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末时,黄巢的“舂磨寨”每日捣碎千人充当军粮,到底是真是假?

2020-12-01新闻6

我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在《狂人日记》中说道,史书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但是满本都写着“吃人”。这里的“吃人”,并不是指真正地茹毛饮血,而是指吃掉人民百姓的思想。

但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吃人之事也并不是没有。古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一到闹饥荒的时候,“路有冻死骨”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并不是只有战乱的时候才有。而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五胡乱华”的时候,是历史上汉人的至暗时刻。

一些还未开化、只懂得烧杀的野蛮部族直接以人肉为食,由强汉时期发展出来的几千万汉人人口,在短短百年内锐减到几百万。和汉朝灭亡后发生的大动乱一样,盛唐在一步步走向衰落、民不聊生的时候,也发生了大规模的食人肉的事情。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可谓是一代传奇人物,但是历史上对于他的争议也十分多。公元9世纪,他带领着自己收拢来的难民,响应起义大败唐军,斩杀节度使,并且一举攻下了长安。

长安城的唐朝宗室、文武百官,黄巢几乎是一个都没放过。只要是被他逮住,都会被屠戮干净,干的事情可比李自成要狠毒太多。他虽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英雄人物,但是其残暴的一面也让人难以接受。

不管是《新唐书》、《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里面都记载了一件事情。黄巢打仗的时候,大家都饿得站不起来了。没有食物供给,又是旱灾的时候,粮食也抢不到,那能怎么办呢?吃人!

而且,史书中记载的黄巢军吃的还不是俘虏的敌军,而是当地的百姓。因为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办法和力气耕种,所以即使是黄巢的军队围攻过来了,他们也来不及逃跑。黄巢军劫掠不到粮食,就直接安排了一处专门的“后勤部队”——舂磨砦。

这“舂磨砦”有数百台巨型石质绞肉机,每日被投进去的百姓上千。而且起义军吃得也糙,没有“剔骨”那么精细,而是直接连肉带骨混在一起做了粮食。如此残忍的事情,简直与羯人吃“两脚羊”没有什么两样,能是真的吗?

曾有史学家提出过好几个疑点,黄巢在起义前,家中因贩卖私盐,过得比较富裕。他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能文善武。但是因为屡试不第,他就只好回去继承家业了。公元874年,因为各地发生洪旱灾害,再加上唐末官吏腐败,克扣百姓,他才揭竿而起。

有了这一层“仁德之心”,他又为何会下令屠杀百姓?而且,黄巢的部队最初大多就是收拢来的难民,而他自己也被誉为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是每到军粮短缺的时候,他就拿难民充饥,难道不会被反噬?

反观黄巢这边的情况,他的手下不仅没有反,唐朝节度使秦宗权和东都留守刘允章等人也都明里暗里“帮衬”他起义。如果黄巢拿百姓或部下充饥,人品自然是过不去的,还会有人投靠他吗?

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这是书写史书的官吏故意为之。毕竟在官方的正史之中,每当提到黄巢,上面的记载都称之为“贼”,可见唐朝对黄巢咬牙切齿的痛恨。那么,黄巢军队吃人的事情可能的真相是,吃的不是百姓或手下,而是真正的唐军俘虏。

因为粮食缺乏而将敌军吃掉,这事在历史上也并不罕见,比如岳家军吃金军;三国时期,曹魏国的军队不仅是“官盗”,而且也把敌军俘虏当粮食。只要不是普通的穷苦百姓,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道义上的谴责。

由此看来,黄巢军队因为饥荒,吃掉敌人倒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史官也很有可能将事实真假掺半,写进了书中,使得后世人为之迷惑。不过,不管是吃的谁,都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隋唐#黄巢#唐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