量,这样它才会起到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作用。
企业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聚全球知识大数据的知识管理平台就如同是那个“巨人的肩膀”,让更多的企业站上去,持续创新、不断思考、不断成长。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相信山西的企业家们在学习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先进的经验后,定能量才适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激发人才活力,为服务转型发展积蓄能量。
山西日报记者沈佳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转型进行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