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璋若再坚守一年还会有刘备的蜀汉国吗
刘璋若坚守一年刘备会是什么局面
刘备围攻成都时,城中还有三万精兵,粮食等军需物资也可以支持一年,但恰恰在这个时候,刘璋却决定投降了。假如刘璋再坚守成都一年,刘备会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还会有刘备的蜀汉国吗?
(刘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备将既拿不下成都,又会遭到蜀地的扰乱
在拿下成都之前,刘备并没有平定整个益州,像王连、黄权这些人还在据城自守,刘备军将面对着长期暴露于野外作战的艰难境地。刘备取得成都后,益州郡大户雍闿和越嶲夷王高定不久就反叛了,刘备刚去世,牂牁太守朱褒紧接着就反叛了。假如刘备长期拿不下成都,这些地方即便不来支援刘璋,至少他们会自立,绝对不会成为刘备的属地。即便是一些被刘备占领的地方,也难说就不会反叛或自立,刘备的处境会非常艰难。刘备在起兵进攻成都时,州从事郑度给刘璋献计说:“刘备士众未附,野谷是他的军粮,军队没有辎重。”还说如果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深沟高垒,不和刘备决战,刘备物资供应匮乏,必然自走。刘备当时非常害怕,法正说刘璋肯定不会采纳这个政策,刘备这才放心。后来,法正给刘璋写信,说刘备已经完全占领了巴东、广汉和犍为郡,事情实在是有所夸大,至少黄权所在的广汉县还在据城坚守。尽管如此,法正说刘备所占蜀地也仅仅是过半,成都还远不到完全孤城的地步。也就是说,假如刘璋坚守,刘备不仅面临着两线作战,军需物资还真的会成为问题。
曹操夺取汉中后有可能会进入蜀地
建安十九年(214年)正月,曹魏大将夏侯渊将马超赶到了汉中,因为受到排挤,马超转投刘备。马超到刘备处不久,刘璋投降,时间是在这一年的夏天。夏侯渊在打败了马超以后,于这年十月,又在枹罕打败了自称河首王的宋建,平定了凉州。第二年(215年)三月,曹操亲征汉中的张鲁。假如刘备还在成都城下,曹操不是东征孙权,而是命令夏侯渊转攻汉中,自己又早一点来到西线,刘备还有机会攻下成都吗?曹操攻破汉中,张鲁向南逃到巴中。由于有投降的打算,南郑的仓库物资保存的较为完整,曹操当时的随军主簿刘晔建议曹操接着进攻成都。刘晔说,刘备虽然是人中豪杰,但他对事情的反映稍微迟钝,更何况他得到蜀地时间很短,蜀人并不能为他所用。现如今我们得到了汉中,蜀人必然震惊害怕,其情形势必是自行溃败。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进攻蜀地,等他们缓过气来,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辅佐刘备,以后再要取蜀恐怕就难了。曹操不认可这种说法。曹操认为人的苦恼就在于不知足,既得陇,又在企望蜀,于是他采取的是保守策略,没有进攻成都。但是,很快他就后悔了,因为有蜀地来的人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然杀了这些引起慌乱的人,但还是安定不下来。曹操再问刘晔说,现在还能够再攻打成都吗?刘烨说不能,原因是现在已经基本安定下来了。设想一下,如果这时候刘备还在攻打成都,曹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吗?即便是刚刚拿下成都,刘备又凭什么能够阻止曹军进入蜀地?
孙权很可能会在荆州有所行动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夺取了荆州的江南三郡。表面上看,这是刘备夺得了益州,孙权是按照约定索要,实际情况是,孙权宁可冒着孙刘联盟破裂的局面,也要夺回荆州。早在赤壁之战后,围绕着荆州要不要借给刘备问题上,江东集团是有着意见分歧的。周瑜反对将南郡给刘备,鲁肃则极力主张借给刘备。周瑜活着的时候,南郡是在东吴手中的,因为南郡太守就是周瑜。可惜周瑜不多久就去世了,孙权采纳了鲁肃的主张,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从事后的情况来看,孙权对这个主张是后悔的。他在评价鲁肃劝其借给刘备土地时,说这是鲁肃的一个短处,人死了还不忘说人家这个建议是失策,可见孙权是多么计较这件事情。再后来,孙权更是宁可向曹操称臣,也要丢弃孙刘联盟向关羽下手,就是在孙权看来,荆州非常重要,比孙刘联盟重要。孙权为什么要听从鲁肃的建议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与自身兵力不足有着原因。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向孙权要兵五万,孙权说一时调不出这么多,只能先给他三万,可想而知孙权手里那点点兵力。到了湘水之战时,孙权拨给吕蒙争夺江南三郡的兵力就是二万,作为主将,有防备关羽大军重任的鲁肃兵力一定会多得多,因为属于鲁肃直接指挥的兵力就有一万多人。再加上孙权直接掌握的军队,潘璋、朱然、陆逊、周泰等人的固定统属部队,整个东吴的军队数量该有多少?孙权势力的膨胀,让他对荆州更加看重,而荆州在关羽手中却让他更加耿耿于怀。如果这时候刘备还在攻打成都,曹操又拿下了汉中,孙权真的会坐等刘备拿下成都?或者说,刘备一年拿不下成都孙权就等一年,两年拿不下他就会等两年?孙权说,你已经夺得了益州,该把荆州还给我了。刘备说我正在谋划着夺取凉州,等我夺取了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你。所以说,无论是要还是不还,理由有的是,如果刘备迟迟不能拿下成都,孙权无论是夺荆州还是直接入川,理由多得是。只要战端一开,留给刘备的都是尴尬。
刘璋投降,刘备给了他还算不错的安置,实在是刘璋的投降,给了刘备一个十分有利的时间窗口,刘备就是对刘璋再好一点,也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