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司空见惯”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它的意思是“形容一件事很常见,没什么可奇怪的”。“见惯”意思很清楚,顾名思义,见得多了,也就成为一种习惯。可是关于“司空”呢?或许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官职名。但大部分的成语都是有典故的,同样,这个成语的背后也蕴藏着一个有意义且很少被人知道的故事。接下来就通过本文的叙述来一解迷惑。
01
其实,成语出自于刘禹锡的诗词《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里就说到了李司空,但是大多数人应该都不知道他就是写过《悯农二首》的李绅。
李绅算是古代仕途比较顺畅的诗人之一了,他官职也挺高的,在晚年已经是封侯拜相了。而“司空”即是他的官名,官职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其地位比三公要稍低一点,属于六卿之一,相当于工部尚书。这样的道路相比于那些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读书人来说,真不知道好多少。所以,由此可见,李绅在官路这条路上还挺有一番作为的。或许我们就会认为李绅的政绩斐然,能被皇帝赏识,不仅诗词写得好,在为官臣子上也应该是颇有成就的。
02
然而,史实告诉我们并不是,李绅并不以政绩突出,如果他政绩好,那么历史肯定会记载他的执政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几乎不曾了解他的官职,更不用说他的为官功绩了。真正闻名于世的就是他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悯农二首》。后两句话尤其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背诵。诗句深刻表明了劳动人民的疾苦,所以被誉为流传千古的好句。
所以在后世人心中,能写出这样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的李绅应该是一位廉洁公正,心系众生疾苦的好官。毕竟这首诗虽然简短,但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农民伯伯的怜悯以及不忍。谁曾想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初入朝堂时,李绅或许有着满腔热血和报效朝廷的初心,但是官场确实是复杂,环境污浊。随着权力、地位,利益等的诱惑下,他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抱负,热血等美好的东西都在金钱的腐蚀下变得一文不值。
03
根据《云溪友议》记载可知,李绅为官后生活极度奢侈,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飞黄腾达后对以前的寒舍友人翻脸无情,丝毫不顾及以前的情谊。对百姓也是漠不关心,只顾自己享受。晚年经手的“吴湘冤案”更是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无法抹去。只能说,欲望侵蚀了他的思想,他再也没有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了。官场上利益相争,没有情义。就像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一样,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寸步难行的,多少人经不起利益的熏陶,最终迷失了自我。而真正能做到两袖清空的人的确很少,所以才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回到刘禹锡的诗词——《赠李司空妓》,这首诗就是对李绅生活奢靡的真实写照。在孟启所写的《本事诗》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刘禹锡在任苏州刺史时受到李绅的接待,在喝的正醉时,李绅叫了歌姬和舞姬作陪。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这应该就是李绅为官后的生活写照了。说实话,这样的生活刘禹锡看到后也不敢相信。“司空见惯浑闲事”意思就是这样的生活李绅见得多了,不足为奇。很难想象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生活竟然如此大相径庭,让人唏嘘。
结语
通过本文的叙述,“司空见惯”的真实含义是指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多见,而普通人少见,包含着一种批判贬义的意味。官场浮沉中,那个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李绅终究是忘却了自我。虽位高权重,却没有好好行使权力去做本分之事,没有做到在其位,谋其权,尽其职,所以也难以流传千古。反观那些心系黎民百姓,胸怀大志的好官,他们在污浊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坚守初心,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君子,他们“出淤泥而不染”,更值得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