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相比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为何孙权整整迟到了8年?
八年的时间,抗战都胜利了,孙权的确是很能忍耐,这么久的煎熬,其中大有缘由。
根本一点,还是底气不足,需要静待天下之变。
不过呢,孙权的确是韬光养晦的行家,机会还是被他等到了。
曹丕称帝,给急不可待的刘备送来了机会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年六十六岁。
曹操刚刚病逝,继位的曹丕就急不可耐地改了年号,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而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孔老夫子的意思就是,三年之内都要照着父亲那一套去做,不得另行一套。否则就是不孝。
改年号这事,一般是明年开始新年号,否则被诟病很多。
当时,曹操病逝以后,各地屡屡叛乱,局势很不稳定。曹丕想开始新局面,也有些迫不得已。 《武帝纪》: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曹操在遗令中也交代,天下尚未安定,是非常时期,不得遵循古制。葬礼结束,就命解除服孝,将领、各有司各司其职。
但不管咋说,曹丕还是缺乏战略定力。这也是其命不长久的原因之一,是性格使然。
在当年,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登基做了皇帝。
纵然是局势紧迫,但说明曹丕缺乏韬光养晦的策略,忍耐性不够。
曹丕称帝,却给刘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吕布没了,袁氏兄弟挂了,刘表去了,曹操也走了。同时期一起玩耍的哥们都不在了,刘备也感到了来日无多,成就帝业的想法越来越迫切。
恰恰曹丕称帝,给了刘备借口,就以献帝被害为由登基称帝,以延续汉室的存在。
不得不说,刘备手下有人才,居然想出了这么好的主意。
刘备为了称帝,不管献帝的死活,但孙权却没有这么好的借口哦。
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根本一点还得看势力,这事凭借的是拳头说话。
没有实力,八十杆子打不着的刘氏子孙,岂能名正言顺的称帝呢?
史实也证明了这一切,刘备称帝后,不是去找所谓的害死了献帝的曹丕报仇,却去讨伐江东的孙权,难不成兄弟之情比匡扶汉室、替献帝复仇更重要吗?
一切都是套路,刘备自己一辈子玩鹰,但最终却被老鹰啄瞎了眼。
相比之下,孙权就高明了许多。孙权比刘备年轻,但他在政治上比刘备更加政治成熟、老道。
孙权暂缓称帝,是很明智的策略
对曹操卑躬屈膝,为得是一时之利益 武帝纪: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为对付关羽进攻襄樊,还军回到洛阳。
孙权看见机会来了,就上书曹操,要为讨伐关羽效力。 魏略曰: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
《魏略》就说得更露骨了,孙权上书对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上位称帝,还说这是天命所在。
魏王曹操把孙权的信展示给左右的人看,并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哦。”
阳奉阴违,对曹丕称臣文帝纪:孙权遣使奉献。
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后,孙权派遣使者向曹丕称贺并进贡。
这是孙权最悲催的时刻,他清楚得罪了刘备,就不能再令曹魏不爽哦。 (黄初二年)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黄初二年(221年)秋八月,孙权派遣使者,奉上奏章,对曹丕称臣的同时,把于禁送还曹丕。曹丕派遣太常邢贞持节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曹丕称帝,孙权不立马称贺,却拖到了第二年秋,这是因为他在观望。由于已经打探到刘备将要讨伐孙吴,孙权不想两面受敌,也就只能再向曹丕妥协。
孙权不愧是浑水摸鱼的高手,但其战略缺乏前瞻性,总在消极应对。
对刘备低三下四的求和,显示了孙权缺乏境界
《先主传》记载: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的名义讨伐孙吴。
孙权派遣使者请求和解,但刘备盛怒之下不与允许。
曹操答应孙权的请求,撤走防御孙吴的重兵,是因为没有把握战胜关羽。联合孙权夹击关羽,本就是司马懿等人的谋略,孙权如果能参透的话,完全可以矜持一点,何必卑躬屈膝去给曹操做小呢?
可见,孙权及江东还是缺乏足够的见识哦。
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企图转移刘备的愤怒,嫁祸于曹操。
但刘备意在荆州,岂能识不破孙权这点小孩子的伎俩?
同样的原因,孙权不把荆州还给刘备,刘备岂能善罢甘休?
孙权向刘备求和,只能是自取其辱。但孙权就是不要这个脸面,心存侥幸,万一获利呢?
可以说,孙权为了利益,毫无境界可言。
既然不可能让刘备取消进攻孙吴的计划,为啥不直接跟刘备开战呢?
那样的话,岂不更有血性?
夷陵之战后,孙权趁机再次与刘备议和,见好就收,这倒是很明智的选择。
陈寿评述道: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孙权屈身忍辱,与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好有一比,这是他能够鼎立江东、成就霸业的根本。
但豹眼认为,孙权屈膝曹操、战前向刘备求和,就显得缺乏境界和谋略,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眼睛,也就缺乏天下之志了。
静待天下之变,是孙权迟迟称帝的根本原因
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跟他一向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是一致的,太早称帝不符合他的利益。
第一,曹丕称帝,孙权跟着称帝,自然会把自己放在曹丕的对立面,不利于他专心对付刘备。
第二,刘备称帝是为了延续汉室的存在,孙权要称帝,那就是彻底要做汉贼。本来斩杀关羽,抢占荆州就令刘备怒不可遏。如果再称帝,正好给刘备以借口,讨伐汉贼。
刘备集团原有一些大臣,如诸葛亮、赵云等都主张先讨伐汉贼曹丕。如果孙权称帝,诸葛亮、赵云还有啥理由阻止刘备呢?
第三,夷陵之战后,都以为蜀汉已经是强弩之末,已经不足以对曹魏构成威胁,曹魏唯一的对手就是孙权。
如果孙权宣布称帝,就等于直接与曹魏宣战。就实力而言,孙权还没有足够的底气与曹丕决战。
在这种情况下,能拖一时算一时,还是别主动挑起事端为好。
第四,阳奉阴违是最好的策略,但孙权绝不甘于完全投降曹丕,最终也就反叛了。
就是反叛,孙权也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暂不称帝,这样还有回旋的余地。
果然,曹丕对于孙权的反叛大怒,命大军南下征讨。江陵之战,曹丕几乎要攻破城池,但一场瘟疫再次挽救了孙权的命运。
孙权再次求和纳贡,曹丕趁机撤兵,孙权躲过了这一劫。
如果孙权已经称帝的话,难道要去掉帝号再求和?这就尴尬多了。
这是孙权韬光养晦、老谋深算之处。
江陵之战,令孙权领教了曹魏的势力,深感还不是彻底与曹丕叫板的时候。
韬光养晦的高手,但没有达到司马懿的境界,这是孙权不能走得更远的原因
纵观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唯有孙权与司马懿寿命最长,二人也都是韬光养晦的高手。
但孙权修炼的境界还达不到司马懿的层级,其结局也就成了大家熟知的历史。
无论是对曹操、曹丕称臣,还是与刘备联盟、求和,以及对江东像陆逊、顾雍等豪强世族的妥协,无不显示出孙权韬光养晦的策略。
但与司马懿相比,孙权过度看重一时的利益,缺乏更高远的目标。
刘备驾崩后,孙权仅仅是解除了蜀汉的威胁,但孙权还不敢跟曹丕叫板,还需要忍耐。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年轻的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孙权看到机会来了,当年八月,就立马进攻江夏,那是老荆州地盘。
魏朝臣商议发兵救援,但曹叡认为孙权军队擅长水战,这次敢于放弃水战在陆上攻城,江夏太守文聘是因为疏于防范遭受突然袭击而失利。文聘已经做好了防御,足可以与孙权抗衡。
在这之前,曹叡曾派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得知吴军进犯,荀禹沿途召集各县兵马,加上自己随从骑兵共计千人,抵达江夏城外,荀禹指挥军队向吴军发起进攻,吴军撤退。
此一战,令孙权感到曹叡这个小皇帝不可小嘘,加之有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等曹魏元老辅佐,孙权依然不敢轻举妄动。
时机成熟,孙权也就称帝了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稍微恢复了元气,恰恰曹丕病逝,年幼的曹叡继位,诸葛亮也感到时机来了,趁机发动了北伐。
诸葛亮兵出祁山,威震雍凉,势如破竹,安定三郡闻风而降。
尽管由于马谡失街亭,这次以北伐失败而告终。但诸葛亮随即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派遣陈式收取了武都、阴平二郡。
这让孙权看到了蜀汉的势力,也看到了蜀汉可以利用的价值。那就是成事不足,败事却绰绰有余。不能指望诸葛亮灭掉曹魏,但拖住曹魏、牵制曹魏的势力还是可以的。
至此,真正的三足鼎立、吴蜀联盟对抗曹魏的局面才算是真正形成。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这虽然比刘备称帝晚了八年,但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孙权面临夷陵之战时蜀汉与曹魏两面夹击的困境,以及江陵之战的灭顶之灾,幸运的都躲了过去,最终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尽管是晚了一点,但总比称帝后再被赶了下来好很多。做皇帝这事,总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输了嘴一咧,说声再来就可以再来的。
这仅仅是外部环境的问题,在孙吴内部也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如山越一直并不安分,时常捣乱,也牵扯着一些精力,推迟了孙权称帝的时间。
做皇帝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有机会称帝,大多数人都急捞捞地上位了。不过呢,大多数最终也成了短命王朝。
别的朝代不说,就说三国时期袁术称帝吧,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混不下去了,整个过程就成了笑谈。
同样是那一堆食材,高明的厨师做出的菜,味道就是不同,关键就是一个火候。
孙权就是一个高明的厨师,火候掌握得好。
做皇帝是这个道理,其他所有的工作也一样。
不懂厨艺的贩履者不是好皇帝,这原则适合所有职场打拼的人。跳槽也好,谋求晋职也罢,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否则不是糊了就是夹生饭。不仅味道不行,品相也难看,就不好下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